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2019年04月22日訊】颱灣水下攝影師吳永森拍攝太平洋紅鮭入圍“SONY世界攝影大奬”公開賽,作品近期在倫敦索麥塞宮展齣。他迴憶,為瞭捕捉得奬照片,在加拿大冰冷溪水中趴瞭近30個小時。

據中央社報導,SONY世界攝影大賽是全球最重要的攝影競賽之一,分為專業賽、公開賽、青年賽及學生賽。公開賽奬勵全球最佳的單張影像作品,43歲的吳永森以紅鮭為主角的生動作品Intense入圍“自然世界與野生動物”組彆,同時獲得颱灣區首奬,作品於4月18日至5月6日在倫敦索麥塞宮(Somerset House)展齣。

吳永森錶示,原先隻對潛水有興趣,2013年開始,為瞭把海底美景分享給太太,開始自學攝影,購買第一颱相機就是用來水下攝影。當時相關資料很少,隻能不停纍積經驗,至今潛水的氧氣瓶已經纍積到6,500瓶,一年大概有7個月都待在水裏。

吳永森說,2017年準備到加拿大拍攝4年一次的鮭魚大迴遊,2018年10月齣發,原本被告知拍攝的溪水隻有膝蓋深,“魚遊過來時拍兩張”應該不難,想不到卻成為迄今最痛苦的一次拍攝迴憶。

索尼世界攝影大奬 2颱灣攝影師作品入圍
颱灣攝影師吳永森以拍攝太平洋紅鮭的生動作品,入圍索尼世界攝影大賽“自然世界與野生動物”組彆。(索尼世界攝影大賽提供/中央社)

由於拍攝地點位於加拿大國傢公園,每天隻開園8小時,來迴路程耗費2小時,隻能拍6小時。為瞭把握時間,吳永森無法休息,趴在水裏6小時。他說:“我整整趴瞭5天。”

“由於鮭魚害怕捕食者,見到陰影就會後退,因此趴近2小時後,鮭魚纔會慢慢靠近,每天都要重復同樣過程。”吳永森解釋為何要在低溫溪流中,等待鮭魚迴遊動態的鏡頭。

此外,因為加拿大的保育規定,隻要在水中趴下就不能隨便挪移,避免影響生態。吳永森在拍攝前兩天選的地點背景不好,笑說:“隻能和鮭魚你看我、我看你。”

由於溪水非常湍急,一不注意身體就會被河水掀翻,另一大難題是約隻有攝氏6度的水溫,雖然穿乾式潛水衣,但雙手和頭部隻能套濕式潛水衣。雙手長期浸泡水中,時間一久就麻木沒有知覺。

雖然大腦告訴手要按快門,但沒辦法動,要用左手來幫忙右手按快門。加上浸泡在冷水中,潛水2小時頭就開始痛,根本無法集中。他說:“每天收工後,都跟自己講明天不要來瞭。”

吳永森獲奬作品裏水流生動,充滿動態與色彩之美。他錶示,這是重復扛著25公斤的相機挪移所造成。想拍攝水花如布簾一般掀起,見到裏頭鮭魚的畫麵,但這樣拍攝沒時間對焦,隻能盲拍。

每天大概移動300、400次,2,000多張僅捕捉到約30張成功照片。拍攝那周天色陰瀋,隻有最後兩天各有一小時太陽露臉,最終讓他捕捉到一張藍天與紅色鮭魚相呼應的美照。

吳永森拍攝美洲鹹水鰐
古巴拍攝美洲鹹水鰐是吳永森最危險的一次經驗,與鰐魚之間隻隔著一颱相機。(吳永森提供/中央社)

吳永森仍在挑戰拍攝極限,最近前往古巴拍攝美洲鹹水鰐的經驗最危險,也最印象深刻。

他說,拍攝前以為會有防護措施,或先把鰐魚喂飽,但沒想到完全沒有防護,直接和野生鰐魚“親密接觸”,中間隻隔一颱相機,若是鰐魚被激怒想咬人,也隻能拿相機去擋,這是很獨特的經驗。

吳永森的作品多是水底美景,但潛水多年,已見證越來越嚴重的海洋垃圾問題。他隻拍攝美麗畫麵,是希望藉照片讓更多人對海洋感到興趣,進而瞭解海洋的脆弱,齣力拯救寶貴的地球資源。

責任編輯:鍾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