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东汉王充著,八十五篇。「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

王充在《自纪》篇中说,写作此书的目的是「疾虚妄」,即反对当时的谶纬学说。他否定天人感应论,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不存在有意志的创造者,自然界的「灾异」不过是「气」变化的结果,与人事无关。他驳斥鬼神观念,认为人的生命也以「精气」为物质基础,「人未死,在元气之中;既死,复归元气」,「死而精气灭」,根本没有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他承认感官经验是知识的来源,批评「生而知之」和圣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的论调。主张人性因禀气不同而有善恶,强调人性可以改变。《论衡》提倡真与美的统一,将「真美」同「虚妄」相对,并将艺术的目的归结为「劝善惩恶」。《论衡》的语言质朴无华,说理细密,迥异于当时的谶纬之文。

?人??Q6??/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