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對「點檢做」這個讖語,周世宗可謂機關算盡,把一切他認為可能的政治風險全部都排除掉了,建立了一個互相牽制、相對平衡的政治格局。

如果是天下太平時代,這個局面或可維持一段時間,但在天下尚未統一,四方多亂的時候,這個平衡局面十分脆弱。只要戰事一起,這個局面註定無法長保,這與五代時期的社會風氣有關。

五代時期,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禁軍士兵,最快的發財致富途徑是什麼?

與其他時代不一樣,在這個「無恥」年代,最快的途徑不是上陣打仗,而是擁立一位新的皇帝。

五代時期,53年時間裡先後換了14位君主,在每一次政權更迭過程當中,禁軍的中下級將士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每一次政變之後,他們都因為自己的擁立之功,獲得大量的賞賜。更刺激的是,大軍進城的前幾天,皇帝一般都會允許士兵們大肆搶劫幾天。想一想吧,以前,那些地位低下的屌絲們只能在夢中所看到的金銀財寶和貴婦美女,現在都可以合法地將其據為己有。因此,在這個時代的禁軍將士,都非常喜歡擁立皇帝,以獲取最大的利益。比如後周太祖郭威就是這樣,進開封之後,允許士兵大肆搶掠數天。

這樣的一種心理基礎,就像一捆捆的柴火,一點就燃。但雖有這樣的基礎,要想真正地造成一種變天的局面,實際上也並不是很容易。

2

通常,要想發動一次兵變,進而成功地推翻原來的統治集團,需要五個條件。

其一,要有一位威望很高的領導者,非如此不足以動員足夠多的支持者。

其二,原來的權力格局被現實打破,最高權力突然出現了巨變。如原來的政治強人突然去世(如周世宗柴榮、大臣王樸在一年內都離奇去世),原來的領導人在執政過程中行為狂悖逐漸喪失了臣民的支持(如戈爾巴喬夫等),原來的領導人年齡太大,眾人心中十分疑慮等。

其三,兵變必須離首都較近,一旦開始要迅速控制京城。只有這樣才能控制住皇帝和大臣,迅速造成巨大的政治影響,進而控制全局。

其四,要有「內重外輕」的政治格局。這一點與上一點密切相關,如果一個國家不是「內重外輕」,即便控制了京城可能也無法最終奪取政權,反而被外地打著「勤王」旗號的政治勢力所撲滅。

其五,要通過各種方式鼓動禁軍將士們的「熱情」。兵變畢竟是犯上作亂、大逆不道的事情,是一條不歸路,士兵們要背負巨大的風險。因此必須要通過現實利益或其他方式來激發士兵們的熱情,打消其兵變的良心負擔,否則有可能中途失敗。如前蘇聯葉利欽動員士兵的時候,就是通過「人人在莫斯科有一套房」來激發大家的熱情的。

軍心一旦動起來就很難再壓制住

要想政變後奪取政權,這五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有亂兵而無大將必敗;有大將但士兵造反意志不堅定很可能隊伍突然一下子就散了;即便有了其他條件,但如果不能迅速控制首都,控制朝廷和文武大臣,便無法號令全國,甚至可能被對方集中全國力量鎮壓。

現在,五代時最為英武的領導人在39歲英年早逝了,而在他之前不久,朝廷裏威望最高的大臣王樸也突然無疾而終,最高權力出現了巨變。兵變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出現了,這不能不引起許多人的「心思」。

其他的四個條件裏,第三、第四個隨著周世宗加強集權,增強禁軍戰鬥力的諸多舉措也已經形成,實際上只要控制了首都汴京,其他地方基本可以「傳檄而定」。

至於兵變的第一個條件,「有威望的大將」此時倒是有好幾個,張永德、李重進、趙匡胤、慕容延釗等人都算得上。但在趙普幾年的謀劃下,最有人望的無疑還是人們心目中「德才兼備、行俠仗義、為政寬仁」的青年將領趙匡胤了。而他,現在恰恰成了禁軍名義上的最高統帥,雖然暫時沒有統兵權,但一旦打起仗來,估計又將成為實際的統兵大帥。

至此,可以說,兵變的五個條件中已經具備了四個,就差鼓動軍心這臨場的「一把火」了。

前面我們說五代時期軍人這種貪圖擁立之功的畸形心理狀態。在後周時期,雖然兩代帝王都對此洞若觀火,但他們在位時間都很短,還是無法扭轉這種禮崩樂壞的風氣。禁軍的將士們很快就在心中開始產生異樣的思想,所謂人「心浮動、主少國疑」是也。

3

如何激發士兵們的兵變熱情呢?

在趙匡胤陳橋兵變之前,比較成功的案例是後周太祖郭威在澶淵的「黃袍加身」。

950年,郭威修改皇帝的詔書,說皇帝要自己殺死下面的一些將士,羣情激奮。將士們憤怒之下推舉郭威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向京城進軍。郭威還向眾將士許諾攻下汴京後允許士兵們大肆搶掠數日。於是,大軍士氣高昂,浩浩蕩蕩地向汴京進發,於七里坡打敗皇帝劉承祐的平叛軍,劉承祐在出逃中被部下郭允明所殺。郭威軍隊進城後大肆劫掠,廣大將士大發橫財,體驗了人生前所未有的高潮。

誰也沒想到的是,進入汴京的郭威自己竟然沒有做皇帝,他似乎真的是要「清君側」,他讓太后出面垂簾聽政,然後將帝位讓給了另一位劉氏子弟劉贇(yūn,當時劉贇為徐州節度使,劉贇父親劉崇為河東節度使,此舉實際上是要誆他入京,劉贇果然中計),再偽造契丹入侵的消息,率軍北上,準備抵禦契丹的入侵。

如果你是郭威軍中的一名士兵,在發了橫財一償所願之後,又要跟著他北上抗擊契丹入侵,你會怎麼想?

廣大將士們的心思是一樣的,越走越不對勁,越走越覺得忐忑不安,走到澶州的時候,大家都無法忍受下去了。

很明顯,在過去的幾天裏,大家都犯了大逆不道的死罪,只要繼續是姓劉的做皇帝,將來就必然會有清算自己的那麼一天,所以只能鋌而走險,擁立郭大帥做皇帝了,可以說郭威是想不幹都不行了。眾將士不由分說,將一領黃袍加在郭威身上,郭威就成了皇帝。然後,全軍回師汴京,順利奪取政權,同時除去了最大的政敵(劉贇到宋州時被囚禁,後來被殺)。

這一幕,被曾經的趙匡胤一幕幕看在眼中,記在心裡。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這個過程,郭威是怎麼動員起禁軍中下級將士的怒火的,是怎麼將他們的心理一步步控制住的?

郭威長期從軍,善於安撫士卒,軍中威望無與倫比,這都是他的優勢,但並不是說有了這些,禁軍士兵們就一定會聽他的,跟著他直接反叛。他通過製造謊言欺騙眾人,一時使得眾人羣情激憤,然後通過「清君側」來樹立自己的大義名分,再通過允許搶劫汴京三天來激勵士氣,等眾人殺了皇帝、搶劫了京城之後,算是徹底被逼上了絕路,被綁在了郭威的戰車上。

4

現在,歷史又到了該重演的時候了,但這一次趙匡胤會怎麼幹呢?

很簡單,也很周密,與10年的郭威兵變差不多。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這個步驟:

①契丹又入侵了(契丹是萬年背鍋俠)。

②宰相與軍權的實際掌握者韓通商議後,派趙匡胤統率大軍出征,趙終於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統兵權。

③大軍行至陳橋驛,軍中的觀星權威苗周訓散播「天意」,加上之前朝野已經被兵變的傳言所籠罩,再加上現場一些人的聒噪,頓時一大羣人便浩浩蕩蕩地走到掌書記趙普那裡,說要推舉點檢做天子,以順天意。

兵變策劃要十分周密,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④趙普與幕府諸人嚴厲斥責眾將士的錯誤思想,讓大家想都別想這種事,明天繼續北上抗敵。

⑤眾人迫於趙普等人的聲威,退出大帳。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不對勁,越想越覺得那裡出問題了,越想越覺得事情很嚴重,「媽的,我竟然不知不覺中成了反賊!」

⑥眾人再次進入大帳,看著趙普與諸位幕僚的眼神已經不一樣了,這次沒有畏懼,沒有退縮,只有一種毅然、決然和隱隱的殺氣。

⑦趙普只好同意(也不敢不同意)大家的「提議」,和眾人一起去勸趙匡胤。

⑧趙匡胤先是酒醉避開了尷尬的局面,酒醒後也「堅決」不同意背叛大周和周世宗的信任,眾人就像十年前一樣不由分說,黃袍加身後三呼萬歲,算是定了名分。

⑨趙匡胤拗不過,與眾人約法三章(善待小皇帝,不殺大臣,不許劫掠)後同意做皇帝,同時許諾給大家賞賜。

⑩趙普迅速派人回汴京聯絡同黨,準備接應。隨後大軍回擊,迅速控制汴京,接受小皇帝的禪讓,傳檄各地,掌握了政權。

趙普等人籌劃十分周密,偏偏漏掉了禪位詔書這個環節,幸虧被另一個有心者所救

整個過程,簡單到了極致,周密到了極致,毫不拖泥帶水,幾乎完美。


.本文為《趙普:救時宰相是怎麼煉成的》第8篇。

2.本文全目錄為:

履霜:即將推出《趙普:救時宰相是怎麼煉成的》?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3.趙普身上可學習的地方可謂多矣,在系列文章的最後做了一門課程——《趙普工作法》,共分7小節,主要講述楊的一些工作思維和工作方法,有興趣者可移步一觀。(千聊搜「履霜」即可,在系列課程中。)

4.迄今為止,已先後研究過多名歷史人物(主要有安祿山、司馬懿、張璁、楊永泰、郭嘉、楊宇霆等)的性情、思維與策略等情況,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觀:

履霜:履霜重點文章及課程集合(20181212)?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