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提升車輛操控性能,最快、最明顯的改裝方式,也是最多人、最先改裝的部品,那~ 就是「避震器」啦!!

基本上,80%的汽車駕駛濱友們為愛車進行的第一項改裝,就是針對原來軟弱的底盤進行強化,以提升操控性能。

而強化底盤的第一步,就是更換改裝用的避震器及彈簧,效果可說是既直接又明顯。

 

然而,市面上有許多改裝用的高低軟硬可調避震器,除了是要降低車身高度外,更要能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能。

但,要如何挑選到合適自己的避震器呢??

藉由此次馬6車友的改裝,打雜小妹在此小小小小的分享一下囉!!

 

-------------------------------------------------------------------------------------------------------

 

13308  13309  

 

簡單來說,所有的避震器,都是由「彈簧」、「減震筒」、「固定座」所組成滴。

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各部分的原理及作用吧!!

彈簧,是用來承載車身重量,吸收與消除因路面起伏而造成滴車輛震動的主要功臣

因此,底盤彈簧應具有能承載車身重量,對道路面的衝擊,而有適當的彈性減少其車身的震動,以及在經過長期使用之下,彈性不減且不易折斷等等的特性。

 

而依據懸吊系統的不同,所配置的彈簧也有所差異。

一般來說,彈簧可分為「片狀彈簧」、「圈狀彈簧」、「扭力桿彈簧」、「橡皮彈簧」及「氣壓式彈簧」這幾種。

目前市售房車大多以圈狀彈簧居多,片狀彈簧則可於年份較久或商用車輛上見著,而使用扭力桿彈簧最有名的就是悍馬車啦!!

至於橡皮彈簧則可於舊款的老Mini車上看到,而最後氣壓式彈簧則大多用在於大型遊覽車上。

 

而懸吊彈簧雖然具有減震的效果,但僅限於壓縮時。

若彈簧回彈力道太強,不但會造成車輛劇烈震動,降低乘坐的舒適性,且也容易使彈簧斷裂折損。

所以,每部車都會在車架與車軸之間安裝減震筒,用以抵銷及緩和懸吊彈簧的回彈力,以減少車輛上、下的跳動與減少懸吊因回彈而造成的斷裂。

這就是「減震筒」的主要作用啦!!

 

13306  

 

至於要細說的話,一般市售房車大多為「油壓式」或「油氣混合式」的減震筒,而依照結構的不同又可區分為「單筒式」及「複筒式」兩種。

然而雖說單筒式的構造較為簡單,組裝起來也較方便,但加工的細膩度要求卻比複筒式來的高上許多喔!!

由於單筒式的設計是將「氣室」和「液壓油室」完全分離,因此在高壓的情況下,也不會產生空穴的現象。

單筒式油氣分離減震筒可說是目前改裝避震器上最常見的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反應快,耐用度佳,即便嚴苛的使用環境下,仍可發揮高水準的穩定度及性能

至於複筒式,也因製造成本較低,因而較利於量產,且其內封氣體屬於低壓氣體,和高壓的單筒式相較,複筒式的活塞作動在作動時,仍可維持相當的乘坐舒適性。

 

此外,避震器上座是連接車身的第一道防線,一般來說,市售避震器大多都是使用橡皮來進行緩衝滴。

當然,如希望操控能更加靈敏、直接的話,則可選擇改裝搭配魚眼上座的競技型避震器。

另,避震器下端的接頭由於受力較大,因此許多改裝避震器都採用強度較高的優力膠材質,使耐用度更佳。

 

然而,減震筒與彈簧的搭配往往會決定一組避震器的性能取向,彈簧軟硬會直接影響的是車輛的舒適性與操控性,減震筒則負責減少彈簧多餘的彈跳,兩者可是要相互搭配才能發揮出最佳的效能啊!!

但,市面上眾多改裝避震器品牌,究竟是哪個好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老實說,目前市售的改裝避震器,對品質基本上都有著一定的水準啦!!

但,至於性能表現如何,這就見人見智,因人而異的囉!!

因為每個人的需求及預算不同,也因此現市售的改裝避震器,即便是同一品牌,也會有諸多版本之分,任君挑選。

 

13307  

 

最後,咱們就來說說阻尼的部分吧!!

阻尼的定義,就是當我們以一個固定的速度壓縮或拉伸避震器時,所產生的阻力稱之為「阻尼」。

這阻尼來自於避震器作動時,活塞會把阻尼加壓使其通過小孔徑的閥門,因此如果改變閥門孔徑,也就可以改變阻尼的大小啦!!

避震器的阻力可分為壓縮和回彈兩部分,壓縮阻力和彈簧的硬度有加成效果,作動時可增加彈簧的強度,而回彈阻力則是發生在彈簧受路面衝擊壓縮後的反彈行程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避震器這個玩意存在啊!!

前頭講的落落長的,其實重點只有這句......

「避震器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抵擋彈簧壓縮後再將輪胎壓回地面的力量,減緩反彈的衝擊,且並保持車輛的平穩。」

 

-------------------------------------------------------------------------------------------------------

 

獨角獸避震器(拼圖)  

【後記】

基本上,每每要分享避震器改裝's工作記錄,總是會讓打雜小妹敲上個大半天的啊!! (總是覺得好像重複再重複,瘋狂的詞窮......)

還是來小小的總結收尾一下吧!!

 

基於每個人對乘坐的舒適性感覺不同,所以如打雜小妹前頭有提到過的,即便是同一品牌的改裝避震器,也會有舒適取向為主的,或是操控取向為主的,甚至是賽道需求的等等等各式不同的版本之分,主要也是為因應每個人的不同需求。

然而,撇開乘坐的舒適性不說,相信操控性能的提升應該纔是絕大多數人改裝避震器的主要用意吧!? (尤其臺灣的道路真的是......)

那麼,挑選改裝避震器的重點應該就要放在「遇坑洞的彈跳反應處理」及「過彎的穩定性」啦!!

因此,與其說挑選到組使用壽命不長、品質不夠優的改裝避震器,倒不如說是挑到組不合你(妳)用的改裝避震器,你(妳)說是吧??

 

謝謝各位濱友們的收看,下回見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