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董祕離職,對於A股市場來說已不是稀奇事了。不過,一個交易日平均有兩家公司的董祕離職,這個數字雖然不是特別離譜,但也不能等閑視之。畢竟董祕是上市公司與資本市場之間的一道橋樑,也是上市公司與投資者之間聯繫的一個渠道。如果上市公司董祕頻頻發生變動,這勢必影響到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所以,上市公司董祕應該以穩定為上策。董祕穩定也是上市公司高管團隊穩定的重要表現。  那麼,為什麼上市公司董祕又頻現離職現象呢?進一步說,上市公司董祕離職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本人以為,上市公司董祕離職的原因,主要有這樣幾點。  首先是企業完成上市目標,企業董祕完成既定目標,所以董祕按照事前的約定,從上市公司退出。畢竟對於擬上市企業來說,IPO是從未走過的路,這條路該怎麼走,怎樣才能少走彎路,這都是擬上市企業所不知情的,同時也是非常關心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原來經歷過IPO的上市公司董祕,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於是,有這樣一些董祕專門為企業的IPO而來,事先談好雙方的條件,包括董祕應該享受的待遇、薪酬與股份,一旦企業上市成功,這些董祕就功成身退。

  其次,一些上市公司的董祕之所以離職,是基於股份套現的需要。畢竟在很多上市公司中,董祕與其他董監高一樣,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而根據現行的限售股解禁政策,原始股需要在新股上市後鎖定一年才能解禁。更重要的是,《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高管在任職期間每年轉讓的股票,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總數的25%。而一旦高管辭職,其所持股票的解禁就不受《公司法》制約。比如,根據深交所的規定,上市公司高管離任滿半年之後,其所持股份解禁50%;在離任後的18個月期滿,其所持股份全部解鎖。也正因如此,為了達到提前套現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董祕也就選擇了離職套現的做法。

  其三,一些上市公司董祕離職的原因確實是「因本人工作調動」的需要。董祕這份差使看起來很光鮮,但實際上卻是費力不討好。在上市公司高管團隊中,董祕的責任很大,但待遇在高管團隊中即便不是最差的,也是較低的。正因如此,一些上市公司董祕往往會尋思著到其他公司去尋找機會。特別是當前的資本市場,一方面是新三板市場發展迅速,新三板公司的董祕通常都是比較缺乏的;另一方面是擬IPO公司數量眾多。如果是到擬IPO公司中去做董祕,如果時間節點踩得精準的話,還有可能拿到一定數量的股份。這遠比在原公司任勞任怨地呆著而又沒有股份更符合董祕的利益。在上市公司離職的董祕中,因為這個原因離職的董祕絕對不是個別。  此外,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董祕來說,他們離職的原因則是希望尋求一份輕鬆的工作,以便抽出一定的時間與精力,放到家庭中。正如前款提到的,董祕工作通常費力不討好。這份工作有做不完的事,而且要想做好也不容易。並且,做董祕工作加班加點是「正常現象」。因此,對於那些年近五十,甚至在50歲以上特別是60歲左右的老董祕,都希望從董祕的崗位上退下來,去做一份其他相對輕鬆的工作。至於離不離開現在的公司是次要的。特別是有的董祕在公司工作多年,對公司有了很深的感情,能繼續留在公司做一份其他工作也是他們的心願。所以有部分董祕雖然離職了,但他們並沒有離開公司。

  正是基於上述原因,因此為了維護上市公司董祕隊伍的穩定,這一方面,是在上市公司層面,要儘可能改善董祕的工作待遇與條件,為董祕們安心工作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另一方面就是從監管層面,不支持董祕們頻頻跳槽。比如,對於第三次在上市公司或擬上市公司中跳槽的董祕,其離職後必須期滿兩年才能重新在董祕崗位上就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