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我有没有成功地搭上火车前往下一站呢?

18点20分,我已经扛好行李站在第四月台上,等著18点31分的ICE 631 / ICE 681,月台在户外,飘著大雪,没吃晚餐,饥寒交迫的我望著远方,希望看到半点火车的踪迹。此时,广播响起:第四月台注意,因为一些事故,火车必须延误进站,在此我们赶到十分抱歉……如此这般。原本以为我听错,但电子板上出现的ca. 50 Minute Verspätung也著实让我心都凉了。

我要去哪里消磨50分钟啊?

好的,天性乐观的我走下月台,回到车站内部企图找些温暖,站内有间类似休息站的地方,卖些饮料、食物的,嗯……不得不说德国的物价,好贵啊。只好点杯玛奇朵咖啡,小小纸杯要价一欧,至少我得到了栖身之处和些许温暖。拿著咖啡,找了个角落坐下,拿出今天买的明信片开始振笔疾书,原本以为自己不会写太多话的我,可能是因为在等车,又或是思念,居然一发不可收拾,用极小字体填满小小一张明信片。

后来看时间差不多了,收拾收拾,又再次走上车站,但在踏上楼梯之前,电子看板上的每班车都是误点、误点、误点。咦,我的车怎么又变90分钟误点啦?靠……我心中已经默默出现脏话,还是不死心走上去看,月台上站了一个外国男生,看似也在等车,四目相接,他就朝了我开口,有些别扭的德文口音,我想他似乎是西班牙人。

『你也是要等这班车吗?』他拿出火车时刻表,七点半的车。『在第四月台没错吧?』
『呃,上面是这样写没错。』我指了指电子看板。『但现在没有显示,因为这台车误点了。』

或许他是不太确定他的车是不是在这边等,又或是担心车子已经错过,看来有些不安,而且他好像误会我和他等的是同台车了。

『嗯,你等一下我去问车站工作人员。』他走去另一个月台与一个像是列车长的人询问。

稍微听到他们的对话,那个人叫他去问楼上的资讯会比较准一点,因为这场雪他也不知道车子现在的状况,感觉一切都乱了章法。我脑中一闪而过刚刚上来时看到的情景,下一班车好像也是迟到90分钟的样子,但不确定我也不敢和人乱报路,就又再下楼看了一次,果然没错,他的车也是要迟到90分钟,又再爬上月台,寻找那个男生的身影。

『嘿,我刚刚下去看了,你要等的车也是迟到90分钟。』

瞬间我们有同病相怜的感觉。看的出来他也是被这场雪冻的受不了,不断搓手,稍微聊了一下,顺便抱怨这场雪打乱大家的行程,最后他建议我们一起下去喝个咖啡,取个暖也好。

『不好意思,但我等的车其实是这台误点的车啦。』
『原来如此,无论如何,感谢你的帮忙。』他笑了笑。『圣诞快乐,再见啰。』

目送他离去的背影,只能默默替他祈祷能够快搭上车,不过原本误点而起的等待,也因为和他小小聊天不太无聊,而且帮助人的心情总是开心的。终于,等待已久的火车进站了,有个好心的妈妈看我不确定是不是这班车,还热心提醒我就是这台,是谁说德国人很冷漠?至少我到现在都一路遇到热心相助的好人,可能是我看起来太呆,让人觉得我永远都处于害怕的状态吧,哈哈哈。

终于地终于,比预计时间整整晚了一个半小时,我到达了München。拿起行前抄好的路径,开始寻找要入住的Hostel,果然就如网路上所写,往可口可乐标志的出口走,过马路、左转,第一个路口右转,三号就是。

离车站不用两分钟的路程,加上有附简易的早餐,一个晚上才12欧喔,没什么好挑剔的,而且卫浴还是在房间,对不要求的我来说,这已经够棒了,大推。付好钱,拿到磁卡,等待著我的就是未来两天的房间啰。108号房,我进去时有些室友已经睡著了,因为想说有点晚了,快11点了,就把东西放一放,澡洗一洗,累了一天的疲劳在躺上床的瞬间释放,没多久就进入梦乡。

隔天早上照著预定好的七点半起床,先来贴个我预计的行程好了,老实说真的蛮像闯关游戏的,排的有够详尽,我都佩服我自己怎么有耐心用这些有的没的。
08:30  Hauptbahnhof S-Bahn S2 >Dachau
09:01  Dachau站搭公车726到Dachau, KZ-Gedenkstätte
09:08  达赫集中营参观
10:46  公车站Dachau, KZ-Gedenkstätte搭726到Dachau站
11:09  Dachau站搭S-Bahn S2到Marienplatz站(an 11:35)
11:40  搭U-Bahn U6到Universität站(an 11:43)
11:43  城门>慕尼黑大学
12:06  搭U-Bahn U6到Odeonsplatz站
12:07  宁芬堡>铁阿提纳教堂>统帅堂
12:30  皇宫(博物馆6欧,约需两小时)
14:30  搭U-Bahn U5或U4到Karlsplatz站
14:35  卡尔广场>米歇尔教堂>圣母广场>圣母教堂>玛莉安广场>圣彼得教堂>大菜市场
15:30  午餐Donisl
16:13  从Marienplatzhof搭U-Bahn U3到Olympiazentrum
16:30  奥林匹克公园+BMW博物馆(学生票6欧)
18:00  Olympiazentrum站搭U3到Münchner Freiheit
18:25  Münchner Freiheit搭U6到Frottmaning(安联球场Allianz Arena)

如果有人想如法炮制,照著行程跑,我敢说你一定会很充实,哈哈。你说我执行了多少呢?基本上到中午都是照著跑的,至于后头呢,看下去就知道了嘛。

先到Hbf买了今天的一日卷,München有四个Zone,最便宜的票价是5.2欧,可以坐中心的公车、地铁、轻轨列车无限次数,基本上München的观光景点都在这里面,买这张就够用,因为我想去集中营,但他在绿色的区域,这时就要选München XXL这个种类,价钱也变成七欧,想想都来了,不去Dachau实在不对,就把七欧花下去了。Single-Tagskarte可以在购票当天无数次搭车,直到隔天早上六点,唯一要记得的就是要打票,不然查票时这不算有买票。München和其他城市一样,交通网十分发达,标示也很清楚,连我这路痴也能在里面找到S-Bahn、U-Bahn的月台,现在要判断一个地方容不容易迷路,问我会不会走就知道了……

九点八分,一秒不差,我到达了Dachau集中营的入口。集中营开放时间是早上九点,可以说我是第一批进去参观的人,望著伫立在眼前的铁门,心情不禁沉重了起来。

搭公车时我就在想,或许我就像当初被车辆运送的犹太人一样,踏上未知的领域,不知等待在自己前方的会是什么,望著白茫茫的雪,未知的世界就在路的尽头。我不知道此时的他会是畏惧不明朗的未来,还是对未知的恐惧,无论如何,这条路十分漫长,也十分折腾人。

Arbeit macht frei,连结在铁门上的字令人打了寒颤,工作造就自由,但有多少人活著再踏出这个大门,又有多少人因为工作再也得不到自由。推开铁门,迎面而来的是数不尽的悲戚,配上雪白的一切,任何事好像都静止了。静谧地连白雪落在地上的声音都貌似能听见。

Dachau的占地十分辽阔,但多数房舍已经拆除,只剩地基让人知道他曾经在这,我无法想像到底有多少人被关在这里,因为实在一望无际,走进改成博物馆的建筑中,一个又一个的说明布满其中,不合理的、悲伤的、无法置信的图片和文字就这样出现在眼前。

密密麻麻,这张图描绘著当时集中营的景像,人人人,都是人。

在集中营的时间里,心情是沉重的,望向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纪录的文字与图像,以及那些遗留下来的物品,切切实实地告诉著人们,这段历史是真实的、曾经发生在世界上的。难以形容那身处其中的思绪,沉默的展览间蔓延著无限的悲戚,默不作声地展示世人这一切。如何想像曾在这边的人们留下多少血汗与泪水,也无从描绘当初一出出悲剧。

伤心的、辛酸的、痛苦的,每个人背后的故事必定是说不尽的。或许一个伟人的死亡会被大肆报导,但当死亡数目多到令人无法想像时,在人们眼中只剩下一个统计数字了。一个个渺小的灵魂在这段历史洪流中,我无法得知每个人的姓名,望著展示厅,脑袋一片空白。

这张照片诉说著人们不该忘记这次的教训,不该忘记战争的残忍,也不该忘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伤痕永远都存在,但随著时间的流逝,我希望所有和集中营有牵扯的人,都能不再悲戚,即便我知道不太可能,可我希冀,终有一天爱是能抚平一切的。说我天真也好,不懂也罢,只是我不断想起曾看过的纪录片中,那个说著集中营里发生太多事了的老人的脸,他望著远方,那眼底的凄凉,我不愿再看到,这世界再有这般悲苦的炼狱发生。在心底,我祈祷。

踏出博物馆,望著一望无际的白雪,我陷入沉思。


之后进入了一个类似监狱的房间,无法形容的感觉在心头窜升,或许是因为空无一人的缘故,感觉很不舒服,仿佛在无尽的长廊某处会有人冲出来一样,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在五分钟内,不敢走到底就冲了出来。

沉重的铁窗,就算离外界只有一步之隔,却一直无法踏出那步。

Dachau的建筑物实在是蛮分散的,而且占地太广,赶时间又觉得这里实在太令人痛心的我,不得不加快脚步,又因为这天正好是德国大风雪的日子,就这么一个人,我在满是白雪的集中营内,拔腿狂奔了起来。

听著自己大口吸气的呼吸声,仿佛能想像当初在这边想尽办法逃出集中营的犹太人,急速奔跑的感觉。不知道前方迎向自己的是什么,什么也无法思考。

因为集中营有些房间的照片太让我纠结,有些照片就不放上来了,想看就移师到相簿看吧。这些照片给我的感觉,让我无法写出字句去形容他,因为我觉得写再多,也无法表达我对此的难过与惋惜,就让这些千丝万绪锁在心底吧。

在途中看到一个令人无法移动脚步的纪念碑,上面写著︰试想我们是如何死在这里。

迎面而来的是一栋小屋,知道他是什么吗?看到烟囱我想就能略知一二了吧,没错,正是尸体焚烧室……位在园区的角落,空无一人的地方,让我一踏进去马上觉得很恐怖,要来集中营千万不要一个人单独前进,就算真的是一个人,也不要穷极无聊在一开放时间就进来,没有人的时候这地方真的安静地令人害怕啊。

结束了在Dachau的参观,最后进了园区内一个新建的教堂,稍微平复一下心情就搭车回市区了。回程时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建筑物仍是静默地伫立在原地,那个使人心痛的历史,就随著远去而逐渐消失在眼底的景像,被我悄悄地放在心底,不会忘记,这些曾出现在我视线中的点滴纪录,那一个个受苦受难的脸孔,让人鼻酸,愿你安息。

回到市区,买了一杯咖啡的我,闲晃路上时,熟悉的手机铃声响起,话筒的另一端传来的是来自台湾的生日快乐,很想哭,又带著笑,我以为大家都忘记了,却在这时候接到电话,就算是唯一的一通,就足以令我难以忘怀。21岁,我给自己的礼物就是一个人造访这两个德国我最感兴趣的城市,然后,我就在这里,独自迎接生日。不过,这只是独自流浪的第一步,往后我仍不会停下脚步。

同时,原本计划好的行程在此完全脱稿演出,哈哈哈哈,之前查列车时间查的那么欢喜,全部都在一念之间消逝啦,念头一转,我搭上前往BMW Museum的U-Bahn。

先躲进BMW Welt避风雪,简单来说就是造型新颖的展示场,事逢圣诞节还有装饰圣诞树,这颜色真是适合我,看了真觉得赏心悦目。商店里看著on sale的BMW商品还真是有些心酸,不过Nick的东西根本没有,就没有斩获了。接下来,穿越空桥,重点参观的BMW Museum就在另一端。

相信这个总部建筑大家都不陌生。

门票是一张背后有条码的卡片,原先摸不著头绪,不会使用的我,还是偷看别人入场才跟著走的,哈……展场内放著符合B家形象的轻柔音乐,打光的玻璃走廊显现出未来感,里面的服务人员也很有礼貌喔,有问必答,也会主动关心你逛的如何。

一开始介绍的是BMW最初的引擎,B家起头是做螺旋桨的,尔后才发展汽车。

顺著走道走,最后会看到一个大展示墙,里面放著各时期的重机,比起汽车,我更爱重机,奇怪的是没有看到我心中完美的BMW HP2 Megamoto,有点遗憾,我很想看他的实车耶。我觉得要看到超跑还比看到重机简单,毕竟我在Bonn看过Maserati,但是要在路上瞧见心仪的重机,就好像不是那么常有的了。

来BMW Museum还有另一个目的是什么?那还用说,当然是为了F1,就算我家BMW Sauber已经解散,我仍坚信这个展场会有一小块纪念的地方,果不其然,被我看到了值得纪念的第一台车︰F1.06。

真的看到实车反而没有想像中的大,没记错这台是Nick在马来西亚站开的,应该吧……小小的座舱让他整个人挤进去,很难想像Kubica这般身高也要在这个小的座舱里开车。

这台车一定是我整个博物馆里看最久的展示品。毕竟现实中有多少机会如此贴近一台F1赛车,还是Nick开过的耶!

因为车子是挂在墙上,也能一窥车底,这么少见的角度,势必也要来拍一张。

座舱与很像电动遥控手把的方向盘。

N. Heidfeld,看到这个就不虚此行了。为了不让接下来整篇都是这台车的照片,我决定忍痛打住,哈哈。

整个博物馆展出重点当然是车子,比赛用的、古早以前的、未来的、当代的,各台经典都汇集在此了,除此之外,场中最特别,最吸引人目光的大概是标示著年分,同时挂上当年车款的墙壁。

这个也是很受欢迎的展示。运气蛮好的,拍照时正好没人在用。可别小看这张桌子,上面标记著年分与同年车款,想知道哪台车的资料,用手触控,资料马上出现在桌面上,有点像是互动式银幕的设计。

想聆听BMW引擎声浪?这个装置让人自己挑一台好奇的引擎,把他正对的耳机拿下来就可以听到他的咆啸啦。我比较想听F1.08的嘶吼……

约莫在博物馆逛了两个多小时,算是心满意足,觉得有不好的地方大概是馆里多半是陈列车子而已,没有什么太特别的设计吧,这点倒是蛮可惜的,不过爱车的人,特别是BMW爱好者,还是能在这里渡过愉悦的下午的。

走出博物馆,准备回Hostel放个东西,再出门逛逛,没想到这雪真是大到让原本想去奥林匹克公园的我,顿时打退堂鼓,怎么冷成这样啊?

虽没攻顶俯瞰这个号称蜘蛛网的体育场,至少留著照片看看就好。看这白雪茫茫的景象,真的不是我懒。

搭U-Bahn发现的地方,真是熟悉的地名。

回到Hostel的途中顺道去了Bayern Fan Shop,非常恐怖的地方,稍不留神就会把钱在里面烧光,左想右想后,买了一本笔记本、09-10球队手册、明信片,顺便拿了免费的型录,里面的模特儿当然是由球员亲自上阵,连袋子也是Bayern的红色。

心满意足地提著战利品,准备回Hostel的途中,不知道是走路会东张西望的关系,居然有个亲切的老爷爷问我是不是迷路了,一开始他用英文问我,后来我回他德文后,我们两个就聊了起来,也不知道为什么讲到今天是我生日,他就热情地要带我去逛市区,顺便做导览,也因为如此,我参观事前不知道的小教堂,知道教堂摆饰的意义,老爷爷的学识很渊博,可以解释各种建筑特色,还能把历史倒背如流,他还有养马,非常奇妙。

爷爷热心地和我介绍这个他出生成长的城市,聊到一半,他还说我讲话方式和发音有像莱茵河畔那边的人,是该庆幸我在Bonn没有白混吗?最后他还热心招待我类似Berliner的甜点,说是生日蛋糕,还去他家做客,吃到了所谓巴伐利亚人真正的晚餐,最后还和他女儿一起跳舞,感觉如此奇妙,一个人在异地与初逢的人庆祝生日,爷爷还很好心送我啤酒杯,找了很多有趣的书给我看,或许下雪加上生日的奇迹,是真的存在的。


之后我还很幸运地吃到Sigi大帅哥煮的菜,虽然就是水煮白肠,哈哈。最丢脸的是我喝了两口Glühwein加香槟,我就醉啦,跑去厕所狂吐,你应该很想扁我,哈哈哈,可乐比较好喝!你给我的生日卡片我有好好留著,谢谢你的心意,但我不会接受你的,哈哈,而且我把你的电话搞丢了,请痛殴我。有缘会相见的,你说是不是?

神奇的夜晚,拖著疲累的身躯回到Hostel的房间,打起精神洗了澡,躺上床时已经不知道几点了,带著微醺的心情,这个特别的生日就这样度过。


隔天早上,想在最后逛逛市区的我,起了个大早,殊不知是个误判,还没天亮的街上,除了一片黑漆漆外,雪上加霜的是冷冽的天气,只好闲晃到七点Hostel提供早餐时再回去,在走廊遇到之前没交谈过的室友,一聊之下才知道他是来自台湾的交换生︰靖洵。

年纪比我大的他就像大姊姊一样,而且他是自己一个人自助旅行三个礼拜,非常厉害!一起吃早餐后,因为他的搭车时间比我早,今天的目标也不一样,互留资料后,走了一段共同的路,就分道扬镳了,但是他之后有来Bonn找我玩,还送我一只泰迪熊的吊饰,真是费心到我不好意思,很高性能认识你,哈哈,一定要去Linz看你。

也不知道我的运气怎么如此,来玩的这几天居然是德国最冷的时候,明明身上已经裹了六件衣服,还是冷的唉唉叫,不过看见街上温度显示-11度时,我也没什么好说的。看著雕像都如此,天气的寒冷不用多赘述,尤其是我在德南,不要以为南部比较热,高山地形的这里可是会出乎你意料地冷,千万不要觉得和高雄一样……


今天没别的行程,就是逛München的三大美术馆︰Alte Pinakothek、Neue Pinakothek、Pinakothek der Morderne,老实说,我旅行除了乱走乱逛外,最爱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可能是小时候常去美术馆的缘故吧,在台湾时我就很爱逛博物馆了,不管是自然科学、美术或其他方面的,我都喜欢,在博物馆里总是可以发现不一样的东西,激发各种灵感。

一路走走逛逛,顺便捕捉昨天没机会照的街景,München真的是个很漂亮的城市,充分展现他是Bayern首府的气质,宏伟的建筑、可观的艺术收藏,你会讶异这个城市的美,他在古老中塑造了新的气息,对游客来说很方便的还有,他的景点很集中,偷懒坐车也行,省钱步行也没问题。

位在Odeonplatz上把两个景点收进镜头内,我果然还是衷情于饱满的蓝色。

当地人视为地标的Frauenkirche,另一边的是在维修,不免想起之前有个德国士兵和我说︰"Kölner Dom ist immer im Bauen!" 不知到这边的人会不会这样想呢?

整修没关系,让圣诞市集小摊子的摆设来个缩小版吧。

狮城一定要有狮子,就像Bonn一定有贝多芬像一样。

Marienplatz的市政厅太大了,我怎么拍都拍不下去……

皇宫门口的狮子,只要摸盾牌上那只狮子就会有好运。反正来欧洲,只要看到铜像某个部位金的发亮,一定就是摸了有好事发生,不用害怕,摸下去就对啦。

街上乱晃就先放这几张吧,剩下就在相簿里自由观看,因为我觉得这篇的废话与照片多寡指数即将要遥遥领先Berlin啦,为了想快点收尾就不加赘述……

先来简介今天这三间美术馆吧,München这三间美术馆各间有不同的强项,每间馆藏都十分丰富,接连逛下来还真有种上美术史的感觉。三间分别为旧、新、现代美术馆,建立的先后顺序也一如名称,最旧的Alte Pinakothek于1836年所建,再来是1981年的Neue Pinakothek,最后是2002年九月才开幕的Pinakothek der Moderne,如果时间有限,或是对艺术兴趣不大的人,大概了解每间特色再择一去即可。这三间美术馆因为间隔不远,所在的区域也就成为München的艺术区(Kunstareal)直得一提的是,要参观这三间美术馆,我大力推荐利用星期天来造访,原本每间门票都要价5欧以上,星期天的话,Alte Pinakothek学生票4.5 Euro,另外两间大众都是1 Euro,超级优惠的价钱呀。

第一站来到Alte Pinakothek,如其名,馆内展出的即是14世纪到18世纪画家的作品,占地超大的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老的美术馆之一。其实用美术馆一词来翻译Pinakothek这个字有些不妥,他真正的意思是绘画陈列馆,不过看著大家都翻成美术馆,我就不做更改了,就只用这句话稍做注记一下。

整馆馆藏只能用非常丰富来形容,但我就痛苦了,因为我对中世纪的美术史虽不至一窍不通,但也相去不远矣……加上圣经故事除了幼稚园看过新约外,早就忘光光,可说是在里面走马看花,大概略过而已。里面最熟悉的大概是Peter Paul Rubens吧,属于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甚至在17世纪后半的法国曾流行过Rubenism这种艺术风潮,主张色彩比线条更为重要。

展场十分大,一幅幅画挂在上方也十分有震撼力,真羡慕这边的人周日可以来这里鬼混上一整天,如果我也住这边,大概回国后我就变中世纪艺术史大师吧,每天和画面对面的生活真棒。在这边,不用像台北偶而有什么巴洛克绘画展时,用著不便宜的门票,欣赏不够多的画作,也不用人挤人,爱站在画前方多久就是多久。

上千幅的作品看的很过瘾,笔记也写到手快断,不过真的蛮值得的,碍于时间限制,只在里面待了两个多小时,接下来就到对面的Neue Pinakothek了。

Neue Pinakothek顾名思义是网罗18到19世纪的绘画,除了画作外,馆内也有为数不少的雕刻作品。他被誉为19世纪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这是馆内的Venus,很漂亮呢。

18世纪中最代表的收藏品大概是Francisco de Goya的画作了,除此之外也有为数不少的英国画家,不过英国画家我最爱还是Walter Sickert,除此之外研究不深。

馆内最重要的一幅画,同时也被印在门票上的,就是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的Vincent van Gogh所画的向日葵,相较于台北展览的人山人海,我看到这幅画时,前面居然没半个人,真是颇有趣的对比。除了他之外,馆内还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师级作品,像是Monet、Klimt、Millet……等,值得称许的是,整个馆内的法国印象派作品也太充实了吧,无法想像用1 Euro就能参观,还能在里头肆无忌惮地拍照。

结束了新艺术派的洗礼,最后一站就是当代艺术了。同样是1 Euro的门票,在买票时,除了纸张的票劵外,还会附上一个类似小扣夹的东西,最先拿到不知道是做什么用,问了柜台才知道是别在身上,这样就不用把票拿出来给人检查了,蛮有趣的一个小设计。

一进馆内马上就有大大的家具墙出现在眼前,的确,比起冷冰冰挂在墙上的画作而言,运用更多素材和摆设的现代艺术真的是比较吸引人。感觉有点像是台北市立美术馆的放大加强版,各式艺术品都囊括其中︰画作、影音、设计、建筑,就算没有深刻了解,看看造型设计也很有趣。

看到这颜色我会不自觉想起Heineken耶!

很喜欢的一幅画,虽然他应该是拿著花,但我执意叫他为开花的男人。眼神倒是流露出了狂荡不羁的疯狂。

相信这样的手法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是Picasso没错。

整馆最喜欢的就是这张,毕竟Dali在我心中艺术家排行榜上大概是前三名的地位。

结束了三间美术馆的巡礼后,时间已是下午三点多了,赶紧把握最后一丝在München闲晃的时间。真的很喜欢这个城市,不论是做为德国最富裕的Bayern邦首府所展现出的气势,路上随意的建筑,在古典与现代中取得的平衡,或是宝贵的艺术财产,还有热情的南德人,都是令人难忘的回忆。

四点多的火车缓缓开进月台,搭上预定的ICE,一个人的冒险画下句点。然后,下次我想穿著短袖在这里尽情奔跑,美丽的南德,希望有天再重逢。

不重要的后记和碎碎念︰
终于是在整整拖了两个多月的状态下把这三天给写完,途中发生太多有趣和难忘的事情了,可能怎么填也填不完这个坑,望著还有两个地方的游记,何时能生出来,我已经开始不安,哈哈哈,想著现在把这篇打完的同时,再过几天又要远行,实在难掩兴奋和期待,每趟旅行前,我都先把行程排好,然后再彻底脱稿演出,这样才有趣味不是吗?反正确定晚上有地方睡就没甚么好害怕的啦,哈哈哈哈,抱著终于了结一篇游记的心情,是该打铁趁热继续另外两篇,目标是希望至少在去捷克前把London打完,当然他只是个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