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我們看到一段話一個道理會感覺非常正確 這種認同感或者說共鳴是處於感性認識層面嗎 而不是理性的判斷 多是根據以往自己或其他人的經歷所做出的判斷嗎?


人都是先做一個決定,然後給這個決定找個理由。

所謂理性,其實也只是一種看上去理性的理由,恰好支撐了自己的決定。

我在知乎這麼久,自己也是從年輕的時候過來的。

很多時候,我們憤世嫉俗,用最激烈的方式,處理自己討厭的人。用不理會的方式,解決我們認為麻煩的事情。

這叫什麼?這叫一別兩寬。

越是年輕的人,越喜歡用一別兩寬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

是啊,一別兩寬多好,省時省力,還乾淨利落。

為了這種一別兩寬,很多人可以找出一堆理性的理由,道理一套又一套。

談戀愛,出現矛盾了,一別兩寬。

分手成了解決矛盾的萬能靈藥。道理那叫一個多,什麼一個人也能很好;不要哭,皇冠會掉;我會這麼痛苦,就是因為我不優秀,我要是優秀了,怎麼會碰到這麼不優秀的人?道理太多了,信的人更多。

親子關係,出現了矛盾,一別兩寬。

離家出走,躲著父母,不回家成了解決矛盾的萬能靈藥。道理也叫一個多,一想到當父母不用考試,我就不寒而慄;你們都是失敗者,卻也希望讓我也做個失敗者;你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愛,這樣帶有哲理和總結性的道理,我能寫一晚上。

職場上,出現了矛盾,一別兩寬。

動不動就辭職,動不動就說不尊重我,動不動就說不是你炒我魷魚,是我炒你魷魚。道理就更多了,人挪活樹挪死;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不公平,這個世界一點都不公平,這個骯髒的社會。這些話是不是都很熟悉?

我現在年紀越大,越覺得,這個世界是沒有什麼正確的道理的。

這個世界有一套道德原則,是一套做人的基本準則,但是,所謂的正確的道理,正確的答案,其實是不存在的。

是有不適合的戀愛,但是有多少戀人,分手的理由其實非常可笑。

是有很不是人的父母,但是真的所有的父母都不是人嗎?

是有混賬的公司,可真的所有的職場矛盾,自己都是受害者嗎?

但是,當我們決定做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去找那些能支撐自己決定的道理。然後用這些道理麻痹自己,覺得自己做的無比正確。

這個世界沒有正確答案,有的只有能接受的答案和不能接受的答案。

這個世界也沒有正確的道理,有的只有符合自己利益的道理和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道理。

法律是做人的最低標準,道德是做人的最高標準。

這最低和最高之間,其實有很多灰色的地帶,充斥著很多很多,可以隨意解釋的道理。

但是,我現在年紀大了,我開始反思,一別兩寬真的是最好的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嗎?

到底我是在真的處理問題,還是用逃避這樣的方法,偷懶一樣的處理所有的問題。

我隨著年紀的增長,越來越明白,做人應該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這樣對自己,也是一個和解。

而能和自己和解,能告訴自己,這個世界就是有很多灰色的事情,才是保持心態最好的方式。

這個社會,總是不斷淘汰心態不好的人。

這和碰到狗熊的處理方式的一樣的,只要跑的比最後一個快,自己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心態稍微好一些,其實就能超越很多人。

關注我和點贊此文,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歡迎關注我的同名公眾號:聖范錦意(頭像也一樣)

關注公眾號後,回復【迷茫】,即可閱讀到一篇我的原創文章《人為什麼會感到迷茫和無助》,在文章中,我結合了自己三十多年來的親身經歷,寫下了我對世間生活的思考。

關注公眾號,回復【迷茫】,這篇文章,立即呈現在你的面前,

如果你也有疑惑,或想找個人說說心裡話。

不妨試試我的知乎值乎。

私密提問,一對一服務。

值乎全五星好評,一千個諮詢者的信賴之選

知乎用戶?

www.zhihu.com圖標

謝邀。感性與理性都存在於人腦,哪個多一些,依人的不同性格而不同。觀點跟你相同的你會加分,你喜歡的人你也會給他加分,理性的人會給邏輯正確的人加分。


想像自己被騙的原因,你說的全都有。理性加感性


它是合理的

經得起質疑和推理,在相對的情況下。。

和、至少在我們眼中和心裡所認為 理解的世界裡。


因為它滿足了自己某方面的需求,或者解釋了自己某些問題上的疑惑。


聲明"如下純屬個人腦洞和觀點,沒有立場和批判色彩"

自洽,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自圓其說」。這是一個道理讓人感到正確的理性基礎。

其實我個人認為可以給個答案就是

"這個道理可以活在你的認知網之中"

而活在你的認知網之中,這個可能性有很多很多種,在於人類接觸這個世界的方式!

比如醋是甜的,鹽是苦的,糖是酸的! 這3個都不對!為啥?他跟你接觸的世界不同,你確實的感受到了它。

接觸方式的區分在於"信任"

你信任你自己的舌頭,勝過信任別人的舌頭,所以你認為你知道的是正確的!

比如"1+1=3"

當你還是個幼兒,你認為它正確的原因可能是"老師說的"!

當你是個初中生,你認為它正確的原因可能是"1+1=3是基礎的加法運算"!

這個差別在於什麼地方呢?

"認知網路"

幼兒的"認知網路」鏈接1+1=3 通過老師來鏈接,然後活在了這個幼兒的認知網中!

初中生的"認知網路"鏈接1+1=3,因為這是存量,他已經活在了他的認知網中!

可是你的認知網已經在早期通過「1+1=2」固化,擴大了太多太多,如果「1+1不等於2」那麼你的認知網路或遭受巨大損失,這時候,"理性"就出來了!(這也是為啥教育那麼重要)

認知網路的固化的實質就是"理性"

「1+1就是等於2」的,於是這種對於"已有認知網路"高度的信任可以瞬間排除"1+1=3」這個錯誤答案!如果是小學老師,0.1秒就可以在上面打個X!

其實說通俗點.........

認識世界更多的是"認知共鳴」(共情),沒有優劣之分,世界本來就那樣。

比如:

1.不明覺厲。

不懂這個東西,但是它和你的認知領域的某一點恰合,這點不斷的放大。就比如過去,"啃鉛筆頭會導致小孩鉛中毒「(我小時候就愛啃鉛筆頭,被檢查過幾次)

2.等待解釋的局中人

有時候人們對某個話題過分關注,人會喪失理智,去尋找一個解釋以求心理慰藉。比如說"房價一直在漲,然後一個電視節目邀請嘉賓跟你分析了1小時,最後給你個結論XXXX,這個結論恰好和你預期的不謀而合,你會覺得很有道理。」

3.旁觀的吃瓜群眾

"道德層面上的輿論導向"還是"飽含思辨的反叛人群",會成為人們為啥"我認為它正確"的重要依據,或許選擇並不證明"你認為它正確"。比如"寶強綠"你站在哪一邊?


把你認為正確的那條道理,意思完全反過來,再偽裝成一句諺語講給你聽,你照樣覺得正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