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生活中基本是自己一個人,身邊除了同事,不熟悉的室友(出差之後只有一個同事天天在一起),感覺再無他人。大學同學畢業之後全球各地,之前的老朋友也天南海北,工作兩年在職場也交不到什麼朋友,和家人也沒啥好說的。很多時候除了工作之外,自己做的最多的事情是看書、刷手機、運動。平時真的連個聊天的人都沒有……我有的時候會找一下關係還不錯的人問候一下,問他們為什麼不找我聊天?也沒有人找我撩我沒有任何桃花,是我沒有魅力了嗎?他會說你很好啊,可能大家以為你太忙了吧……

總之每天微信響的時候,幾乎就是關注的推送或者微信運動吧。

可是我也想交流啊,我的生活感悟,我看的書,看的電影,看的劇,我做的美食,我今天遇到的一丟丟好玩的事情。

怎樣才能打破這種封閉式的生活呢?

不social,不混圈,沒有夜生活就真的只能一個人孤獨終老嘛……還能不能遇到soulmate……


孤獨是人生常態,越長大,孤獨的形態就越明顯。忍受孤獨,其實是比努力更艱難的事情。我們要學會一個人喫飯,一個人坐車,一個人搬家,一個人逛街,一個人面對生活裏的酸甜苦辣。

這段孤獨的時間,相信我們都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自己看小說,追動漫…反正就是一個人自己做事情,慢慢的就喜歡上一個人的生活了。(比如我)


我也不知道所謂的尬聊是什麼樣的,總之覺得就是一個家庭連個說話的都沒有,那日子也挺難熬的


分享你的生活,傾聽不同的聲音,有來有往,生活何曾孤獨?

幹了這碗雞湯,停下尬聊,說出心聲,總有人會傾聽的。


其實,孤獨的狀態自由自在毫無束縛放鬆安全,可以時刻做本真的自我,真的也挺好的。如果不甘於只享受孤獨,你可以試試下面的步驟:

走出去,走出自己的世界,分享你希望得到反饋的東西,讓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流通;

走進去,走進別人的世界,瞭解別人的想法,接觸別人的生活,對別人產生興趣。

之前在一本書上看到,溝通交流的原始動力,是對其他人的興趣。

業餘時間看書,刷手機,運動,做美食,生活已經很充實了,你的充實讓你變得有趣,你的有趣可以吸引別人的,隨便發發自己的讀書感悟,美食體驗,運動經歷,你有輸出就總會有人產生共鳴,即使沒有共鳴,分享的時間足夠久,類似於習慣性審美,也應該會有人習慣性閱讀你的分享吧?可能我的想法過於理想,但可以試試不要等著大家來找你索取,主動的曬出你想分享想交流的東西。

另一方面的原因或許是周圍沒有讓你足夠感興趣的人,也或許是由於你對於人的興趣點太高,一般人很難讓你產生了解的興趣。溝通交流分享,各種社交都是相互的,很繁瑣,讓人會有束縛感,可能這是人際交往的代價吧,但有人分享喜怒哀樂在你身後支持你幫助你也是挺幸福的。


找我啊

我目前也是這樣的狀態,平時之餘看書看電影,很少與別人單獨閑聊。因為每個人的不同愛好不一樣,能聊的也僅限於日常生活。在那之後,就很難再找到共同話題,一般是草草收場,無趣。以至於我很少找人聊天,久而久之也沒什麼人找我聊天,這個是相互的,很正常。

不過,我朋友也不少。我認為真正的朋友是你想找他聊時,他會傾聽你說。你不找他聊時,也不會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我和我的朋友在每次約見時,都有一股新鮮感,也總有聊不完的話題,但是我們在微信上也並不經常聯繫。

看著別人微信叮叮叮的響,而我的手機除了簡訊基本沒什麼動靜,我也會孤寂,也會想找人聊聊,可還是找不到一個可以聊得下去的人。自然就通過別的方式來填充自己的孤寂,比如看看書籍和電影,讓自己變得豐富有趣,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你不是一個人,也不會是一個人。


社交是需求,覺得誰有意思好玩就去找他玩。當然自己相處愉快的人和別人在一起也會開心的。重點去行動。


1、調整心態,你要學會適應環境 因為你不能改變環境只能改變自己。

2、找到自己的愛好,健身、看書、練字都是一種方法。

3、主動結識新朋友。


是修仙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