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793.jpg

他是我的「好」朋友!~談三、四歲孩子的友誼--奇蜜育兒報(3歲3個月)♥

 

 

 

 

孩子到了三、四歲,「友誼」對他們來說,忽然變得很重要。此時期的孩子,開始進入幼兒園,

在與年齡相仿的同伴共同遊戲、作息的過程中,如果彼此喜愛的玩具、活動或卡通人物、顏色等是相同的,他們會很快的產生「與我心有慼慼焉」的共鳴感,

並宣稱︰「他是我的『好』朋友」。 

 

(本篇專業論述文字取自 " 他是我的「好」朋友!~談三、四歲孩子的友誼--奇蜜育兒電子報 ")

 

IMG_6468.JPG

IMG_6856.jpg

通常孩子是因為彼此之間的共同性,而互相享受彼此的陪伴,所以我們會發現,學齡前孩子的好朋友大都是同性,

年紀也是較接近的,興趣、運動量、智能及語言的發展狀況都是較類似。 

蜜拉妞第一個朋友除了爸爸媽媽阿公阿罵姑姑阿姨之外,就是綸綸妹妹了,綸妹妹小蜜拉妞一歲,兩枚平常白天都會一起玩,

年齡相近,一起玩的玩具或戶外玩樂都一起,除了媽媽是好友,很高興兩枚小的從小也就玩在一起。

 

IMG_6886.jpg

好朋友吵架啦﹗ 
但是,彼此越是好朋友,越常會因一些小事而吵架。小雲說︰「我只是跟別人玩,欣欣就生氣,不跟我玩了。」小高說︰「我也想玩車子,可是凱凱不給我玩﹗」

這些情況,有時是因為要獨佔好朋友的友誼,有時是因為彼此的興趣、程度太接近,而起了互相競爭的心情。

不論原因如何,三、四歲的孩子對好朋友之間的衝突,尚未具備自我防衛或正確、健康看待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因友伴們的衝突而受到傷害。

 

IMG_0792.JPG

做孩子的交友顧問 
1.即使如此,對三、四歲的孩子來說,交朋友的歷程是很重要的︰ 
2.從中發現自己和別人在外形、性別、興趣、能力、表達方式等各方面的異同。 
3.擴增生活經驗,比如學會需要二人才能玩的遊戲。 
4.激發學習新事物的意願。 
5.體會同伴相處過程的各種感受。 
6.學習輪流及與人分享事物。 
7.增進溝通協調及解決衝突的社會能力。 

 

交朋友真的是一輩子重要的課題,從小爸爸媽媽就可以當孩子交友的顧問(畢竟媽媽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喫的鹽都比你喫的米還多,我比你有經驗哈)

蜜拉妞在交朋友的這些過程中也是成長,她需要朋友,喜歡朋友,可是有時候卻不想要朋友跟她太過親近,或是分享她的東西(媽媽也不能共享),

平常在家的時候只有我們跟她一起玩,現在漸漸的已經進階到親子互動一起玩的遊戲或玩具,試著引導她學會分享,

如果她真的非常極度不願意我們不會勉強她給予,我們需要有耐性的跟她好好說,試著讓她可以輪流玩或是一起玩。

 

IMG_1157.JPG

父母需注意是否在孩子的友伴關係上,提供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與適時的幫助︰ 
1.以身教做為良好示範 
與自己的好朋友保持聯繫,互相關心,讓孩子耳濡目染的學習和朋友的相處之道。 

2.提供孩子表達友誼的方法 
如︰肢體語言--牽牽手、口語--「我想跟你一起玩」、書面--親手   做卡片送朋友。 

3.經常與孩子討論和友伴相處的態度及彼此間的關係 
如︰請欣欣說說看︰「如果你看到小雲一直跟別人玩,不跟你玩,你會不會生氣?」 

4.和孩子保持亦親子亦朋友的關係 
好朋友是相互關愛、珍惜,喜歡共同分享事物的。如果你待孩子如朋友,則親子關係將益形親愛,孩子亦能以相同的方式去和他的朋友互動。

 

親子教養上,父母的以身作則跟示範非常重要,在我陪伴蜜拉妞的時間裡,我都會不斷地跟她“講解”現在正在做什麼?現在為什麼要這樣做?現在可以怎麼做?

我時時刻刻觀察蜜拉妞跟同伴們的一舉一動,孩子間相處的態度跟方式都很照孩子的意願來進行,適時的教導他們表現友好的方法,

例如:綸綸給妳一片餅乾,妳也給她一個果凍好嗎?小蜜拉跟綸綸牽牽手一起走路好嗎?

我覺得第4點相當重要,也是爸爸媽媽的課題,就是跟孩子“當朋友”。當朋友間的分享,關懷,傾訴等,親子角色將會更活潑,也會消除很多隔閡。

 

IMG_6875.jpg

孩子與好朋友之間的點點滴滴,有時讓孩子覺得世界溫馨美好,有時又讓他覺得天地黯然失色。

而父母給孩子的適切引導,則可以讓孩子從這些喜悅與失意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而學習正向的交朋友技巧。

 

 

 

人際關係的建立是需要學習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可能從一顆糖果一塊積木就開始建立起友誼關係,學會正向的方式處理友誼關係中的衝突與矛盾很重要,

因為還不會控制情緒,孩子可能會因為衝突矛盾而產生挫折感,也不要強逼孩子去分享付出。

蜜拉妞因為是獨生的孩子,我特別在意她能不能在羣體相處時做出友好並且大方開朗的表現,以前我也常犯會不小心就說出”妳要跟XXX一起玩啊“這種一直叫她要分享的話,

她還比較小的時候不願意就直接哭,現在3歲多瞭如果她不願意就直接說不要或搖頭,或甚至出現情緒反應直接瞪我或瞪視前面的孩子,

我發現這樣不是好的做法,所以現在都提醒自己不要講出要讓她給予的話,而是試著先問她要不要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如果這個玩具先給其他孩子玩,我們去玩別的玩具好嗎?

或是一人一個,這樣妳們一個人演A一個人演B好不好?

我發現這樣有用,很多時候蜜拉妞的反應只是怕東西或食物被別人搶走,或是她還沒學會分享的意義,

蜜拉妞是屬於比較慢熟的孩子,所以我不強迫她要去快速適應並融入新的環境跟新的友誼關係,她有她觀察的時間,也有她決定跨出那一步的方式,

不管是分享一顆糖果或玩具,我很開心我有幸參與她小小世界的交朋友,現在她很會說話,晚上回家還會跟我分享她跟誰誰誰是好朋友,一起去溜滑梯等,

我只需要在旁邊看著,讓她是以正面的心態去交朋友就好囉~~~

 

 

 

 

 

 

 

 

 

 

 

 

 

小蜜拉2.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