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世說新語》,它是中國人的有品指南

這是冬吳文化創始人,知名文化學者,正安康健創始人梁冬在一刻talks的演講。

為什麼要學習語文?梁冬的兒子給出了最讓人心動的回答。有品和沒品,也許日常就這樣體現在生活中。作為中國人的有品指南,在《世說新語》中你會看到更多關於「品味」的故事,更加深入理解有品。

梁冬:《世說新語》,它是中國人的

有品指南

梁冬

我跟大家分享一件事情,昨天晚上我兒子突然問我一件事情,他在喫那個薯片。

他說:「爸爸,我為什麼要學語文?」

我說:「(語文)就是把牛講得更牛的藝術,不用牛這個詞去形容一切的好的藝術。」

他說:「你能給我舉個例子嗎?」

我說:「假如我給你一百塊錢,你不能說好,你能不能夠把這個薯片到底有多好,不能用「非常好」、「好好喫」這種詞,不能用這幾個關鍵詞,你能不能夠把這個薯片描繪得讓我都覺得我很想馬上跟你搶?」

他在那喫著,然後說:「嗯,這個薯片,它很薄,我拿舌頭頂它,都能頂碎。

那個脆,在你口腔裏『刷刷刷』的時候,就像我走過雪地的時候那個聲音,我在耳朵裡面聽見那個聲音。

當他吞下這個薯片的時候,它留下的那個香味鼻子還能聞到,連眼睛都能聞到,想要有一種流淚的衝動。」

我說:「記住!請記住!請你記住!如果有一天你寫作文的時候,你能把你今天口述的這一段寫下來,你會看見老師的口水,「啪」滴在那裡。」

這就叫語文,你可以調動你的一切,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味、觸、法,去描繪你對這件事情的體會。你在這一剎那間,你是單純的,你是活在和這個薯片的共存狀態裏的。

有一個叫一行禪師的曾經說過,他說什麼叫禪?

就是當你在喫橘子的時候,你剝開橘子,然後你再輕輕地撥開那個橘絡,把那個橘子掰開,把它塞到嘴裡,感受到你的舌尖頂破的那個橘子之後,那個汁充滿了你的整個口腔。

那個桔子的香味順著你的鼻子,從鼻腔裡面噴了出來。

然後你感覺到,你在慢慢的咀嚼它,你感受到了這個橘子它的香味,好像這個橘子裡面還有一點點蘋果的味道。

原來這個橘子旁邊種了一棵蘋果樹,也許他們進行了一場精神的戀愛

曾經有一個人在《世說新語》裡面講,什麼叫有品?說這個人喝茶,喝完茶之後他說了一句話,他說:「這一口茶,是用很辛苦的木頭燒的火,煮的茶。」

世人不信,一問,原來是一個木頭做的輪子,專門運糧食的那種獨腳輪的那種車,那個輪子。後來輪子壞了,又把它劈成柴,那個柴燒出來的火,煮的茶,居然被這一個小孩子喝到了「很辛苦」的感覺。

《世說新語》是中國人有品指南。

還有一個故事,有一天兩個人,年輕人在船上碧波蕩漾。突然有一個人匆忙跑過來,說:「能不能救我,讓我允許我在船上跟著你們一路」。A露出了猶豫的神情,B就說:「有什麼,反正還有空位置就上來吧」。

結果過了一會之後,歹徒追殺的那個人就來了,就要他們交出這個人,這個人就躲在船板底下。A就很淡定,要掩蓋這一切,就是說沒有這個人。而B呢就在想是不是把這個人交出來,免得殃及自己。

後人以此來衡量A和B的差別。A說:「我當時猶豫,我看他的神情,我就知道後有追兵。這件事情,我看到它可能出現的危險,所以我在想到底要不要。但是當他上了船以後,我就絕對不會把他推出去。」

前者叫有志,後者叫有義,世人以此來衡量這兩個年輕人的高下。

太不容易了!要停頓一秒鐘之後,才收穫了幾個給面子的掌聲。謝謝大家,謝謝,謝謝。

一個很簡短的分享,我只是把過去幾十年,乃至過去幾十年之前累積下來,到這一刻,我所感受到的關於人生有品的這件事情的分享。和大家做了一個真誠的交流,有不當之處,敬請海涵。

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