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鐵咖啡,應該是花樣最多的星巴克咖啡。

我這麼說,也是有理由的。

如果,你站在星巴克的櫃檯前,看會兒背後的菜單牌,就會意識到這點。

「香草風味拿鐵」、「榛果風味拿鐵」、「抹茶拿鐵」、「紅茶拿鐵」、「濃鬱咖啡拿鐵」,更不用說,普通的那款「拿鐵咖啡」。

你看,另外兩個同屬於「星巴克三件套」的「卡布奇諾」和「摩卡」,都沒有這麼多的分身。

平時點完咖啡,在取咖啡臺前,你細心留意下,還會看到排隊的人,點的大多也是拿鐵咖啡。

很多人會好奇,「拿鐵咖啡,有什麼來頭?」

「為什麼星巴克,有這麼多的拿鐵咖啡?」

這要從它的名字講起了。

1

拿鐵咖啡,名字的含義

拿鐵咖啡,是中國大陸的音譯叫法。

在它的故鄉義大利,拿鐵咖啡的名字是 Caffè Latte ,或者也可以連著叫 Caffelatte、Caffellatte。

Latte,在義大利語中是「牛奶」的意思,所以,拿鐵咖啡的真實意思是,牛奶咖啡。

因為這個「Latte」,也引出一些笑話。

我有個朋友,前年去義大利旅遊,他想感受下義大利的咖啡文化,還特意去了趟當地的咖啡館。

當他跟服務員說,要一杯「Latte」時,沒想到對方端過來的是一杯鮮奶。

我朋友傻眼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後來,導遊過來一解釋,他才知道,在義大利,如果要喝拿鐵咖啡,就要說它的全名「Caffe Latte」。

只說「Latte」,會讓義大利人以為你要的是一杯鮮奶,這就造成誤會。

不過,這個誤會的根源,還是在美國人這邊。

誰讓,美國人總是「Latte」「Latte」地叫,從來不叫拿鐵咖啡的全名,於是,全世界的人也跟著只叫「Latte」。

還是香港、澳門人,取得名字貼切,他們管拿鐵咖啡,叫「鮮奶咖啡」。

這個叫法,確實精闢到位,而且還點出了拿鐵咖啡的配方。

2

拿鐵咖啡,牛奶加咖啡

其實,拿鐵咖啡的做法,再簡單不過。

往咖啡當中,加入熱牛奶,就是一杯拿鐵咖啡。

不過,拿鐵咖啡的牛奶原料,一定要多過於咖啡,通常牛奶與咖啡之間的比例在,2:1 到 5:1 之間。

當中的比例,沒有硬性規定,可以隨自己的喜好調配。

因此,在星巴克,如果你想喝奶味再濃些的拿鐵咖啡,不妨跟前臺小哥說,「麻煩你,幫我多加些牛奶!」

當然,星巴克的拿鐵咖啡,咖啡的量,都是固定的,是用意式濃縮咖啡機,磨出來的意式咖啡 Espresso。

可能,也有些朋友覺得拿鐵咖啡,牛奶味太重,咖啡味又太淡。

於是,細心的星巴克,又推出一款「濃鬱咖啡拿鐵」,它的咖啡味要比普通拿鐵濃重許多。

不過,如果要我鄭小塔來說,我還是喜歡喝星巴克普通的拿鐵咖啡。

「喝拿鐵咖啡,就是喝它獨特的奶味兒,牛奶纔是主角呀!」

奶味不明顯,那還是原來的拿鐵咖啡嗎?

說到當初的拿鐵咖啡,也正是因為有牛奶在,拿鐵才成了經典。

3

拿鐵咖啡,經典背後的故事

就跟三明治似的,一兩片麵包,加上個蔬菜或肉類配料,就有了三明治的誕生

拿鐵咖啡也是一樣。

從咖啡成為歐洲人飲品的開始,就有了拿鐵咖啡的出現。

可能當時,某個歐洲人喝不慣咖啡的苦澀味道,隨手就加了牛奶進去,就有了拿鐵咖啡的產生。

有資料記載的是,17世紀開始,歐洲人就開始喝拿鐵咖啡,最先是用來作為早餐搭配麵包的飲料。

我在《拿鐵、摩卡、卡布奇諾,統統都是「意式咖啡」!》講過,義大利人在1884年,發明瞭意式咖啡機,讓義大利成為世界咖啡中心。

在咖啡界,這是具有標誌意義的事件。

從那以後,咖啡館從義大利開始,逐漸在歐洲大陸出現,拿鐵、摩卡、卡布奇諾等花式咖啡,也隨之成為歐洲社交圈的「網紅咖啡」。

那時拿鐵咖啡的做法,還是老樣子,把熱牛奶倒入意式濃縮咖啡中,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意式拿鐵咖啡。

不過有個美國人去了趟義大利,徹底改變了拿鐵咖啡的命運,讓它成為了世界性的著名咖啡。

4

星巴克與拿鐵咖啡

這個人,就是現在的星巴克老闆霍華德·舒爾茨 Howard Schultz。

1983年,他去義大利米蘭出差,參加一個展覽會。

這一去,簡直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讓舒爾茨感受到花樣迭出的義大利咖啡,也讓他意識到美國咖啡文化的單調乏味。

於是,回美國後,舒爾茨在第二年1984年,推出了星巴克版本的拿鐵咖啡,結果大受歡迎,星巴克所在西雅圖,也被叫做「拿鐵之都」。

雖然,在這之前,美國也已經有咖啡廳在賣拿鐵咖啡,但讓拿鐵成為全球經典咖啡的,還是星巴克。

不過,我們現在喝的星巴克拿鐵咖啡,準確的來說,應該叫美式拿鐵咖啡。

它經過星巴克等咖啡店的改良,跟義大利的拿鐵咖啡,有明顯的不一樣。

雖然,星巴克的拿鐵咖啡,裡面加入牛奶的量,比意式拿鐵咖啡,多出了一倍以上。

但它們之間區別,主要在於奶泡。

意式拿鐵咖啡,沒有奶泡,僅僅是熱牛奶倒入意式濃縮咖啡。

而美式拿鐵咖啡,是在意式濃縮咖啡的基礎上,還加了少許奶泡(奶沫)。

所以,你現在喝星巴克的拿鐵咖啡,打開蓋子後,會看到厚厚的一層奶沫。

輕輕喝一口,會有一股綿密的感覺,即使嚥下後,還會有些許細沫在你嘴脣上纏綿。

哪怕你喝掉了半杯,還有密密麻麻的小泡沫,掛在杯壁上,牢牢不肯鬆手。

不過,也正是美式拿鐵咖啡,這個「創新增加」的奶泡,讓它跟卡布奇諾 Cappuccino,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5

拿鐵咖啡與卡布奇諾的關係

講到這裡,你可能又有了好奇心,

「鄭小塔,上次你說,小拉菲跟大拉菲紅酒有莫名關係,怎麼拿鐵咖啡跟卡布奇諾,也有了說不清楚的關係了呢?」

因為,加入了奶泡後的美式拿鐵咖啡(圖右),跟卡布奇諾(圖左)比較起來,就像是王珞丹和白百何,長得實在太像了。

拿鐵、卡布奇諾,都是由意式濃縮咖啡、牛奶、奶泡,這三種成分組成。

牛奶多放一些,就成了拿鐵咖啡。

咖啡、牛奶、奶泡保持1:1:1的比例,就是卡布奇諾。

有時候,我喝拿鐵咖啡時,還覺得它是一種「牛奶加量」版的卡布奇諾。

正因為這樣,你喝星巴克的拿鐵咖啡時,會覺得有一股濃濃的鮮奶味道,奶香味好誘人。

而喝到卡布奇諾咖啡,更多是咖啡味兒,比拿鐵咖啡有更多更厚實的奶沫,味道也略苦一些。

6

拿鐵咖啡,「基礎版」咖啡

我一個朋友是在杭州開咖啡師培訓學校的,她告訴過我,

「鄭小塔,拿鐵咖啡,還是一款基礎咖啡,可以隨意任人打扮。」

其實,這句話也道出了,星巴克有這麼多拿鐵咖啡的原因。

就好比日本料理壽司的那團米飯。

加上一片三文魚,就成了三文魚壽司,放上金槍魚,就是金槍魚壽司,上面是北極甜蝦,又變成甜蝦壽司。

拿鐵咖啡也是如此呀!

拿鐵咖啡裏,多加些奶沫,少放些牛奶,就是前面說的卡布奇諾咖啡。

加入熱巧克力,拿鐵就變成了摩卡咖啡 Mocha。

倒入牛奶和咖啡的先後順序,換一下,就成了拿鐵咖啡的另一個分身「咖啡歐蕾」 Cafe au Lait ,法國人最喜歡了。

把拿鐵咖啡的奶泡做的「細膩」些,杯子換得小一些,就有了現在美國流行的馥芮白咖啡 Flat white,如下圖左。(下圖右,是拿鐵咖啡)。

星巴克在配方中加入香草糖漿、榛果糖漿,產生「香草風味拿鐵」、「榛果風味拿鐵」。

還有很多姑娘大愛的「太妃榛果拿鐵咖啡」,作為星巴克的聖誕特飲,只在每年聖誕節前後纔有。

差點忘了,星巴克還有「冰拿鐵」。

夏天時候飲用最好,沒有熱拿鐵的膩感,絲絲涼涼的,也是一款星巴克的熱門飲品。

不過,你最好跟星巴克小哥說,「少冰」,不然,滿杯都是冰塊,怎麼對得起它的價格!

但也有些星巴克的拿鐵,名字雖然也叫拿鐵,其實是「假拿鐵咖啡」。

7

抹茶拿鐵、紅茶拿鐵、拿鐵咖啡

這幾年,星巴克根據亞洲人的喜好,推出了茶飲料系列——茶瓦納飲品。

其中有兩款飲品,是抹茶拿鐵和紅茶拿鐵。

我有幾個喜歡喝拿鐵的女性朋友,看到星巴克推出拿鐵新品,忍不住第一時間嘗試。

結果一喝,讓她們大呼受騙,這分明是「假冒」的拿鐵咖啡。

抹茶拿鐵、紅茶拿鐵,裡面根本就沒有咖啡成分,只有「茶」和「牛奶」的味道。

我只能這樣安慰,「拿鐵 Latte」本來就是「牛奶」的意思,紅茶加上牛奶,叫做紅茶拿鐵,從字面上來說,也有一定的道理。

雖然,它們真正的名字應該是,抹茶牛奶、紅茶牛奶。

誰讓「拿鐵咖啡」在全世界這麼受歡迎呢!

讓一向高姿態的星巴克,也忍不住打起名字的擦邊球。

我叫鄭小塔,是一個美食咖啡愛好者,立志喫遍喝遍全世界,

更多美食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zhengwine(喫酒ChiJiu)。

關注後,回復」喫「,是一本美食類的電子書《快速成為美食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