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推荐的屋主@bennykao,住在上海,他家很适合苹果的一句 Slogan 「不止于大」。最初看他照片中的空间、光线、收藏与装饰画,以为都是他拍摄的画廊或美术馆,之后才叹为观止地发现,所有照片都是他的自宅,两层楼总共 600 多平米。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满墙收藏耗尽 5 年多的心血。

之所以说「不止于大」,也是因为,这个 600㎡ 的房子除了是一家三口的居所之外,也是 Benny 为自己构筑的一个收藏博物馆,从明清古董到名家字画,从设计家具到各种手作器物。他从学生时代开始对于物的迷恋,十几年的欣赏、研究与收藏经历,潜移默化中,他已很清楚自己对于「什么是美」的判断与认知。现在的他,更相信直觉与「眼缘」,无论是家里空间的设计还是每个物件是否值得收藏,他一眼相中的才是真喜欢,也才会被他收入自家这个博物馆中。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Benny 收藏的一套民国时期麻将——「相比现在的麻将,哪怕出自奢侈品牌 Louis Vuitton 之流,设计、工艺、材质、韵味,都无法与之媲美吧。」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房子位置上海佘山

面积600 ㎡

所有图片/描述均来自本文编辑及

好好住APP用户「BennyKao」

#1. 一楼

一楼是家里的基本功能区,餐厅、客厅、卧室都在一层,装修更偏现代。Benny 本身就是家具行业从业者,自然家里的家具全部由他来选择与搭配,世界上最知名的一些家具品牌单品都可以在这看到,譬如 Poltrona Frau 的沙发与桌几、半墙 Fornasetti 的盘子、Fiam 的镜子等等。整个一楼基本以大地色与黑白灰为主,橙色等亮色少而克制地点缀着些许角落。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一入大门,视角正前方是世界知名的雕塑家 Richard Macdonald 的铜雕作品「showtime」迎接,Richard Macdonald 的作品向来栩栩如生而充满张力,而 Showtime 放在玄关入口处,一束光打在上面,安静而有力量。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在铜雕作品右手边这个角落,正好对着通往地下一层的楼梯口,摆放着设计感极强的 FIAM 镜子。如同花瓣亦如同一颗眼睛,镀银外框里是镜面。而镜子下 Malerba 的玄关桌上,放着一大一小 Foscarini 的 Lumiere 灯,大个子镀银款和 Fiam 的灯遥相呼应。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早晨的客厅十分通透,玻璃门外是更开阔的花园。茶几、沙发与单椅基本全都选择了老牌意大利家具品牌 Poltrona Frau。一个大沙发、两个单人沙发、一把单椅和一个小桌几围合出了客厅的交流区。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入夜后窗帘放下,灰色的 Jaipur 手工地毯与墙上的乌云壁纸相呼应,也让斜贯入客厅空中的 Flos Arco 灯更为透亮。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没有装电视的背景墙,耗五年心血的收来的收藏摆满了这个展示墙,每一件收藏背后都有一番故事可以叙述,无论具象或是抽象。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和餐厅相连接的是西厨,黑白灰为主,如同一个咖啡吧台, 两盏 Marset Ginger 系列的吊灯一高一低垂挂于岛台上。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西厨区域,一侧的整体橱柜也藏着咖啡机、红酒柜、烤箱等等功能模块。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黑白孔雀石纹的 Fornasetti 装饰壁纸上摆放着 8 个同样来自 Fornasetti 的艺术餐盘。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没有门与墙的阻挡,餐厅与挑高钢琴房、玄关、客厅等连接一起,坐在餐厅视野很开阔。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餐桌选的灯是 Foscarini 的 Jamaica 系列,这款吊灯在推出时就斩获诸多国际设计大奖,如缎带一般,轻盈柔软又极有视觉冲击力。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餐桌靠墙一侧,餐边柜与装饰画也组成了一道景致。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餐边柜一角,Benny 自己选择了几款家具与摆件来搭配。餐边柜上,一盏 Cattelan Italia 已停产的喇叭灯自身就是装饰,也为墙面上的照片,海洋摄影师 Kurt Arrigo 的摄影作品「Sea Horse」打足了光。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一楼的挑高天井空间是女儿的专享琴房,黑白为主色调,一台钢琴放于正中之外,大部分家具都较大体量,譬如垂坠下的两盏 Moooi 经典「乱如麻」吊灯,三只大球轻盈漂浮于空中,一侧墙壁正中挂着女儿的照片。很可爱的是,钢琴练习座位上放着一把儿童版粉色 Kartell 幽灵椅,上面坐着一只大公仔,也是女儿专心练琴时的伙伴。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卧室里,一堵半墙作为衣帽化妆区与床的分隔,往前为大床,而往后为衣帽间与梳妆台,这种设计本来常常见诸于酒店客房内。两盏 Flos 的 IC 球灯挂在矮墙的两边,不失俏皮。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Smania 的樱桃木梳妆台,整体深木色与下面四个旋转柜子的绒面皮革,再加上绒面皮单椅与地毯,不同层次的大地色让人感觉温暖而平和。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此前 Benny 各处旅行自己拍的黑白照片裱在黑色相框里,组成了一组装饰画。不仅是装饰,也是自己的回忆。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大鬼才 Philippe Starck 为 Flos 设计的帽子灯,内为一个简洁的铝制灯架,光源隐藏其中,一顶草帽随意地盖在上面。 Philippe Starck 设计这盏灯的初衷很有趣——「当 Alec Guinness、James Stewart 等这些好莱坞男星晚上回家后,总是会优雅地将帽子随手一放,那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放到灯上呢?」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卧室一角。Poltrona Frau 这款边柜如同航海时代旅行箱,不仅可以用作衣物与配件收纳,也是别致的装饰。而意大利画家 Sebastiano Navarra 的木板画作又与床尾凳相得益彰。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花园户外区摆上了一系列户外家具,也成为了家里客厅的延伸。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花园另一边,Jaime Hayon 为 BD Barcelona 设计的这款可爱小猴桌几饶有生趣。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楼梯拐角的这幅画,是古巴旅法艺术家 Rubén Fuentes 于 2013 年创作,名字叫作「Presence」,意即神灵。这幅油画是通过西方绘画的笔触来展现东方佛教的哲学主题,而家里一楼主要是西方当代家居风格,地下一楼主要中国传统家居风格,这幅画置于两层楼之间,是一种很好的过渡与衔接。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同样是通往楼下「传统中国风」空间的楼梯口,一盏怪趣的 Seletti 猴子灯后是瑞士艺术家 Conrad Jon Godly 的作品。这幅画中,寥寥几笔,通过颜料的层次和画笔的力量,成功表现出人类在雄伟山峦面前的那种渺小虚无的感觉,同时蕴含了高度的精神。

#2.地下一楼

整个地下一层都是多功能区,专门的影音室、Benny 的工作室以及茶室,其余空余的空间,错落摆放陈列着他收藏的字画、雕塑、古董等,「移步换景」用在这里再好不过,风格也与一层不同,显而易见更为中式。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一个房间去掉了门,用作茶室。充满禅意,平日在此焚香泡茶,满是仪式感。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一个房间用作专门的影音室,平时看电影或者按摩时候都在这个房间里解决。这个房间很可爱的是,有正经的双人沙发,也有 B&B Italia 经典的搞怪设计「女体沙发」 Series Up,还有两个充满童真的「小动物墩子」。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最靠里的房间就是 Benny 自己的工作室,也是他一天待最久的地方。

而地下一层,更多的是错落在每个空间交流处的收藏。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把日本淘来的绢花种放在鹅卵石小盆里,并且铺上人造苔藓,一份带点禅意永不枯萎的花就这么诞生了。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近日觅到了一个中意的边几,天然树根的造型可遇不可求。来自日本的豌豆花,插在竹村良训的花瓶中,很是般配。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之前有缘入了民国大家黄淡如画「刘海戏金蟾」,书法家邓散木题词「游戏人生」,花元绘「蝙蝠接福」。三大家合作,题材讨喜,当世之人再难画出此惟妙惟肖。

Q & A

好好住 & bennykao

Q 你从市中心搬到现在偏离市中心的地方是出于什么契机呢?你会比较喜欢哪种呢?

我也很喜欢之前那个房子,它是位于老上海里弄的独栋房子,那是另外一种味道了。现在住在郊区,虽然交通有所不便,但是空间更大,我有更自由的私人空间也有足够空间来摆放我的收藏。最好的模式或许是两种生活轮着来,住两年郊区,再住回市区一年。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以前的家中,家里地板全是收来的近八十年的老榆木地板,踩在上面极有亲切感,「是再贵的进口地板都感受不到的。」

Q 平时在家的一天你会做点什么呢?

大部分在家的话,我都会在楼下工作室里给客户做点软装搭配,工作时需要浏览不同品牌的网站和他们的 instagram,其实这很享受,不像是工作,每一次看都有新的发现和体会。不工作休息的时候,主要就是看书、喝茶和插花了吧。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Q 如果从花费你五年心血的客厅背景墙中选几样必须割舍的,你会选谁呢?

太难了,抉择了半小时发现每一样都无法割舍。我决定收某件东西都是出于眼缘,我也很相信眼缘。这些收藏中,有些是商品但大部分是艺术品,许多都是「一期一会」,如果现在再想收的话,可能也遇不到了。这个展示架上,田上真也的陶器花瓶、光绪云蝠纹盘、Fornasetti 手绘花瓶、日本大正时期的一对铜铸兔子、我朋友胡江手雕上彩的行虎等等,每件都割舍不下。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Q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恋物」的?

具体有「恋物」的意识可能是高中大学时候,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与设计相关的东西。

Q 从你收藏的玩物来看,你会怎么形容你自己的审美趋向呢?

其实我现在还谈不上收藏,收藏是需要分门别类的,然后需要对某一专门的品类专注地投入研究,而这些又需要理论知识去打底,这些是目前我还不具备的。现阶段只能说是我喜欢收集有眼缘的玩物,随着接触的东西数量与广度都增加后,我也慢慢会对收集的门槛有所提高,毕竟每个人的审美一定是随着视野的开阔、阅历的积累在不断提高的。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Benny 个人收藏,明中期,木制鎏金释迦摩尼。

Q 你家可以看到很多「中西融合」的地方,让我印象蛮深刻的。

我很喜欢「融合」这个词,只有融进去了才能合出效果来。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Benny 向来喜欢中西融合之感,譬如地下一层的背景墙选用了由 Christian Benini 设计的中式山水画壁画;前面放置了两把大红酸枝圈椅,采用了中国最传统的木工艺,仿照明式圈椅样式制作;两把圈椅之间放置的原木树桩,上面放置了 Selleti 的纪念版金色猴子灯。

Q 身为家具从业者,以你自己比较专业的角度来看,你会根据哪些维度来评估一件家具的好坏呢?

这需要看这件家具具体用在哪里。有的是为了用着舒服,有的或许只是看着养眼,放在不同场合,判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个人比较注重美感,所以我看一件家具,最关心的是他的型,是哪个设计师设计的;其次是品牌,品牌很大程度决定了这件家具的品质控制水平。我目前比较喜欢 Desalto 和 GTV,前者坚持着极简又暗藏着设计哲学,对材质的理解很透彻;后者则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洗礼,沉淀下来的单品都耐人寻味。这两个品牌风格截然不同,但我都比较喜欢。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Desalto 的家具设计全部颇为简洁,但却很是隽永。

Q 很多人对你家的评论是「高级」,你又是怎么看「高级感」的呢?可能有些人对于「高级感」的认知局限在贵与华丽里了。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种高级感的定义。贵或者华丽是一种表现,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我觉得就没错。但是如果审美达不到,与俗气沾边,那就讨厌了。我理解的高级感,应该有一些精神的、内在的东西,是一眼很难探到底的,是意犹未尽的。说到底,还是需要有文化的底蕴沉淀在里面。

看他们家更多地方,

直接去 Benny 的好好住上看看吧~

还有这些往期热文可以看!

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600㎡的他家,我还以为是个画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