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行政中心。(图/记者蔡玟君摄)

▲台大校长遴选会的声明,引发各界讨论。(图/记者蔡玟君摄)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台大校长遴委会这个月2号发出声明,表示遴选过程无重大瑕疵,吁教育部应尽速聘任管中闵为台大校长,引起各界讨论,台大文学院学生也发声明,认为遴委会未开会即发声明,一连串校方相关人员的脱序言行,已数度造成校内与社会不安。台大国发所教授刘静怡今(5日)上午在脸书上提及此案,她觉得「当初认错重启遴选,这学期就有校长」。

▲台大国发所教授刘静怡在脸书谈到台大校长遴选案。(图/翻摄台大国发所刘静怡脸书)

▲台大国发所教授刘静怡在脸书谈到台大校长遴选案。(图/翻摄台大国发所刘静怡脸书)

台大国发会教授刘静怡认为,利益冲突的因素自始存在,且其故意不揭露严重影响每一个校务会议代表的判断和投票意向,不是只影响每一个遴选委员的判断和投票意向而已,所以根本无法透过遴选委员会的自行认定予以补正,遴选委员会再发无数个声明也不会改变既成的重大瑕疵,所以整个程序必须全部重新开始。这早是公法学理和实务上的稳定见解了。

接著,刘静怡再提到时间点问题,台大前校长杨泮池在2017年3月就宣布不续任校长,遴选程序开始,今年1月也选出副董选独董的管中闵了,刘静怡说,如果「当初认错重启遴选,这学期就有校长。现在重启遴选,明年初就会有校长」。

台大文学院学生会则是在昨(4日)在脸书发出声明,遴委会没开会直接发布声明是荒谬,而一连串校方相关人员的脱序言行,已数度造成校内与社会的不安了,文学院学生会呼吁校方和教育部都应正视管中闵校长遴选案的争议。

台大文学院学生会声明全文:

对于本校遴选委员会在8月2日迳行发布的声明,文学院学生会深表遗憾。管中闵校长遴选案爆发争议以来,不仅遴选委员会迟未处理管中闵校长遴选过程中的各项争议,校务会议也出现曲解议事程序、剥夺代表发言权等情事,如今更发生遴选委员会未经开会就发布声明的荒谬事件,这一连串校方相关人员的脱序言行,已经数度造成校内与社会不安。

文学院学生会在此呼吁,台湾大学校方和教育部应正视管中闵校长遴选案的种种争议,不要只针对本案做个案性的处置,还须秉持法治原则对遴选程序作制度性的改善。除了修正遴选过程中资格核实与利益回避的漏洞,更要提升学生在校长遴选过程中的参与权利。本会建议台大校方、教育部,乃至全台高教系统都应该在重大校务规划中充分纳入学生意见,痛改过往以师长威权指挥学生的行政模式,转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负责任的民主精神落实至台湾的高等教育现场。

过往的台湾高等教育倾向将学生视为过客,部分教职员成群结党以门阀成见相互攻讦,不只造成庞大的社会虚耗,更因为教育现场因循苟阻挠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使得高等教育培育社会人才的成果不彰。反省前一学年发生的诸多争议,诸如体育场外借、英检门槛废除以及校长遴选案,便显见学生的意见在校园行政体系中被严重忽视。具体而言,台大应该增加校务会议、教务会议以及各层级会议的学生代表席次,并且落实会议记录以及各项资料的透明化,消弭行政高层与学生之间的资讯不对称,为校园事务谋求最大福祉。

尽管校长遴选的形式受限于教育部相关法规的规定,学生参与遴选委员会的席次被迫压缩,台湾大学校方仍然应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学生主体性。在将来的改善措施上,台大校方不妨主动委托校内筹划选举经验丰富的台大学生会选委会,举办全校性的校长人选意象投票,让教职员生能透过意象投票参与校长遴选的过程,并且将投票结果提供遴选委员作参考。

本会再次重申,很遗憾在新学期之初见到遴选委员会的脱序声明,本会与台大学生会、学代会、研究生协会等各级学生自治组织立场一致,校方应该正视学生诉求、尊重学生参与权利,并且踏实处理校长遴选案中的争议。本会期许台大与教育部能够为教育界做出榜样,借此机会改善制度,以巩固台湾的民主法治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