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前,鐵路部門宣佈將全線停止常溫鏈盒飯供應,轉而採用冷鏈盒飯。這件與千千萬萬人息息相關的事一下子讓「冷鏈」一詞進入普通民眾的視野。所謂冷鏈,指的是在食品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一直到用戶消費前,都全程保持食品處於低溫狀態下的物流體系。鐵路全面採用冷鏈盒飯,是社會消費水平升級、人們的質量安全意識普遍提高的必然產物。事實上目前不只是鐵路系統,而是整個商業流通領域裡,生鮮產品的物流都在邁向全程冷鏈化。尤其是以蘇寧為代表的零售電商平臺,更是憑藉著零售業務與冷鏈物流天然的緊密聯繫,搶先佈局並且將冷鏈與智慧零售高度融合在一起,為保障食品安全與質量、降低損耗,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起到了明顯作用。

抓住消費升級,蘇寧物流搶先佈局冷鏈體系

實際上,鐵路部門轉向冷鏈物流實現盒飯供應在商業領域裡已經是慢了一拍,從大半年前的2月份開始,蘇寧已經在全國多個重點位置部署冷鏈倉,至今已經擁有45座這樣的中心倉庫,其覆蓋範圍遍及全國173個城市。以這些冷鏈倉為骨幹節點的生鮮冷鏈配送網,讓全國消費者享受到了網購生鮮食品「當日達」、「次晨達」的優質服務。

就以目前最合時令的大閘蟹為例,蘇寧已經做到能將常州打撈到的鮮蟹在一小時內運達蘇州以及無錫的冷鏈中轉倉,然後以最快4小時的速度送到上海、南京以及蘇州等繁華城市消費者的餐桌上。大閘蟹向來以保鮮條件要求極高著稱,整個運輸必須全程冷鏈才能確保消費者的美味體驗。以最快的速度、最新鮮的口味喫到知名的大閘蟹,這是近年來城市消費升級的新需求,本已構建起了完善線上線下智慧零售體系的蘇寧,順勢而為抓住消費升級這個社會大趨勢,提前進行了冷鏈體系佈局。這個舉措既符合消費者的需求,也彌補了國內市場冷鏈運輸方面的短缺。

目前國內對冷鏈的需求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包括鮮肉、水產、熟食、水果飲品、雪糕巧克力等生鮮食品。二是對溫度敏感的特殊藥品針劑(如疫苗類)等。在這巨大的市場剛需面前,我國的商業物流系統在整體上卻難以滿足市場對冷鏈的要求。據初步統計,我國每年因為缺乏冷鏈運輸體系,僅僅在果蔬產品方面就要造成1千億元的損失。而在醫藥行業,因為冷鏈失效而意外導致的「毒疫苗」更是令社會痛定思痛。在歐美國家普遍已經實現冷鏈流通率95%左右的同時,我國的冷鏈流通率還不到20%。無論從社會效益還是從市場效益方面來說,都迫切需要有實力的企業投入資源進行冷鏈體系建設。蘇寧的冷鏈佈局從一開始就著眼於此。

從「第一公里」到「最後一公里」,蘇寧冷鏈解決大問題

仔仔今年5月16日,蘇寧就公佈了一份「冷鏈配送時效」表。其中規定,在中心城市生鮮冷鏈配送可以最快半日內到達,當天早上10點鐘以前確認訂單的話下午即可到達。而在其他三、四線城市則保證次日到達,用戶當天下午六點前下單,第二天即可在餐桌上見到訂購的生鮮食材。這份令業界印象深刻的時效表,其背後是蘇寧物流鋪開全國的高效冷鏈網。

蘇寧冷鏈負責人姚傑指出,為了保障生鮮食品的質量,蘇寧的冷鏈網採用的是「3T原則」: (流通時間Time、貯藏溫度Temperature和產品耐藏性Tolerance)。根據這三個原則,蘇寧打造了「冷鏈倉+門店+即時配送」的冷鏈物流模式。這個模式完美解決了生鮮商品從入庫前的「第一公里」到配送至消費者餐桌前的「最後一公里」兩大難題。

首先,蘇寧以「蘇鮮生」精品超市為第一站,在全國58個大區直接採購當地生產的地道生鮮特產,並且在全球147個原產地、超過100個海外基地都有買手常駐當地負責採購。對於蔬果、海產、速凍食品、凍肉和冷鮮肉類,蘇寧全國冷鏈倉堅持統一收貨標準。以榴槤這樣的水果為例,收貨入庫時工作人員會先通過味覺、視覺、觸覺來判斷新鮮度。工作人員每天定時查看倉庫溫度、抽查在庫商品狀態、核對商品效期等,細緻的工作建立起了商品入庫前「第一公里」的質量控制體系。

入庫後,生鮮產品即進入全國範圍內的45座冷鏈倉組成的核心網路,這張大網可以輻射達173個城市。與之相配合的,是蘇寧早已全面鋪開的蘇寧小店以及各類門店。這些門店與城市居民小區的距離非常近,是高效完成「最後一公里」配送的關鍵。生鮮商品先依託冷鏈倉系統完成跨區運輸,隨後蘇寧就將其送到覆蓋社區的蘇寧小店等門店網路中。再由這些門店去覆蓋周邊的消費者。在這樣一個體系之下,消費者從網上訂購到配送至餐桌,可以全面享受到「當天達」、「次日達」,甚至是分鐘級的即時配送服務。

從入庫前的「第一公里」到配送至餐桌的「最後一公里」,蘇寧冷鏈的高效率正在成為城市居民消費升級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推進智慧零售,蘇寧冷鏈的真正力量

蘇寧提出的智慧零售,本質就是要實現線上線下的徹底打通。而蘇寧冷鏈已經成為這個智慧零售體系中有機的組成部分。冷鏈,讓生鮮商品便利的線上網購與線下的高效率送達相結合,極大提高了消費體驗。

以蘇寧易購為線上平臺、以蘇寧小店等網點為線下網路的蘇寧智慧零售體系,現在又增添了蘇鮮生精品超市這樣O2O線上線下互通的關鍵節點。蘇鮮生精品超市目前已經可以覆蓋周邊3公里範圍,消費者無論通過蘇鮮生官微還是蘇寧易購APP在線上下單,超過80%都可以通過冷鏈物流系統實現24小時內送達。而蘇寧小店的覆蓋面更廣,是全部採用自營模式的O2O購物平臺。現在的蘇寧小店經營範圍除了日常快消品外,另一個重要門類就是生鮮商品,憑藉貼近城市居民小區的優勢,蘇寧小店的送達效率更高。在蘇寧的發展規劃中,2018年將拓展1500家蘇寧小店,將智慧零售的觸角伸展得更廣泛。

智慧零售的另一重含義,就是新技術的廣泛採用。在大數據、人工智慧AI、無人駕駛、無人售貨等「黑科技」的助力下,蘇寧物流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智慧物流體系,形成倉運配全流程無人化閉環。以配送環節為例,無人車「臥龍一號」速度可達12千米/小時,爬坡高度35度,續航可達8小時。除此之外,蘇寧還在研發「四足行走」的「臥龍一號」,不但會乘電梯,未來它還會爬樓梯,將擁有更多技能,提供更多智能服務。AI化、智能化的冷鏈配送更及時、更精準,讓消費者樂享生鮮食材的風味。

一年來,從火爆網路的「榴槤團購」到令人垂涎的「小龍蝦團購」,蘇寧冷鏈配送在消費者羣體中已經深入人心。覆蓋各大城市的冷鏈倉+2018年即將遍佈居民區附近的1500家蘇寧小店,也將把冷鏈帶到千家萬戶的餐桌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