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是幫助我找到人生意義的方式之一。一開始我接觸到的不是斷舍離這三個字,而是極簡主義。極簡主義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崇尚極盡簡化的生活。

當時我應該還在大二吧,跟我大學三個室友住在一起。大家都是特別優秀,特別追求上進的那種乖乖學生。所以我對我自己產生懷疑,我認為我是不是沒救了,我怎麼一點書都看不下去,那個高中特別要強特別努力的我哪兒去了?我覺得我一點都沒有學習的慾望,每次考試都只希望及格就好。看看周圍,狹窄的空間要住四個人,這種毫無隱私、赤裸裸的合住生活讓我對自己失去了希望。不是因為自己差,而是周圍的人太強。

然後我遇到了極簡主義。

我記得很清楚我閱讀到關於極簡主義內容的時候的那種興奮、驚喜以及頓悟的那種感覺。那種感覺就像是你被關在黑屋子裡突然門被打開,真的很奇妙。就在那一晚我把我宿舍里我認為多餘的書籍、生活用品都扔掉了。那種爽到骨子裡的並獲得自由的感覺真的太棒了。

從現今往回看,我認為極簡主義救了我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把太多精力花在了沒有任何價值的地方,也就是別人身上。別人考這個證書,我也去考這個證書;別人去找公司實習,我也屁顛屁顛投著我根本不喜歡的公司簡歷。別人買了這個化妝品,就想著自己也想擁有。沒有自我意識,學習越學越差,事情越做越氣餒。只是因為別人擁有了,我也想著去擁有,而沒有真正問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不要什麼,從而浪費了很多很多大學寶貴的時光。

自此,我開始在這條極簡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深。我把所有關於極簡主義、斷舍離的相關資料、文章、視頻都看了個遍,比如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書籍《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斷舍離》、美國的 「 The Minimalist 」 等等。日本、美國、歐洲都有關於極簡主義、斷舍離的博主和踐行者,這些內容瞬間吸引到了我。我不斷的深入了解,不斷的吸取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並不斷的質問自己什麼東西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很好的發泄自己的方式。所以我選擇不停地運動,不停地跑步,每天跑一小時、兩小時,直到自己沒有任何力氣去做任何事情,這樣反倒是瘦了三十斤。然後我就遇到了極簡主義,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就物質生活而言,我感覺我一下子對漂亮的衣服包包完全提不起興趣,我認為整理這些衣服、保養那些奢侈品包包實在是太耗費我的精力了,就一個書包不也挺好?打理自己的物品、給予這些物品必須的空間,要知道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空間比金錢值錢的多,擁有了空間你就擁有自由。

就這樣,我開始了自己的極簡歷程。先是從物質上開始極簡,扔掉了不合適的衣服、生活用品。而如今我依然踐行著極簡的理念。作為一個女生,我只有一個上班背的小包以及一個大學時就用的旅遊背包,還有一個自己帶早餐的早餐袋。我把我初中、高中和大學那些落灰的書籍全賣了,把不喜歡的衣服全扔了。一開始我也會極度控制自己購買有形且無法被消耗的商品,比如衣服、鞋子、各種電子商品。現在我對於物質的東西沒那麼執著了,該買的書還是會買,想聽的專輯還是會買來收藏。而我買完新衣服會跟櫃姐說不要袋子了,我直接裝包里;我會把以後不會穿的衣服投到小區的回收箱;我也把淘汰掉的電子產品找專門回收的機構回收,比直接扔稍稍複雜一點,但心裡能得到一點安慰,覺得給地球做了點事。我會盡量把個人有限的空間都用來存放我的興趣和愛好,比如我每周都會碰碰我的吉他,練練琴,看看書,讓自己有那麼一個空間全都充滿自己喜愛的物品,那一定是特別放鬆特別美好的。

物質上極簡了之後,我慢慢覺得我的專註力、精神集中度也開始增強。我不會故意花時間去社交,而是多花時間去健身、跑步。為了跑得更快,擁有更好的運動表現,我的飲食也開始變得簡單。我的舌頭靈敏度也變好了,稍微甜一點、咸一點的東西都不想吃,天然的食物也能品嘗到它們的美味,腦子也不怎麼想得起來奶茶三兄弟了。

總結一下:我的斷舍離本質上就是關於改變的事兒。改變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你也可以從明天開始改變。但真正能算改變的是你一年、五年、十年之後依然保持這種狀態。最困擾男人和女人的兩個話題,一個是戒煙,一個是減肥。你可以說今天再抽一根,明天戒,今天多吃一點,明天減,一天抽煙或者一天的減肥和以年計數的時間相比不值一提。一根煙抽不成肺癌,一頓飯吃不成胖子。想對和我這樣一直戰鬥在減肥路上的女孩們說一句,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才能讓你真正保持苗條的身材。節食一個月瘦下來的十斤會在恢復飲食之後重新長在你身上,一個月的煎熬瞬間白費,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我欣賞斷舍離、崇尚極簡主義的原因是我能通過這個方式找到真正的自己。對於我來說,真正的自己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一個變得更好、更優秀的過程。

保持十年如一日的自律、極簡,你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勝男是我

關注我的微博賬號:勝男是我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