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教练主要就差在「不思进取」和「太过贪婪」上。

先说「不思进取」

众所周知,欧洲各大强国都有孕育和培养教练的基地,比如义大利的科维尔恰诺,德国的科隆体育学院以及葡萄牙的里斯本体育大学。在科学而且系统的培训下,有众多年轻的教练走上工作岗位,并在日后成为欧洲足坛的领军人物。比如:孔蒂、穆里尼奥等等。

可与这些欧洲传统强国相比,巴西并不重视对职业教练的培养,而且,也没有设置很高的职业门槛(任何一位在欧洲执教的教练员,都必须持有欧足联颁发的职业教练资格证书。以齐达内为例,他曾在没有取得证书的情况下,执教皇马卡斯蒂利亚时,并遭到为期3个月的禁赛处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足球教练」早已成为一门需要去系统学习的「学科」,但巴西的教练员,都普遍缺少这种学习的氛围和基础。

如果去研究巴西的职业联赛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以2017赛季为例,在参加巴甲联赛的20支球队中,只有弗拉门戈聘请的是外籍主帅(哥伦比亚人鲁埃达),而另外19支球队全部都是采用本土教练。因为缺少足够的外部竞争,巴西教练都安于现状,并缺乏自我更新的内在动力。作为「葡萄牙职业教练协会」的主席,若泽·佩雷拉曾与多位巴西职业教练有过接触。他曾毫不客气地批评巴西教练的不思进取,「或许是因为太过安逸,他们都没有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巴西足球的威名建立在非常强大的技术基础之上,但他们忽略了其他一些因素和方面的培养」,在若泽·佩雷拉的印象中,除了曾前往葡萄牙考取欧足联教练资格证的马诺·梅内塞斯(前山东鲁能主帅)之外,几乎没人有这样的进取心。

再说「太过贪婪」

在巴西,许多教练员都与经纪人和俱乐部,存在不被外人所知的「利益输送管道」。通过转会或者是提拔新人,教练员可以从中捞取「好处费」。久而久之,巴西的教练都不再执著于业务的提升,而是想著如何去榨取经纪人和俱乐部的钱财。在快速发展的世界足坛,这样的教练群体迟早会被淘汰。


五星巴西沦落到今天这般境地,其致命之殇并非教练,而是人才断层。虽然巴西队仍拥有内马尔、道格拉斯科斯塔等球星,但相比法国、德国、英格兰、比利时的青年才俊,巴西队依然后继乏人,尤其是以往最赖以立足的中前场。

曾经巴西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前锋,无论是当年的罗马尼奥、贝贝托,还是后来的罗纳尔多、里瓦尔多,都是世界最顶级的前锋,甚至像埃尔伯、贾德尔那样在欧洲联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难以在巴西国家队觅得一席之地。

可如今,巴西队却再也找不到一个与9号般配的重量级球星。这是巴西队进攻乏力的关键原因。

虽然,也有内马尔因故缺席、邓加选材偏颇等因素,但不争的事实是巴西真的找不到合格的中锋了。

虽然,1994、2002两届世界杯,巴西队都采用了稳固防守为主的策略,但最终解决战斗的还是超强的进攻群。而一旦最赖以生存的利器钝掉了,巴西队也就失去了最锋利的牙齿,成绩下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巴西人真正应该做的是像1998年世界杯之后的德国人那样,在青少年培养系统中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再好的教练,也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才是长盛不衰的根基。


相对来说,巴西教练对球队的整体性要求不是太高,更依赖于个别球员的灵光一现,就可以解决比赛。

这是由巴西的足球环境决定的。

巴西球员总体来说,场上纪律不是很强,更多的是靠天赋吃饭。但巴西盛产这种比较灵性的球员。踢球看上去比较随意,但在关键时刻,往往会突然爆发出平常看不出来的,让人匪夷所思的想法。无论传球,进攻。射门,都是这样。

所以巴西教练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一堆天才球员组织起来,让他们能够在同一个战术体系之下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就行。

也因此,巴西经常会不选很多众所周知的大牌球星,而是用主教练更信任的人,整个球队围绕著一两个人为核心来踢比赛,而不需要把所有著名的巴西球星都招入。

但是这种战术理念在巴西可以玩,在其他地方就吃不开了。因为,其他地方没有这么多有天赋的球员,必须依赖于球队的整体性。

就以在中超曾经执教的巴西教练来说,除了斯科拉里还有不少人认可之外,其他的巴西教练带队的结果都不是很好。比如库卡,卢森博格,曼诺,都是这样。

而欧洲的教练因为不可能每个位置上都是世界一流的球员,所以要更注重战术体系,也更注重球队的整体性和场上纪律。在中超成功的概率也更高一些。


为什么这么说呢?巴西教练差?你是指某一位吧?

斯科拉里就是巴西教练啊,带过巴西,带过葡萄牙,现在在中国,带广州恒大,成绩依然很好啊,巴西教练也有世界级的!!!!


世界足球中心已经整体从南美转移到欧洲,巴西的教练还都在本国联赛运用老一套方法。另一方面,球星出现断层,与其他国家差距不大,还有那么多的球员花钱进国家队。能不抛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