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藥王」孫思邈懸絲診脈確有其事。

孫思邈的從醫還需從他小時候講起,他從小體弱多病,整日以湯藥為伴,好在天資聰慧,7歲能識千字,能背上千字的文章。因家庭拮据,每月為小孫同學花掉的醫藥費成為不少的負擔,小孫同學覺得愧對父母,萌生了棄文從醫的念頭。

孫父是讀過書的,但未能進入仕途,便把入仕的願望寄托在兒子身上,所以並不支持他學醫。

圖——古代私塾學童▲

小孫同學不敢違背父親的意願,但覺得即使不能懸壺濟世,精通藥理也是不錯的。便借來一些醫藥書籍,將醫書整本整本的抄,完成私塾功課後慢慢研究,漸漸的就將醫書的內容爛熟於心了。他還試著用醫書中的方子為家裡生病的姐妹診治,看到姐妹很快痊癒,小孫同學對醫藥更加有用心了。

有一天,父親幹完農活,剛到家就臉色青紫跌坐在地,脖子硬挺,全身盜汗,連話也喊不出來了。村裡的郎中沒有見過這種病,不敢下藥醫治。家人為此十分焦急,這時小孫同學低聲對母親說,此急症在醫書上有藥方。母親雖有猶豫,但還是決定相信兒子,去藥鋪抓藥,父親服藥後臉色漸漸正常,也能開口說話了。

這次經歷讓孫父改變了想法,同意兒子學醫,並叮囑他為人看病,一定要把病人當成家人一樣看待。

圖——孫思邈畫像▲

就這樣,18歲的孫思邈正式學醫,20歲時就為鄉鄰治病,不管貧富老幼,均一視同仁。他不僅對古典醫學細細揣摩,對民間各種藥方也十分重視,內、外、婦、兒、五官、針灸樣樣精通,還親自採藥製藥,深受鄉鄰崇敬,名氣也越來越大。

據記載,到了唐貞觀年間,長孫皇后懷胎足月有餘仍未分娩,很是焦心,不巧又患上重病竟然卧床不起,太醫對此無能為力,這讓唐太宗十分擔憂。這時大臣徐懋功提議:「臣聽說民間有位名醫叫孫思邈,疑難雜症一經他手,都能妙手回春,藥到病除,不如召他入宮為娘娘診治。」

圖——唐太宗影視形象▲

唐太宗聽後表示讓孫思邈入宮,但孫思邈人是來了,為長孫皇后看病卻受到了阻礙。原來太醫們擔心這個民間大夫如果能醫好皇后,整個太醫署都會丟臉。身為吃皇糧的公務員,怎麼能讓一個老百姓比下去呢?

於是太醫們聯合上奏,說皇后尊貴,總能讓身份卑賤的鄉村大夫接近鳳體。唐太宗為難了,太醫說的有理,孫思邈地位太低,況且男女授受不親,但皇后的病不能再拖了。

這時的孫思邈沒有一絲的慌亂,拱手向太宗說:「無妨,我可以懸絲診脈。」此話一出,太醫署的人都瞪眼了,懸絲診脈?這種診脈之法聽都沒聽過。

看著孫思邈如此自信,太宗覺得或許可行,令宮女們取來了紅線。孫思邈把線的一頭兒系在皇后手腕上,隔著羅帳捏住另一頭兒,再將手指按在微微抖動的絲線上。片刻後,孫思邈向太宗稟告:「娘娘遲遲不娩,只需在左手中指上微刺一針,再吃幾服湯藥,就能逐漸痊癒。」太宗大喜,立即應了。

圖——懸絲診脈▲

針後不久,長孫皇后順利分娩,這算是保住了兩條性命。隨後長孫皇后服用孫思邈的藥方,精神日漸好轉,不多日就能下床走動了。

太宗龍顏大悅,懸絲診脈真是太神奇了,玉米地里出人才,這孫思邈是大才啊!於是將他再次宣上金殿,親自設宴款待,提出讓他留在宮中執掌太醫院。但孫思邈對國家公務員不感興趣,以曾立志為民治病而婉言謝絕。

太宗不好強留,惋惜一番後,賞了黃金千兩、綢緞百匹、金牌一面。臨別時,太宗親自率領文武百官,浩浩蕩蕩的將孫思邈送出宮門,這待遇跟送將軍前往沙場的陣勢也差不多了。

那麼,孫思邈真的是通過懸絲診脈來判斷病情的嗎?

圖——藥王孫思邈▲

其實孫思邈在懸絲診脈前,已向服侍皇后的幾位宮女詳細詢問過皇后的病況,又要來太醫之前開出處方,從中分析出病理,懸絲診脈的時間也正好斟酌一下用藥。

再者說,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不會單單切脈就會治療,所謂的懸絲診脈亦真亦假,只是身處尊卑和男女有別的環境中,不得已而一本正經的忽悠之。


"懸絲診脈"是一種診脈方法。醫生用一根絲線系在病人的手臂上。以此來推斷病人的脈象,然後再根據診斷的狀況看病抓藥,相傳中國唐代名醫孫思邈就曾用"懸絲診脈"的方法替長孫皇后治好了難產。那麼令人不解的是,一根細小的絲線真的能探知脈象嗎?他究竟是事實還是只是個傳說哪?

據說在唐太宗時期,長孫皇后懷胎十月取遲遲不見臨盆,卧床不起,雖然經過很多名醫治療,但都並無大用處,不見好轉。搞得唐太宗心神不寧,寢食難安,於是就找來親信大臣徐茂功商議。徐茂功聽說此事後,便立即向皇上推薦了孫思邈,孫思邈是當時民間有名的醫生。孫思邈生在華原縣,在當地很有名,常常到全國各地採藥,為群眾治病,並且他對婦兒科尤其擅長,經他診治的病人無不藥到病除。

唐太宗聽說後大喜,就趕緊派人去請,孫思邈來到宮中後認真的詢問了長孫皇后的飲食起居和病症特點,並且拿出之前太醫們做的病例一一查看,很是仔細。很快,他就對皇后的病情有了大概的了解。但當時封建禮教甚嚴,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再說皇后的鳳體不是一般人能碰的。孫思邈別無它法,只好在皇后手上繫上紅絲,從帘子後面拉出,算是"引線診脈"了。

當孫思邈再次見到唐太宗時說:"萬歲,皇后的病是胎位不順,在民間很常見,又管這種病叫小兒扳心,只需要在中指上扎一針便可痊癒。"於是皇帝命侍女將皇后左手扶出,孫思邈看準學位猛扎一針,皇后疼痛難忍,渾身顫抖。不一會兒的功夫,就順利產下皇子。唐太宗非常高興,要留孫思邈在太醫院任職,並且有賞賜,但都被孫思邈婉言拒絕了,他只心繫百姓。

這便是"懸絲診脈"的故事。有人認為"懸絲診脈"純屬子虛烏有,因為絲線無法將脈搏的震動傳遞到醫生的手上,就算有,也是特別微弱的震動,診脈更是難上加難。那麼"懸絲診脈"根本無從談起。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之前孫思邈已經仔細詢問過宮女,並且看過病例了,所以"懸絲診脈"只不過是走個形式而已。

當然,小編也覺得單憑"懸絲診脈"的確難以判斷病情,還是需要藉助其他手段的,別說是古代,就算是現代的科技也很難達到呀,你覺得"懸絲診脈"到底是真是假哪?難道孫思邈真的是個奇人?


我沒有看過這方面的記載。我認為這可能只是傳說。寸口脈診分寸關尺三部,用舉按尋總按單按等多種指法來判定五臟六腑疾患的一種診斷方法,單靠一根絲線分辯幾十種病脈我個人認為不太可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