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傳擬更名外籍航空祭鐵腕,旅客看法兩極。(資料照)

2018-08-06 11:51

〔記者陳宜加/台北報導〕中國施壓外籍航空公司,將台灣改名為「中國台灣」,被點名的44家外航均已妥協。為維護台灣主權,交通部正在研擬反制措施,據了解,不排除針對更名的航空公司祭出不准停空橋、調整時間帶等做法,消息一出即引發正反兩極評價。

多數旅客痛批,政府此舉懲罰的不是航空公司,而是大批旅客,必須下飛機留置停機坪搭接駁車,更恐損桃園機場國際評價;也有人憂心「冤冤相報」,國外也有可能針對我國籍的華航、長榮航空祭出相同制裁手段,台灣不見得有利。

經常搭機的旅客葉先生更狠酸,「從沒去過停機坪、直接走下飛機,是人生特別的體驗,且能與飛機近距離合照,可能成為網紅打卡熱點,是他國民眾無法體驗的事,說不定也能成為旅遊景點之一,還能提高載客量,謝謝政府德政。」

但也有旅客認為,中國不斷打壓台灣,包括近期東亞青運、藝人宋芸樺事件等,當然希望台灣政府硬起來,交通部此舉可望讓外籍航空公司警覺,台灣強烈反對更名措施,但同時希望政府有更好配套,不損及旅客權益,又能維護台灣主權。

也有網友認為,國外也有不少機場或航空公司不停空橋,有旅客指出曾在日本成田機場搭公車至航廈,也有人曾搭乘阿提哈德航空,常常沒空橋。也有人表示,若沒空橋,乘客比較不敢逛免稅太久、逛到最後廣播才登機,搞不好更省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