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中國千古奇書之一。其文恣意汪洋,意蘊深厚,多用寓言闡明道理,發人深省。在書中,莊子對國人有兩大預言,目光直指千年之後,並且看得十分精準。

其一:千世之後,必然會出現人喫人的慘狀。原文「千世之後,其必有人與人相食者也!」

這句話,出自《莊子》的《庚桑楚》篇。另外在《徐無鬼》篇中也有重複論述,原文「夫堯畜畜然仁,吾恐其為天下笑。後世其人與人相食與!」

莊子為什麼要反覆說「千年之後人相食」呢?因為他知道推行仁義道德的禍患:「大亂之本,必生於堯舜之間,其未存乎千世之後。」仁義道德,正是造就天下大亂的根源,而且影響深遠,直至千世之後也不能消除。

危言聳聽嗎?並不是。魯迅在《狂人日記

》中的描述更加驚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喫人』!」

仁義之心,道德之名,為什麼卻會「喫人」?莊子的解釋非常尖銳,他說仁義這個東西,只是一時的應急之葯,服之如同飲鴆止渴。但是卻被愚蠢而又目光短淺的人,當作良方拿去全天下推廣,渾不顧會留下千世的禍患。天地為何不仁?因為仁不足以治天下。

如堯與舜那樣,廣施仁心,扶持天下,仔細分辨世上的善惡賢愚來分別處理,這種行為就像是在毀壞好端端的垣牆,而種上沒有用的蓬蒿。按照粗細,選頭髮來梳理;按照大小,數米粒來烹煮,勞心而功少,又怎麼能有益於世啊!

況且標舉賢能,人民就會相互傷害;任用心智,百姓就會相互偽詐。人們對於私利的追求一向十分迫切,為了私利,有的兒子殺了父親,有的臣子殺了國君,白日搶劫,正午挖牆。

所以那些滿口仁義的道德家們,也同樣逃脫不了這私利二字。他們佈施恩惠以博取歡心,以「仁義」之名自命不凡;他們用名聲相互招引,用私利相互勾結;他們到處稱讚唐堯仁義,非議夏桀不仁。就像一股濁流一樣興風作浪,攪亂了滿池清靜,讓天下從此不得安寧。

果然,後世的禮教束縛與道德綁架,也不知道傷害了多少人命。

其二:學者之中,必多出應聲蟲、巨嬰、盜墓者,厚古薄今成為傳統。原文「夫尊古而悲今,學者之流也。」

應聲蟲,是隻知道應和別人,而沒有自己獨立思想的人。

巨嬰,是隻知道飯來張口,等待投食而思維簡單的人。

盜墓者,是隻知道繼承前人,發掘先人遺產而沒有創造、創新能力的人。

這三種人的共同特徵,便是「厚古薄今」。

為什麼「厚古薄今」?因為學者之流,他們自己沒有開創能力,只知道學習前人,繼承先人之學,那麼當然是以前的比現在的好,老師比學生強,所以才值得繼承和學習。

這種心態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源於對權威的崇拜,源於對「師」的服從,源於對門戶的保守。總認為古人比今人強,古代比現代好,自己的比別人的好,代代相承下去,那當然只會一代不如一代。最不容易掌握的精華,在傳承中逐漸流失,最終留下來的都是渣滓。

老子說:「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為學者,學的就只是已有的東西,前人的東西,故而推崇古人,復古非今,遂成流蔽。隨時時間的推進,古人越來越多,所學越積越多,故而「日益」。

而為道者的治學方式是:「彼教不學,承意不彼。」你教條的那一套,我不學,我只領會那個「意」。意不欲雜,只會越來越精純,越來越純粹,故而「日損」。損之又損,其學才真呢!

關於「仁義道德」與「厚古薄今」,您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在國學中覺知,在生活中修行。歡迎關注公眾號「靜品國學」(ID:daobrother),從國學回歸生活,成就更高階的自己。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