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身體這件事。

基督教真愛立約之類的守貞教育,常用一個比喻,只針對女生而非男生:如果上帝給妳一個很美麗獨特的禮物,妳會把它分享給別人嗎?(好像是"陰牙人"的劇情XD

是啊,我也認為身體是上帝、或是這個宇宙,賜予的一個奇蹟,就算是每個人出生可能待遇天讓之別,有的一出生就被丟垃圾桶,有的從胚胎開始就被愛妳的父母極盡呵護到長大。我還是認為神賜與我們的身體、五種以上感官、對其他人的愛心與同理心都是很棒的禮物,但是,既然這是一份美好的禮物,私藏守護、還是樂於分享,才會讓這世界變得更美好?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聖經哥林多前書12章)。基督教做為一個博愛和普世性的宗教,向全世界傳揚福音和上帝的愛作為使命,這種精神是令人敬佩的。若是神賜予你一個美好的禮物,譬如伶俐的口齒,博愛之心與行動力,等等,就當被神所用去傳揚祂的愛與恩典。「有耳的,就應當聽」(馬太福音11章),因為神賜予你一個可聽的耳朵。

我認為這才是耶穌真正的精神,上帝派他來,給了他奇蹟、治癒等能力,和一顆憂愁的心。所以他行腳去拯救人、用五餅二魚餵飽所有人,讓死人復活...,甚至讓自己釘上十字架,裂開身體,流出血液只為了拯救罪人...

耶穌,充分地利用自己的身體,與心靈的各種特質,讓這個世界更多人受益。如果你也喜歡他,認為他是個偉大的人,認同他的行徑,那麼,你會了解到,私藏上帝賜予的禮物,並不是耶穌的精神,也不該是基督教的精神。

耶穌的精神是分享」。分享給需要的人。分享自己被賜予的禮物,為這世界上其他更多人帶來幸福。但基督教守貞教育卻說,上帝賜給女生「一份美麗的禮物」,也就是她的性、她的陰道。他們說要好好保守它,只能一生一次獻給一生唯一的「真愛」,只有一個男人能夠享用,其實說「真愛」也只是粉飾著那個人是經過社會認可,她的(禮物的)「所有人」--丈夫,根本就跟「真愛」沒絕對關係,只有真愛本身也不能做愛,而是經過社會認同你們的關係以後,才被"合法*"允許性交。

沒錯,女人的性、女人的身體是一個很厲害的禮物,可以讓男人上天堂(太容易上天堂就不用教會了),享受極致的,也是被神創造的快感。當然同樣的,男生的身體和能力也能讓女生感受到上天堂的高潮(當然自己也可以讓自己上天堂啦,只是和有個溫暖的身體相擁還是不太一樣),雖然也許從演化還是其他生理構造來說,前者比較容易。然而,問題是這個世界的性資源並非那麼的平等地分配給每一個人。這個性的市場也是有階級的存在,而且比起共產主義重新分配財產,更難公平分配...應該是說,強制分配一人配一個,也並不會讓更多人更快樂,因為有人就是天生麗質吸引很多人喜歡,有人天生就有殘缺可能一個人也不想接近他。(也許美麗新世界可以用公共資源做各種整形,但每個人都是美女帥哥都一樣,世界是不是會很無趣?)

 

也就是說,有的人因為天生被賜予的特質,可以享受很多幸福或性福,有些人可能這輩子都只能奢望。

就是因為這個世界每個人被賜予的禮物不一樣,有的人這些特質源源不絕、有些人那些特質比較豐沛,另一些特質比較缺乏,所以只能透過分享來互補,用自己所有的滿足其他人的需求,自己所缺乏的也希望能被照顧到。

 

如果你得到了一份很美麗很棒的禮物,卻私藏,只想把它交給一個人,這絕不是耶穌的精神。就這個世界變美好的角度而言,如果所有擁有美麗禮物的人都私藏,只會讓更多人想要得不到,會不會讓更多人想鋌而走險?

 

泰瑞莎修女充滿了對悲苦、垂死之人的同情心和行動力,所以她不私藏地奉獻她一生給需要一點點關愛的可憐人們,她可以一生都待在修道院裡,不用幫垂死之人梳洗身體、遠離南國病毒的侵襲,但是她沒有,她走出去分享、充分運用上帝賜給她的禮物。

 

這才是耶穌的精神,上帝的旨意。上帝賜給你的特質,是讓你去分享這份愛、讓更多人因妳受益。

 

若是認同的話,如果妳被賜予美麗的禮物,妳的身體特別能滿足許多人的需求,不要私藏、不要吝嗇,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或是嘗試去跨越這範圍,分享給那些...需要卻得不到的人。有些人淪落,也許只是需要一點關愛與溫暖,就可以點燃心中的小蠟燭,也許,妳也可以在對方身上,看到其他妳需要的東西或經驗。

 

愛情是很美妙的,我們的文化腳本讚頌愛情,因此貶低那些沒有愛情的性活動(不僅如此,現在主流社會還是貶低同性之間的愛情,更別說汙名化同性間的性活動。)。我們可以說身高不是距離、年齡不是問題,當然,因為臉蛋身材才是問題。無論是偶像劇還是電影裡面的男女主角有哪個會被笑說是恐龍妹還是死宅男?兩情相悅本如此困難,但很多人因為主流審美觀,是根本被排除在戀愛市場之外的,而且自我厭惡。很多人需要一點愛與性,卻根本不會被當成對象。

 

就耶穌的愛與憐憫,上帝給了我們美妙的身體與性,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不是利用身體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資源和保障的利己行為,而是用她幫助更多需要的人,用她讓更多人受益,甚至用她當抗爭的武器,只為了讓世界更好。

 

但是感受力比較強,能夠感受到人需要的,通常會先被自己周遭的需要招喚,比較難照顧到遠方可能更需要的陌生人的需要。這也是為何我們需要公共性的、共享性的、容易取得的(open access)資源。

 

而且,眾所周知,娼妓("倡伎"比較中性,因為不一定都是女性)是婚姻制度的副產品,因為一夫一妻根本不符合人性,一對夫妻兩個人都互相是初戀幾乎是不存在的吧?也可以說,倡伎確保了婚姻的續行,比起"破壞婚姻"的小三。之前蘋果日報專欄訪問一個牛郎,說一半以上是丈夫帶妻子來要他服務他妻子,因為怕她出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男性就更不用說了,每個人多少都有偶爾"出走"的需要。更有甚者,就是這些不把自己的性獻給單一男人、不私藏身體的低俗「蕩婦」存在,才襯托出私藏自己禮物不分享(以換取每個月20萬零用錢等等)「貞潔」高貴婦人。

 

這個世界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私人轎車,而是更多的公車。因為不僅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轎車,並不是常常會用到,也是種浪費和壅擠。相對的,公車等公共運輸系統只要少少的零錢就可以讓任何人去到大部分想去的地方,有效益地服務更多人,這個世界才會更美好。

 

另外,只稍微提一下,上帝賜給人各種感官,除了五感,也包括感受靈性的感官(透過靜心、或是宗教體驗等),是要讓人去使用、感受他所創造事物的美好的,是要讓人去享受的!如果創造人的各種感官是要讓人禁慾的、讓人不要去感受,那祂就是在試探人,神是心機那麼重的嗎?而且人性就是愈禁止,愈想做。就算認為一個東西不好、有害,如果不是去經歷過,也沒辦法真正拋棄、不受他的誘惑影響。

 

最後提醒一下,也是對自己的提醒。如果妳認同,耶穌這種無私的分享精神,也想盡力服務更多需要的人,也不要忘記了,也要想到自己也是一個人,也是妳最需要回頭關心的人,不要忘了對自己的照顧。因為,唯有我們真心讚美自己的存在,才能欣賞他人的存在樣態,看到他人的需要而非施予同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