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都認爲養兒防老是唯一也是必須的選擇,自然女兒的地位要比男兒低。而現在,時代不同,女性也可以頂起一片天,而不少青年小夥在家啃老,所以重男輕女的思想漸漸就弱了下來。今天,我們就從現實的角度來談談撫養兒子和女兒的成本問題吧。

  0-6歲,幼兒時期,基本無差別:從呱呱落地,到牙牙學語,幼兒時期的孩子是沒有多大區別的。孩子需要的東西也是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至於窮養兒富養女的思想,也是看各家的家庭條件。家境殷實的,可以給孩子買零食、買玩具、買高檔的衣服;家境一般,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孩子最好。所以,同一個農村在這個時期,對兒子和女兒所花費的成本沒有有什麼區別。而在家裏面,女兒可以幫忙做家務,兒子也能上山幹活,同樣的情況下都能給家庭帶來幫助。真正有區別的要等到孩子長大成人。

  7-22歲,讀書時期,開始有差別:從讀書時期開始,男孩和女孩的區別就顯示出來了。兒子大部分比較調皮活潑,但是也更聰明機靈;女兒大部分乖巧懂事,但是也更注意穿着打扮。從消費上來看,這個時候的男孩子已經開始呼朋喚友,交際費用越來越多;而女孩子也開始追求時髦,花費也開始高了起來。但從農村出來的女孩子都比較懂事,曉得家裏的困難,有能力的情況下回去打工補貼自己。

  22歲之後,成家立業,差別逐漸變大在當前的環境下,社會普遍認爲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女人最好的歸宿是成立家庭。所以,男人的身上揹負了更多的期盼和壓力。如果男人畢業後沒有穩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高,那相信他的父母會非常操心。相同的情況下,父母都會安慰自己,女孩子家不需要太大的事業,女兒的心理壓力也會小很多。雖然這個觀點,小編並不贊同,但是大環境就是如此。

  其實到了最後,兒子娶了媳婦,成立了新的家庭。女兒也嫁給了別人,爲他人操持家務。至於,回家孝順與否,主要還是看教育。所以,不要在執着於孩子的性別,用自己最大的善意去對待孩子,纔是父母應該做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想了解更多關於三農的資訊,請關注我!多多參與留言評論,把您的想法分享給大家!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