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中國有着深遠的影響。從最初的禮儀,到後來的情懷,再到如今幾乎滲透到了生活的很多方面。

  親朋好友聚會離不開酒,公司團隊聚餐少不了酒,洽談生意合作少不了酒,婚喪嫁娶宴席離不開酒。酒,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國民文化重要的一個環節所在。

  有酒,就有喜歡喝酒的人,也有不喜歡喝酒的人。但是到了酒場,開始之際很多人都是抱着不喝、和不多喝的態度,最終都以“爛醉如泥”收場。

  或者很多人都在尋找酒桌上的“小妙招”,作者也曾看到過很多文章裏關於酒桌上的“妙招”,但都覺得不夠真切,有點無病呻吟的感覺。

  只到有一次看到曾仕強的一檔節目,其中他談到酒桌上的“躲酒”技巧,作者自認爲說的很有見地,今天就與大家分享出來。

  談及曾仕強,看過他《百家講壇》節目的人,都不會陌生。他是我國的國學大師,中國式管理教父級別的人物。他對國學和管理學研究的非常深,在全世界有“中國管理第一人”的稱號,也曾榮獲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等很多殊榮。

  在曾仕強先生看來,酒桌上,尤其在中國的酒桌上,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尤其是想“躲”的,和刻意去“躲酒”的人,最終都會以失敗告終。關於酒桌上喝酒,他給了大家支了三招:

  第一招:不做不會喝酒的表態

  也就是說,在酒桌上,永遠不要講自己不會喝酒的話。這看似是很高明的“躲”,其實是最愚蠢的辦法,也是最下等的策略。估計你除非拿出醫生的診斷書,酒友纔會放過你。

  以曾仕強先生看來,他說,越是表態“自己不會喝酒”的人,往往越容易成爲衆矢之的。這樣一開口,就會打草驚蛇,這時候酒桌上的人都會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跟前,也都會在心裏想着,“這個人不會喝酒”,一定要先把他灌醉。

  第二招:不主動敬酒

  對於喜歡喝酒,且能喝酒的人,這個無所謂。但是碰到人多,這個還是要掂量一下的,另外還有注意別人的回敬,別自己敬完酒沒事,卻敗在了別人的回敬上。

  但對於酒量差的,千萬不要主動敬酒。尤其是在一桌上,開始敬酒就要一桌都要敬完,千萬不要丟下某位同志,否則不但表現的不禮貌,還會惹下人。

  三、迅速應對別人敬酒,做表面文章

  何爲迅速應對別人敬酒,就是有別人敬酒的時候,一定要快速拿起杯子,不要猶豫,讓別人看起來很乾脆、利落;然後喝酒的時候要表現的很猛,好像喝了一大口的樣子。料想敬酒的人,看到有人應對敬酒,心裏一定很舒服。

  但是要說到做表面文章就是,看似很用心的喝酒,其實最後一口都沒有下肚。不是換了個形式吐到茶碗裏,就是把喝的酒原封不動的再吐回去。料想有了這一招,估計沒有人能灌得倒你了。

  最後,以作者的經驗,還有一招就是。面對任何喝酒場合,剛開始的時候都不要發力過猛,要保存實力。剛開始一定要小口來喝,因爲你不知道酒宴會堅持多久,也不知道下半場有沒有人敬酒,另外如果是三兩個朋友聚會,最後還很有可能把瓶裏剩的酒平分了!

  讀者們,關於“酒桌上的小技巧”,大家還有什麼妙招?歡迎分享!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記得轉發收藏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