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女性地位提升其實只是近幾十年的事,在以前女性地位低,被男性瞧不起,忍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生育歧視。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國家,甚至周邊國家也有這樣的現象,家家都以能生男孩傳宗接代爲榮,以生女兒爲恥。

  因爲這一苛刻的要求,很多生不出男孩的女性就會遭到人們的歧視,認爲她們自身有問題,所以才一直生不下男孩。但事實上生男生女並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全怪罪到女性身上確實有失公允。

  “灣仔碼頭”水餃的創始人臧建和,就是一個因生不出兒子而被歧視的女性。她出生於山東的一個農村,一開始做護士工作,後來嫁人生子,日子過得還算平順。

  然而她接連生了兩個女兒,讓丈夫一家人十分不滿。丈夫早早就離家去了泰國,大女兒十歲的時候,臧建和決定帶兩個孩子去泰國尋夫,結果找到丈夫後才發現,原來他已經聽婆婆安排,另娶了他人。

  不願忍受一夫多妻的臧建和只能帶着女兒離開,輾轉到了香港。爲了能生存下去,她一人打三份工,一個人當三個人用。

  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倒黴的事並沒有結束,在工作時她不慎傷到了腰,結果去醫院看腰的時候又查出了糖尿病,果然應了那句老話,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由於又有病又帶傷,臧建和很長時間都沒能出去工作,母女三人的日子過得十分艱辛。好在香港的福利待遇不錯,政府專門派人來詢問她的情況,並許諾可以給她發放“公援金”。

  這種天大的好事一般人肯定就答應了,然而臧建和卻拒絕了,她覺得自己有手有腳,不能白拿救濟,這不僅會讓自己喪失鬥志,也會影響兩個女兒的三觀。

  傷好之後,臧建和在朋友的建議下,推了個小車到灣仔碼頭賣自己包的水餃。一開始客人並不多,但她沒有氣餒,堅持以最好的品質做水餃,從不偷工減料。在經過不斷的改良後,她的水餃皮薄餡大味美香濃,很快成了碼頭上最受歡迎的小喫之一。

  好東西不怕不出名,臧建和的水餃在當地成爲特色之後,不少商人也慕名而來尋求合作,其中就有一個日本人。在經過多次談判後,臧建和拒絕了對方要用日本商標的要求後與日商合作,創建了自己的品牌“灣仔碼頭”。

  如今,她的水餃已經賣到了全球多個國家,讓她成爲了一代女強人,兩個女兒也事業有成,沒有辜負她的期望。

  所以說,女性不應將自己只束縛在家庭婦女的角色,只要敢拼搏,一樣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