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樓市卻越來越穩定,對於購房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首先就是對於房價的接受度要提高,樓市調控並沒有讓房價出現大規模的明顯下跌,仍然處於高位,但是穩定的房地產市場就要求購房者要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後再考慮買房,否則幾十年的連續還貸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我建議年收入20萬以下的家庭先不要考慮買房了,很有可能讓自己陷入樓市“旋渦”未來很被動。

  我們再具體分析一下,在國內如果一個家庭年收入能夠超過20萬,也算是中產階層家庭了,按照一個家庭三口人計算,假如小孩還沒有工作能力,一個家庭要年收入過20萬,夫妻兩人平均下來要每個人年收入10萬元,也就是每月的收入要8000元以上。

  爲什麼說這個羣體今年不適合買房呢?

  首先,樓市沒有完全穩定,調控政策沒完全出臺落實,此時並不是上車好時機,我們都知道這次調控是爲了"房住不炒",現在"不炒"已經通過限購、限售控制住了,但是房子真正迴歸居住屬性還是需要一點時間的,政府一直號召扶持剛需、支持改善,但是具體怎麼扶持,如何改善還沒有推出具體措施,再加上以房產稅爲主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樓市並沒有完全穩定,但是未來肯定會超這個方向發展,所以今年要買房的朋友要有耐心,不要在高位上車。

  其次,房奴的收入供房貸比例過大,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在一二線城市8000元全部都用來還房貸都不夠,三四線城市現在的房價現在基本都破萬了,如果按總房款爲100萬的房子爲例,首付需要40萬,貸款60萬20年,前提還是房貸可以順利批准和放款,按照現在的基準利率計算,每個月要還3926元,已經佔到收入的49%,長期下來將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我國購房一族平均月供收入比高達43%,這個數據已經超過國際上標準的收入供貸比在3-6倍左右。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大約有7000萬的人口都有房貸,這些人本來應該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年齡卻早早將自己的未來與沉重的房貸掛鉤,還房貸的日子就像被房子"蹂躪"一樣,痛並快樂着。雖然聽着不雅,但卻很有道理,在正式還貸的那一天起作爲房奴的我們就是被動的,每天都在還貸的煎熬中痛苦的掙扎,但享受的是這個"家"帶給我們的愉悅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