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不能造的?


在生物、醫學的基礎研究領域,國外能造,中國不能造的東西很多,尤其是很大一部分檢測儀器,以我遇到的情況說明一下。

第一個是我們實驗室,我們實驗室主要是研究免疫學的,屬於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在整個實驗室中的儀器里,包括蛋白質譜(主要是ThermoFisher的),超高速離心機(Beckman),電鏡(Philips與Hitachi的),流式細胞儀(BD與Beckman的,國內也有部分廠家生產,但我們沒買),測序儀(Illumina與Thermofisher),測序儀現在也有國產的,例如華大,技術是收購美國某公司的,看文獻報道,測序質量也不錯,只是剛剛起步,國內市場份額太低,高內涵成像(PE的),激光共聚焦(主要是蔡司與徠卡),質譜流式細胞儀,小動物CT成像。另外,各種高端的分子生物學的試劑盒等等,幾乎都是國外產的。還有更高端的一些儀器,例如國內經常發CNS這種頂刊用的冷凍電鏡,都是買美國的,2017年的諾貝爾獎就是給了冷凍電鏡。用國外儀器就是容易被卡脖子,例如前一段時間炒得比較熱的北大核磁事件,就是下面的這個:

高端儀器被壟斷,科學家如何應對?北大核磁中心維權始末?

mp.weixin.qq.com圖標

第二個是我以前實習的單位,我大四實習的時候,去的是河南省農業廳下屬的某個事業單位,雖然我本科是學葯的,但當時出於好奇,看到學校有農業廳的實習項目,我就跑去了,想長長見識。這時順便提一下,河南是農業大省,此單位裡面配置的檢測儀器基本上也算是國內一流的,負責整個河南省的一些飼料,牛奶,牛肉,寵物飼料中重金屬、農藥殘留、以及三聚氰胺,三聚氰胺這東西原來就不屬於檢測的內容,不過國內出了某事件後,就加入了這一檢測項目,裡面檢測所用的儀器有德國耶拿的,美國waters的,美國安捷倫的,總之,能看得到的,比較貴的(以幾十萬上百萬計算的那種),需要檢測數據非常關鍵的儀器,沒一個是國產的。

第三個,國內的某些葯企,檢測部門的質譜,液相基本上都國外的。

總之就是在高校,研究所,政府部門的高端儀器,中國基本上都不能造,雖然說中國最近幾年SCI發的數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如果沒有國外的這些高端儀器,中國的很多工廠,科研院所,政府部門(例如葯監局,環保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這些有檢測任務的部門)都要停工,例如,我們學校曾經有一台儀器壞了,整個學校要用這台儀器做實驗的實驗室都受到影響。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一些重大專項,一個學校的科研平台建設,支出的大部分都是購買國外的這些儀器或試劑。

不過最近幾年能看到國產試劑、儀器、動物的進步,畢竟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國產的試劑、儀器先從低端做起,先能保證糊口了,不賠本,能養得起員工了,再一步一步往上推進。例如2010還是2011年,我們實驗要用到的某個轉基因小鼠,國內根本沒有,只能去傑克遜實驗室買(Jackson Laboratory或叫Jax),另外一個小鼠供應商是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價格昂貴,時間周期長,但是最近兩年,國內已經湧現出了幾家做轉基因動物的公司,價格便宜,速度快,已經能滿足國內科研需要,服務態度還很好。另外,還有一些低端的試劑,也都能國產,雖然用起來沒國外廠商的好,但還能湊和,對於那些經費不多的二本,三本高校,以及比較窮的實驗室,也能滿足一些需求。

最難的就是上述提到的這些高端儀器,這些高端製造業可以說是歐美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其餘的可能就是晶元,飛機發動機,高端醫療設備,高端機床這些東西等待),很多儀器出的數據基本上都是業內金標準,短時間內,中國很難追上,有的儀器還會對中國一些單位禁運,還例如我所在的實驗室有軍方背景,實驗室曾經想買過一台美國的某儀器,但美國公司不賣,理由就是,你們實驗室有軍方背景,儀器中的個別部件有軍事用途。想想也是,像BD(試劑,儀器巨頭)、徠卡(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巨頭),他們的成立了幾十年,上百年了,這時間積累起來的技術,根本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超過的。

還有一件事情,以前國內有一家做流式細胞儀的公司,做的產品也非常好,我導師曾經評價過他們的產品,確實非常好,但可惜的是,被國外某巨頭收購了,已經成了國外品牌。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辛國斌7月13日在「2018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上表示,

一段時期以來,國內外評價中國製造業發展成就,往往揚長避短,片面誇大成績。中國製造業創新力不強,核心技術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 辛國斌表示,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薄弱,對外依存度高,整體上仍處於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 據介紹,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絕大多數計算機和伺服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晶元,70%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晶元依賴進口。

在裝備製造領域,高檔數控機床、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件精加工生產線上逾95%製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

「我們與發達國家還有幾十年的差距,建設製造強國的路還很長。」

推薦劉亞東的一個演講視頻,內容類似(不是我的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E1VoFQa-VAQMdkPwpoyv5w

視頻內容摘要:

6月21日下午,劉亞東做了主題為「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演講,詳細地說明了在那些核心技術之外,我們還缺的到底是什麼?

劉亞東說,我們今天的一些喜大普奔的一些科技成就,大飛機,美國半個世紀前就有了,我們今天苦苦公關的一些項目比如載人登月,美國1969年就大功告成了,領先我們整整50年。中國科學技術落後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本來是常識,而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又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說中國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的超越了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發出這樣論調的人,往往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同時這些論調也為國際上的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對中國建設成就誇大其詞的這些言論,無論是出於什麼動機,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最近才知道的,中國比不上國外的東西是......過山車

北京歡樂谷里五個過山車,包括19年6月五期完工的音樂過山車,都不是國產的。不僅是北京歡樂谷,國內各大排得上號的主題遊樂園的過山車,沒有中國造的,造不出來。

因為過山車實際上不是一條鏈子牽著從頭到尾這麼回事,是鏈子牽著爬上去之後,順著軌道邊溜邊滑最後到結束,換句話說,大部分軌道與車之間都是沒有供力系統的,全部由慣性完成。

還有一件我發現的就是,這些過山車的製造商里,瑞士佔了絕大部分。你像北京歡樂谷里五期即將竣工的大型扭轉音樂過山車軌道居然都是從國外運回來的,那軌道巨大無比,運輸成本都嚇死人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國內不能按照模型自己造出來。

(過山車的設計是一個複雜的力學慣性系統) 圖片來源:RCD網

(北京歡樂谷-水晶神翼-飛行式過山車) 來源:RCD網

舉一個電影生物特效吧,電影特效行業,生物特效是最難做的特效之一,而擬真就是現實存在的那種生物特效更是難上加難,其實中國電影特效行業技術不差,什麼爆炸啊,遠景啊,環境啊之類的可做的和好萊塢沒有太大差距,像流浪地球這種80%特效都是國內公司做的,但生物特效上國內公司就是——真的做不了啊。比如智取威虎山裡面那個老虎特效,就是韓國公司做的。瘋狂的外星人裡面那個猴子,大部分觀眾都以為那是真的猴子演的,其實全程都是特效做出來的,也就是說黃渤沈騰一直對著空氣演戲。這個猴子,導演寧浩一開始找的國內公司做,但國內特效公司沒有技術去完成猴子各種複雜的動作表情,所以寧浩不得不去找美國特效公司做這隻猴子,花費我不知道具體多少,但絕對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當然國內公司也能做個差不多的生物特效來,但到時候觀眾就是吐槽五毛特效了。所以我認為近幾年能代表好萊塢最高特效水平的就是猩球崛起,裡面的凱撒和其他猩猩那真的是

太逼真了啊 ( ̄▽ ̄)ノ


這裡空白太小,我寫不下!

========

工信部: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32%在中國為空白,52%靠進口

原地址「

工信部: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32%在中國為空白,52%靠進口?

www.guancha.cn

2018-07-15 11:22:29 字型大小:A- A A+ 來源:中新網

據中新網7月13日報道,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辛國斌13日在「2018國家製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上表示,一段時期以來,國內外評價中國製造業發展成就,往往揚長避短,片面誇大成績。中國製造業創新力不強,核心技術短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

辛國斌表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製造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尤其2010年以來,中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高技術製造業發展勢頭良好,目前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12%,載人航天、高速鐵路等多個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產品、模式等不斷湧現,一批技術進入國際市場第一方陣。

辛國斌表示,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製造業創新能力薄弱,對外依存度高,整體上仍處於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

據介紹,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的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絕大多數計算機和伺服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晶元,70%以上智能終端處理器以及絕大多數存儲晶元依賴進口。在裝備製造領域,高檔數控機床、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件精加工生產線上逾95%製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 「我們與發達國家還有幾十年的差距,建設製造強國的路還很長。」辛國斌說,應著力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作為「當頭炮」,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國防工業改革以及壟斷行業國有企業改革,發揮好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二是著力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但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盲目跟風,炒作所謂新技術新產業,必須高度警覺,堅決糾正。 三是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突破口,加快轉型升級。一方面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位造業;另一方面要穩妥騰退化解舊動能、化解過剩產能,加快改進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全產業鏈整體提升。 四是著力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的新引擎作用,深化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能否抓住數字化發展的機遇,決定製造強國目標能否實現。 五是著力建設高質量發展承載體,培育一批優質、高效的製造業企業。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既需要龍頭企業,也需要小企業,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發展一批專業化的小巨人企業。 超精密拋光工藝被美日封鎖卡脖:設備進口價超千萬_來電和斷電_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

每年花超1億美元採購是什麼卡了中國掃描電鏡的脖子_來電和斷電_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

仔細核對的話,每個行業,至少1000個東西是中國不能造的。。

以計算機軟體為例:

操作系統(含桌面、移動、嵌入式。。國產基於LINUX內核的就別扯了)、大型資料庫、瀏覽器(國產基於GOOGLE的就別扯了)、開發語言、3D軟體、各種工業控制軟體、工業設計軟體。。


小電影。

不不不不。這個不是什麼抖機靈的回答。

中國,是真的沒有技術支持去拍小電影。

因為我們國家做不出近距高速攝像機

ennnnn

近距離高速攝像機,專業術語我忘了

不過以前看過某歐美大廠(啄木鳥,我絕對不會說)關於高速攝影機的研究報告。

簡單來說就是拍攝某種活塞運動的時候呢,普通的攝影機拍出來的效果會模糊化,或者留下殘像。甚至拉近特寫的時候會失真。

很明顯那種電影,重點是在那種特寫啦。

原來這個電影製作商的做法讓演員減慢速度(其實跟正式的早期動作電影一樣,因為動作太快導致攝像機跟不上,所以要求放慢節奏來拍。)但是基於這種動作電影技術的特殊性,放慢速度拍攝的表演效果很差。

後來直提高鏡頭像素。這個雖然會讓畫面效果有質一般飛躍。但是特寫還是會失真。

於是這個某歐美大片(啄木鳥,我絕對不會說)就投資研發了可以用於高速特寫拍攝的攝像機專門用來拍動作特寫


可以說中國製造業的大多數領域,只要涉及到有難度的核心技術,幾乎都被國外技術壟斷,這是一種表面繁榮背後的行業危機。

走進國內那些讓我們引以為豪的領先工廠,可以看到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日本、德國、瑞士等國的品牌設備,大到機床設備,再到軟體、材料、刀具、工具等,有幾樣不是國外品牌?作為一個製造大國,如此依賴國外技術的局面的確令人心寒。

為什麼國內工廠會選擇昂貴的國外設備

工廠購買設備絕不會像通用消費品行業那樣有追求奢侈品的傾向。製造業是務實的行業,生產零部件追求的是加工精度、效率、品質、穩定性等各種實實在在的指標。

國內的機床設備以中低端為主,這些機床的加工性能與穩定性相比國外機床有較大的差距,要麼加工精度不夠,要麼效率偏低或者故障率較高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工廠比拼的是誰的生產更有競爭力,他們寧肯花更多的錢去買進口品牌的機床,也不願意為了省錢留下隱患。毋庸置疑,當國內的工廠發展到有一定實力的時候,必然會選擇進口品牌的機床。

比如,國內製造CNC加工中心的廠家有一大堆,一台機床也就十幾萬,在低端製造業中價格戰打得非常激烈。而瑞士、德國、日本製造的CNC加工中心動輒上百萬,幾百萬也不在話下,他們卻成了行業的香餑餑。

機床設備行業是用實際結果來說話的一個行業,國產設備應該理性地認識到差距,不要剛搞了一點技術就誇下海口趕超了國外,機床設備行業不是靠大肆吹噓,或者靠政府去引導就可以佔領市場的,市場的選擇是理性的。

國人對國產機床的不信任,只能說明國產設備的趕超之路還很漫長!

為什麼國內的裝備製造業會落後於人?

中國人的智慧是很牛的,這地球人都知道,只要哪個事情來錢快還不用出力,這種投機取巧的事情就會有無數的人去琢磨。中國的房地產多厲害,製造業人紛紛吐槽「炒房興邦,實業誤國」,你看雄安新政一出來,房子就搶瘋了....反正,肯定不會有人去搶著搞裝備製造業!

裝備製造業完全不同於房地產、娛樂業、互聯網,絕不是可以靠一個創意就能大獲成功的,它是一個需要長期琢磨、探索、驗證、積累的產業,來不得半點浮躁。機床設備核心技術的研發,沒有上十年的潛心研究,不太可能會有實質性的成效。

要造出好的機床設備,需要一大批在各自崗位上潛心鑽研、耐得住寂寞,精益求精,終身奮鬥的技術人員。只有透徹掌握核心技術並持續地改進,不斷創新,才能製造出卓越的設備。

說起來容易,但我們去國內的機床廠家看看,現在搞技術的研發人員、工程師們都很現實,他們要買房、要養家糊口,肩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拿著並不高的工資,就算一門心思鑽研技術,到頭來的結果還是買不起房,被生活壓力弄得心力交瘁,又怎能靜下心來搞研發呢?在機床企業,搞技術的收入比不上搞銷售、搞管理的,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認為搞技術是沒有前途的,他們的職業發展目標是轉型去做銷售或做管理,後面再出去辦個公司代理機床,或者東拼西湊複製點技術也開始造機床。

再來看看那些機床企業的老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是企業還能不能生存下去。機床不好賣,還養著一大幫人,誰還往裡燒錢大搞研發?看著國外那些牛逼的設備,已經感覺到永無出頭之日,企業能賺點錢就先賺點。看著如日中天的房地產業,不得不感嘆選錯了行業,骨子裡雖然流的是製造業的血,但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放棄。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中國能製造出好的機床設備嗎?它折射出來的是全社會的浮躁與價值取向問題!

製造業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未來應該將國家的最多的資源、最大的力量跟所有的精力投放在製造業的發展上。製造業才是立國的根本,才是中國能夠走出經濟下行壓力的唯一良方。

往期精彩

《吳謝宇,我擔憂他會被無罪釋放》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264291


提這個問題的怕不是腦子有問題,這個世界上有近200個國家,大國也有幾十個,不是只有中國和外國這兩個國家。

如果別人能造的每樣都要會,中國遲早被拖死。和美國比互聯網,大飛機,和韓國比半導體,造船,和歐洲比汽車,機械,數不勝數……

連之前一個圓珠筆芯的鋼材造不出都被視為國恥一般。的確,別人能造我們不能造就意味著暴利,但是我們要是消滅了別人所有的暴利,那麼別人吃什麼?

我們總有一種想法,乾死美國的互聯網,乾死德日的汽車,幹掉韓國的造船,等等。但正是這種逼死別人的想法可能把我們的對手逼到一起。

不是說落後就不管了,但是也是需要有重點的,雖說中國是人口和土地大國,但也不是精力無限,把握好關鍵領域技術,對於落後的領域,視重要程度來取捨,努力追趕哪些保障國家安全和經濟穩定的方向,才是對國家最有利的。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需要通過何種方式成為發達國家,我們不可能在掌握全部製造業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將其他國家變為原料產地和消費市場。只有通過各有所長,互通有無的方式。


有些技術中國還在加油研究中,有些技術暫時沒必要研究(生產國和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你買他就賣,不掐你脖子)。

補掐脖子又不得不進口的東西,據貧僧了解,相當的多,不過我堅信在生之年會看到這些技術由中國製造。

1.光刻機,了解這個玩意兒是因為一個以前的朋友研發了一個不錯的應用技術,其實也是倭奴和棒子不得不放棄的技術,因為在中國已經沒有成本優勢了,後來中國兩三家上市公司也在陸續出了相同技術等級的成品,而且成本更低。有天跟他去東莞打樣,了解了東莞還有一台,但是技術等級相當的低,至少無法達到生產晶元的級別。直到去年,這類破機器逼死人了,才曉得原來這麼難。

2.頂級的碳纖維。去看了廣州複合材料展覽會,才知道碳纖維這行水也深。頂級的賣4000多萬一噸,國產最暢銷的賣四十幾萬一噸。這項技術的頂端被倭奴把控著,但是中國人把四十幾一噸的賣得好呀,中國要超越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3.一些精密儀器。這個說起來都是淚,不過仍然堅信中國以後能造出來。

另外,請杠精不要再扯蛋地散播負面信息,中國製造現在才起步二三十年,你們跪舔的歐美日都發展了N年了,給「中國製造」一點時間行不?技術研究太燒錢,大企業燒得起但是太官僚,小企業只能一邊活下去一邊適應市場、夾縫裡喘息。

向專心做技術研究的工程師致敬!


大型升船機。

如三峽大壩的大型升船機,是德國製造的齒輪齒條型。

為什麼中國自己不能造? 還是以三峽大壩為例,一開始頭二十年是選定了用鋼絲平衡式,國內自主設計製造。後來被一些心不夠大的專家團給推翻了,認為三萬多噸凈重的轎箱,本國方案做不到萬無一失,還是德國方案的可靠率更高。

這事的行業影響是,中國的攔河壩比比皆是,為此航運中斷的太多了,但是在用的升船機兩隻手數得過來。


我也寫一個,我是干醫療行業的,我主攻的是一種叫主動脈球囊反搏泵的東西,他是幹啥的呢?就是如果病人心臟跳不動了,我加一根導管,導管上有一個球囊,這個球囊隨著氣體的排出進去,利用虹吸原理幫助病人把血液從心臟中導出,這個機器我不知道中國可不可以造,但是全世界就兩家公司在生產,他們都在美國,而這兩個公司又各有所長,其中有一家導管好,有親水塗層,進血管,可以減少破損率,這個全世界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包括領一家也做不了親水塗層,而導管全世界只有三家,以上美國的兩家,現在日本也開始造了,但很遺憾,至今我沒有見過東西。

而讓人更加悲哀的是,中國的醫療器械招標,越大的醫院,招標文件的第一條幾乎都是機器要進口,為啥,因為大部分東西中國製造不出來,尤其是大型設備,越大的,中國越要依賴進口,即使製造出來,也是便宜貨,而且是那種劣質貨,易壞的劣質貨。這就是為啥你去醫院那麼貴,因為,中國人自己造不出來!

但是,這裡一定要加,但是,中國這幾年的醫療器械也開始大面積的進去市場,至少已經不是原來只會造針管的國家了,我們的一些儀器雖然不夠大病的人用,但完全夠小病的人檢測了,再加上價格便宜,一些地方醫院還是在用的,而且市場份額再擴大,我對中國的醫療器械行業有信心,我們從什麼都沒有發展到現在不過70年,未來的我們趕上他們,可能不用70年,也許等我老了,我去做身體常規檢查的時候,會看到全部是,中國製造,請給中國製造一些時間。


很多經典的中成藥,因為法規和習慣的限制我國不生產,其中多為《傷寒雜病論》中的成方,而只能去日本購買這種經典方劑製作的科學藥粉(而且日本能走醫保),淘寶搞代購,小紅書推薦的都不少。

有時候看病,真的想不出來有什麼成藥推薦給患者,要是有國產就好了。比如想給給痛經的朋友推薦個當歸芍藥散、溫經湯,咳嗽的朋友推薦個麥門冬湯、麻黃湯,胃炎的朋友推薦個半夏瀉心湯,都沒有,都沒有,都沒有。

國學大師章太炎說,仲景若在,必曰「吾道東矣」,我看就是這樣。


鑒於有些人語文太差,我總結下中心思想。

我覺得很奇怪的是,我都覺得自己道理說得很空泛了,類似於,飯不要吃太多,但不是不吃,要吃得合適這樣的大道理了,居然還有人來反駁說,你才吃飽幾天,居然敢說這種話。還有人糾結於說,什麼東西好,一定要吃,不吃就是傻子。

我真的對現在知乎眾的閱讀理解能力感到悲哀。

——————————

中國不能造的東西多。

但是,很多時候想所有東西都國產化,我覺得這是強迫症,是某種意義上的自卑。

世上這麼多東西,這麼多元巨大的市場,中國不過十幾億人口,這也想要那也想要,這不現實。

但這不是說,現在不能造沒有造的以後也就不造了,而是順其自然。就像之前說圓珠筆頭,國內廠商看不上那點利潤不想費心費力去搞,結果被輿論說得好像造不出圓珠筆頭國家好像就變垃圾了一樣。這種民族自卑心要不得。


3A級別的遊戲?


頻率很高的模擬晶元,精度個速度很高的模擬數字轉換晶元,還有大規模可編程的數字單元陣列fpga,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還需要努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