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机构改革后,首个新的小组日前亮相,新旧小组最明显的差别是,名称由13字改为更长的21字: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

中国政府网25日公告,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名称改为「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简称协调小组),作为中国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协调小组的领导成员是中国3名国家领导人: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国务委员王勇担任副组长,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肖捷担任副组长兼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

北京青年报旗下新媒体「政知圈」分析,这个小组的历史有「三生三世」。

「第一世」是「低调」的临时议事机构,工作多由中国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中央编办)主导,全称为「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小组不集中办公。

新华社、人民日报2013年5月曾报导,「国务院专门成立以张高丽副总理为组长的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协调小组」,是这个单位首次亮相,但除了披露组长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其他成员未公布。

「第二世」是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在2015年亮相,全称为「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办公厅,集中办公。

变身后的协调小组有9名成员。组长仍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副组长是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和国务委员王勇。

最新的「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延续「前世」的办公模式,协调小组办公室依然在国务院办公厅,但总人数是原来的4倍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