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電力物聯網研討會

5月23-24日·北京

垃圾發電運維與達標排放培訓班

5月24-25日·杭州

4月17日,在浙江嘉興電力園區,光伏板在陽光的照射下,當日發電量已達4208千瓦時,正為園區樓宇供電。這是前不久投運的浙江省首個光儲充一體化微網。該項目集光伏發電、分佈式儲能裝置和充電樁於一體,發電量基本滿足園區用能需求,實現微網內能源生產與用能負荷基本平衡,並可為多能互補綜合利用等研究提供借鑒及數據支撐。

隨着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的大規模利用,電網結構、電源管理趨於復雜,電能質量管控更加困難。大量分佈式儲能裝置接入電網,造成潮流更加多變,增加電網運行安全風險。面對新形勢,嘉興供電公司加深對新能源、新負荷(儲能)的研究,特別是對在能源互聯網趨勢下,電網開展多能互補業務可行性的研究,包括新能源項目選址、投資成本收益覈算、投資回收週期等,以便更好地適應能源互聯網發展需要。

今年年初,嘉興供電公司開展綜合能源試點應用研究,在電力園區投資建設集光伏發電、分佈式儲能裝置和充電樁於一體的綜合能源試點項目。項目在充分可研的基礎上,採用光伏建築一體化模式,在園區樓宇屋頂建造容量為812.8千瓦的光伏面板,所發電量優先滿足樓宇生產用電需求,以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形式消納。光伏面板採用了常規單晶面板和剛性銅銦鎵硒薄膜兩種面板,便於對比研究發電效率。與此同時,園區內建設容量為50千瓦/100千瓦時(滿足50千瓦功率的設備充電兩小時)的分佈式儲能裝置,並根據浙江省峯谷時段制訂充放電策略,研究儲能在削峯填谷方面的作用及經濟效益。此外,園區內4個共50千瓦的電動汽車充電樁,則利用光伏車棚產生的電能為電動汽車充電。根據可研,項目經營期為25年。

根據四五月嘉興地區的光照條件,以平均日照時間5小時、最大發電量500千瓦時計算,光儲充一體化微網可實現每天發電2000千瓦時以上,基本滿足園區樓宇生產用電和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實現微網內能源生產與用能負荷的基本平衡。同時,微網與公共電網靈活互動且相對獨立運行,不僅降低了光伏、充電樁等分佈式能源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影響,也提高了能源轉換效率,節約土地資源,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據悉,光儲充綜合能源試點項目是嘉興供電公司在新能源開發利用上的一次創新嘗試。同時,該項目作為一個試驗樣本,其微網運行數據將為光伏發電效率轉換、光伏功率變化引起潮流變化及分佈式儲能對電網技術層面的影響等研究,提供理論和數據支撐。

(來源:國家電網報 作者:沈丹萍 周前)

浙江首個光儲充一體化微網投運 財經 第1張

浙江首個光儲充一體化微網投運 財經 第2張

浙江首個光儲充一體化微網投運 財經 第3張


北極星電力網創立於1999年, 為電力行業人士提供最新最全的行業資訊,包括智能電網、太陽能光伏、風電、節能環保、輸配電、售電、火電、水電、核電、儲能、電力信息化、電力通信、新能源汽車等眾多細分領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