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用“酸甜苦辣鹹”這五味來形容人生百味,每一味雖平凡卻不可缺少。不過,你知道五味之中酸爲什麼排在最前面嗎?

  《說文解字》說:“酸,酢也,從酉,夋聲。關東謂酢曰酸。”直接看“酢”字,大家可能覺得很陌生,但它的俗字我們都很熟悉,就是“醋”,所以“酸,酢也”是說酸的本義就是醋。酢是在那個時代的通用語,相當於當時普通話的說法,而酸,則是當時關東地區的方言詞。

  小篆中酸字從酉,夋(qūn)聲。酉是一個象形字,描畫的是一個酒缸,酒缸裏面添加指事符號“一”,表示缸裏有酒。相傳醋的發明者就是酒的發明者杜康,有一天杜康陰差陽錯往放酒糟的缸裏摻了點水,21天過後,缸內飄出香味,一嘗酒糟汁,又甜又酸,這就是醋。正因爲酸字本義爲醋,又由於醋和酒的這種關係,所以酸字跟醋一樣,也從酉。

  後來,酸字由本義醋引申爲像醋一樣的味道,即酸味。“酸甜苦辣鹹”,所謂五味的排序是有其深意的。鹽是百味之王,作爲最基本的味道,放到最後凸顯其位置重要;酸、甜、苦、辣幾味大約是根據人們對這些味道認識時間的先後次序排列的。在甜、苦、辣還沒有被人們的味蕾熟悉的時候,來自大自然的天然酸味是人類烹飪中最古老的調味,與鹹之源的鹽,成爲先人們調味的基本。《尚書》中說:“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是說梅子搗碎榨汁,做成梅漿,作爲鹽的助手,可提香、祛腥、開胃、解膩。《書經集傳》:“鹽梅適中,然後成羹。”正是因爲酸味的存在,能讓我們的祖先在不甚高明的烹飪技藝下領略到肉類的美味。

  周代醋已進入宮廷和禮宴之中

  後來由實際的酸味還進一步擴大到指鼻子發酸。比如說宋玉《高唐賦》中寫道:“感心動耳,迴腸傷氣;孤子寡婦,寒心酸鼻。”意思是說天籟之音可以讓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落淚心傷。這是客觀上的味覺酸和主觀上的心理感覺酸相通而造成的用法上的擴大。此外,當我們喫到很酸的食物,被酸得說不出話來時,都會緊閉着雙眼,感到很痛苦,因此,酸還可以表示痛苦,比如辛酸、酸苦等詞語。物質匱乏、生活貧窮同樣會給人們造成痛苦,這樣“酸”就與人的貧窮髮生了關係,被用來表示貧苦、寒酸。

  在味道的世界裏,酸味雖然難以獨自取悅人們的味蕾,但它有如一個精靈,在與各種食材的碰撞中,適高就低,交融組合,左右逢源,變化無窮,蝶變出諸般滋味,豐富着我們的美食感受。它總能刺激着我們的味蕾,以至於只是提起“酸”這個字,很多人可能都會不由自主地嚥下一口唾沫,下一秒,胃就開始跟着蠢蠢欲動。酸辣粉、酸湯魚、酸漿面、酸筍、酸菜……以酸爲主味的菜餚,遍佈大江南北,尤其在中國的西南地區和山西,“酸”是浸在骨子裏的味道。貴州苗族有句名言:“三天不喫酸,走路打撈躥”,足以體現出貴州人民對“酸”的熱愛。而如果要給山西找一個味道,那一定是“酸”。說到酸,首先是醋。山西人被其他省份的人戲稱爲“老西兒”,寫在紙上,應該是“老醯兒”。“醯”是古代醋的另一名稱。山西人對醋的熱愛到了什麼地步?汪曾祺有一段描繪:“山西人真能喫醋!幾個山西人在北京下飯館,坐定之後,還沒有點菜,先把醋瓶子拿過來,每人喝了三調羹醋。鄰坐的客人直瞪眼。”在其他地方,醋是用來蘸的,“小籠蘸點醋”,而山西人是用喝的,“飯前喝點醋”,兩字之差,可見山西人對醋的執迷。

  酸,不僅是獨特的美食味道,在人生百味中,亦是特別的一種。有時,它是青年男女相愛的證據,伴侶像打翻了醋罈子一樣,“喫醋”的樣子,讓人又愛又恨;有時,它又是金榜題名時眼裏的酸澀,成功後的喜悅,最終化作臉上的一抹淚痕,讓人忍不住酸了鼻子。“投杖出門去,同行爲辛酸”,杜甫的辛酸,來自離別時的痛苦與感傷;“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坎坷的身世,亦會給秦觀帶來“酸辛”之感;“氣盡前溪舞,心酸子夜歌”,李商隱詩中雖有“酸”字,卻怨而不怒,哀而不傷……

  人生的酸辛酸楚固然令人舉步維艱,可有時酸卻又是一種帶着甜味的奮鬥姿態。獨自一人身處異鄉,既有光鮮亮麗、燈火輝煌,也有背井離鄉打拼的不易。爲了心中的那份執着和夢想,我們時常會感到人生辛酸不易,可每當過年回到家,在看到父母欣慰笑臉的一瞬間,那些生活中遇到的酸澀,卻彷彿都變成了最值得的堅守。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會經歷無數的人和事。在溫暖深刻的回憶裏,或者深深淺淺的傷口中,我們學會了奮鬥與堅強。生活本就是有酸有甜有苦有樂,只要有努力、有奮鬥,一時的辛酸,終將變成未來的甘甜。(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更多精彩,爲您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