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俠,中國人比較推崇金庸小說,因為大師的文筆很是老練,寫出來的文章有一股中國歷史的滄桑感,讓人在閱讀的時候不但有武俠的暢快感,還能領略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藝術,這種奇妙的結合讓讀者產生一種複合的愉悅感。但是,金庸迷們可能會感到一個奇怪的地方,那就是金庸既然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特色,那為什麼不寫最有中國文化代表性的濟寧呢?

水泊梁山

濟寧,這個市不用我說,伴隨著中國歷史的崛起這裡就重來沒有衰退過:炎黃蚩尤大戰後的蚩尤墓在這裡;影響中國人性根本的孔子儒教在這裡;崇尚武俠,講究道義的梁山好漢;傳奇抗日,流傳全國的鐵道游擊隊故事等等諸如此類,不敢說代表了中國,但是代表主流文化還是可以的。這裡是一個能產生神奇的地方。但是,金庸大師的文筆卻幾乎似乎有意避開,在他的十五部著作裡面,地點具體設在濟寧地區的段落一點都沒有。除了比較近的兩處,一處是在《笑傲江湖》中,令狐聰與群豪齊聚首並初見任盈盈是在菏澤的巨野縣;另一處就是在多篇文章中提到的泰山了。兩個地區都是緊挨著濟寧,但是金老卻毫不談及。

濟寧太白樓

至於個中緣由,雖然金老尚在人世(夜雨要是真問這些那大師還不得活生生被夜雨氣死啊),還是不便打擾了。所以妄加揣測了以下幾個理由:

1.金老覺得太深,沒敢寫;

金庸近照

讀過金老小說的讀者們都能感覺出來了,金庸大師的很多地方都在藏著掖著,不讓其外漏鋒芒,對於這樣限制,很多金學研究者都認為這是讓有有所回味,寫的不太開,比較經典的如《倚天屠龍記》的結尾,直接弄了一一個羅生門似的讓讀者自己去猜去想。對於濟寧地區,金老一開始覺得這個地區影響比較大,若貿然寫出來怕是收不住尾,也就不了了之。

2.金老傳統迂腐文化的反感;

這個就要從金老的身世來寫了。金老可謂是成也傳統,敗也傳統,祖上通過仕途做了大官,但是卻因為文字獄一家子全部被下罪。追其根源,就是拿迂腐的儒家思想。這點金庸先生多次表示是很痛恨的,這麼一個傷心的地方,還提它作甚?

3.金老表示我寫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那麼多;

估計不少人會認同這個。但是金庸被稱為大師,寫的時候估計想的比這個還多。各種伏筆各種坑,全部填完是金庸。能把作品寫到後代成立一個「金學」專門研究的,一定是個大神。雖然金老對後代們的這些猜測並沒有做出回應,但是在每一次的修訂版中,大師把他的著作的細節和坑都慢慢的填了上去,但是也由此少了一層朦朧的美感,就像知道了魔術的奧秘後就對魔術再也沒有興趣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