名伶孟小冬:要麼不嫁,要麼就嫁一個......

5 人贊了文章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有這樣一位女子,她以舞台上的俊秀硬朗征服了當時的戲迷,被稱作「鬚生之皇」。但這位「千千萬萬人里難得一見的女中豪傑」,北上京城舞台成了鬚生大角,卻過不了舞台下女人的愛情大關。她一生老是忘了戲裡的自己,只想掙個戲外的名分。這位艷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梨園女子就是孟小冬。

孟小冬

電影《梅蘭芳》中的孟小冬

花隨水水不能戀花

1925年,18歲的孟小冬為了提高自身的技藝,從上海來到北京拜師求學,在一次聚會上,孟小冬遇見了被稱為「伶界大王」的梅蘭芳,兩人合作了一出《游龍戲鳳》,絕色坤生與旦角名伶雖是首次合作,但默契十足,從此,兩人來往甚密,逐漸生出愛慕之情。經人撮合,孟小冬嫁給了已經有兩房妻子的梅蘭芳,並因此一度不再登台,然而,生活不是童話故事,郎才女貌的愛情結局不是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是正如陳凱歌導演評價梅孟戀的那句「世上的浪漫大多不能成功」,兩情相悅又怎奈現實殘酷。

電影《梅蘭芳》劇照

孟小冬與梅蘭芳的婚姻只維繫了短短四年,分手的原因也很複雜,但據猜測與梅蘭芳母親去世有著很大的關係。梅母去世,孟小冬披麻戴孝趕去梅府弔孝,卻被梅蘭芳的另一位太太福芝芳攔在了門外,而且口口聲聲說的是孟小姐請回,孟小冬明白這是根本不承認她的地位,而他唯一能指望得上的丈夫梅蘭芳也只是走了出來勸她先回去,孟小冬徹底失望了,就此決定與梅蘭芳分手。

驕傲如孟小冬,痛定思痛,她在報紙上連發了三天啟事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雖經友人勸導,本人辯論,蘭芳概置不理,足見毫無情義可言。冬自嘆身世苦惱,復遭打擊,遂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這份類似分手宣言的啟事讓孟小冬的瀟洒與決絕盡顯於世,從此以後,孟小冬與梅蘭芳不再相見。

愛情上的失意卻意外地成就了她的事業,此前因為梅孟婚事始終拜師不得的孟小冬終於拜在余叔岩的名下,成為其唯一的女弟子,並在余叔岩去世後繼承了這一派的衣缽,重新站在舞台上,鞏固了「鬚生之皇」的名號。

電影《梅蘭芳》中的孟小冬

一眼瞬間回首百年

錯負了一段情的孟小冬,從來都不缺仰慕者,只是驕傲的「冬皇」不會輕易把自己託付於人。有傳言說,孟小冬在與梅蘭芳分手後曾說過,「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跺腳全城也要抖一抖的人」,也許這只是負氣之言,也許這也是「冬皇」內心的真實聲音,因為孟小冬再嫁的那個人,真稱的上是「跺跺腳全城也要抖一抖的人」,他就是上海灘赫赫有名的青幫頭目杜月笙。

孟小冬

杜月笙是超級戲迷,家裡的四位太太全都是唱戲的,他對孟小冬更是一見鍾情,早在孟小冬12歲在上海演出時,杜月笙就關注起了這位女鬚生,十幾年之間,幫孟小冬出唱片、拜師學藝等等,但他始終扮演的都是男二號的角色,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甚至連表白的話都沒能說出口。由於杜月笙的四太太姚玉蘭是孟小冬的師妹摯友,借著孟小冬為上海大戲院揭幕演出之機,在姚玉蘭的撮合下,杜月笙才得以進一步對孟小冬表達自己的情感。再高冷的女主角也需要溫暖,杜月笙不露聲色的敬重體恤,讓孟小冬孤單的心找到了依託,不久便以身相許。

孟小冬和杜月笙

只可惜,在與孟小冬正式結為夫婦一年之後,杜月笙就撒手人寰,之後,孟小冬也不再登台唱戲,在台灣度過了自己人生最後的歲月。

孟小冬終究是孤單的,究其一生,她最愛的還是梅蘭芳,但造物弄人,無疾而終的愛情給了她很大的打擊。最後選擇了和杜月笙在一起,是感動,還是感情,終究似乎也分不太清了。杜月笙對孟小冬,也稱得上有情有義。她一生所追求的名分,杜月笙還是給了她。儘管在舉行婚禮的時候,當時的杜月笙已經63歲,而孟小冬也已是42歲了。

孟小冬和杜月笙

在舞台上傾倒戲迷萬千,卻總是宿命般在現實中無法得到一份專屬於她的歸宿,她的人生,是繁華錦瑟三折戲。一折京劇,一折梅蘭芳,一折杜月笙。想來如若可以重來一次,這位京劇奇女子又會作何選擇呢?

weixin.qq.com/r/NEg2LlT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