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從未如此簡單

  7373字

  預計閱讀時間:19min

  前情提要

  1. 如何判斷一個說法是錯的?

  2. 怎樣的說法是正確的?

  3. 拓展閱讀:柳葉刀說“低碳飲食導致短壽”,是真的嗎?

  一篇理論向長文,建議靜下心慢慢看,或者先馬再看,真的能幫助你識別謠言,少走彎路!

  很早就想整理這篇文章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此文一出估計很多謠言便不攻自破。

  希望你讀完本篇後,獲得獨立判斷謠言的能力,不再爲別人的愚蠢付出自己的代價,不再因爲一羣半吊子專家的臆想而活在恐慌中,不再被利益機構的商業套路誤導整天做耍猴一樣的運動,也不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就像上一篇推送:運動對減肥效果微乎其微,即便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但還是會有人不信,沒關係,你能動起來就很不容易了,運動至少對健康還是有用的,如果在正確的方法下…… 算了,不扯這個了,今天我們主要講謠言的事。

  最近丁香醫生做的事就很有意思,一直都在打擊謠言,明裏暗裏地撕逼,斷他人財路,哈哈哈哈,我很欣賞,希望不再有類似權健的事發生。

  一、如何判斷一個說法是錯的

  如果我說:第45任美國總統是希拉里而不是特朗普,那麼你能100%的確定我錯了,爲什麼?因爲我提出的說法與客觀事實不符。

  如果一個說法,可以被證實是錯的,那麼這個說法就是錯的。事實上,也只有一個說法在被證實是錯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說這個說法是錯的。

  但是對於比較複雜的生理或營養說法,想證實其錯誤性就難多了,需要嚴謹的調查和分析。

  在講解使用嚴謹方式來證實一個說法錯誤性之前,我們先介紹一些更加實用的「偏方」方法。

  1.簡單高效的暴力判錯法

  我經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常識嘛,當然是錯的。

  故事是這樣的:在我從事健身減脂這幾年,曾經無數次被人用「常識」狠懟:很多人反對我的某個看法,理由就是這個看法與某個「常識說法」矛盾(很多人認爲碳水致胖是常識,更早的是脂肪致胖,認爲GI比熱量重要,還有人認爲光靠運動能減肥也是常識),這種事不斷的發生,以至於我實在是不耐煩了,誰再跟我提「常識」,我都會用前面那句話懟回去!

  常識一定是錯的嗎?當然不一定,甚至在生活中的大多數場合,常識都是對的。然而,在健身減脂和健康領域,人們產生「常識」的方式早已被各種無良商家扭曲,結果就是一個正確常識的存在,必然伴隨着99個錯誤常識。

  以下我將提供一些其他的判斷方法,這些方法都屬於類似「常識判錯法」的「偏方」,邏輯上並不嚴謹,也必然會有誤傷,但基於現狀和一些其他的理由,這些方法從統計角度看,正確率奇高

  符合以下特徵的說法,絕大多數都是錯的:

  聲稱某種食物或營養有危害的說法

  某種食物或某種營養能導致肥胖,或對健康產生某種危害,此類說法,絕大多數都是謠言。

  例子包括:碳水致胖,脂肪致胖,穀物傷大腦,低碳水傷大腦,蛋白質傷腎,紅肉致癌,等等等等。

  此類說法,大多都是誕生於媒體對粗糙研究的誇大性質解讀(別忘了,「XXX危害生命」這種style的說法,是外行媒體的最愛,媒體恨不得每天都有一種能導致人類滅亡的食物出現,傳播這種說法時更是不遺餘力),絕大多數都有直接的證僞研究

  目前,在使用劑量符合現實情況的前提下,我只知道一個例外,那就是反式脂肪對人體的危害,這個說法是有確鑿證據支持的,其他說法要麼有嚴重誇大的成分,要麼是純粹的胡說八道(如果把酒精算作營養的話,過量飲酒有害的說法顯然也是正確的)。

  聲稱某種食物或營養具有神奇功效的說法

  聲稱某種食物或營養,對減肥或對健康有超出其他同類食物的好處,大多是謠言,或誇大其詞的吹牛皮。

  負卡路里食物,超級食物,排毒清腸食物等等說法,均數此類。

  此類說法的誕生套路與樓上類似,人們期盼萬能食物的存在,一招解決所有問題,媒體利用了這種心理,不斷炒作某種普通的食物,僅此而已。

  當然,有某些類型的食物,至少在實驗室裏看,確實具有多方面的好處(比如魚油),但是這種好處不應該被誇大到能顯著影響實踐的地步。

  強調一兩篇研究的理論推導類說法

  前幾年有一個很火的TED演講《Diet爲什麼不管用》,其中的觀點就屬於此類說法,主講人Sandra通篇只拿出了一例研究作爲證據,其他全是她自己的猜測和推導,引用的研究也有硬傷。

  這種引用低質量研究+理論推導風格的說法,絕大多數都是錯的。

  當然,沒有拿出證據,不代表證據一定不存在。但如果一個人使用這種不正規的方式,提出一個有可能顛覆他人實踐,改變別人生活的觀點時,不拿出直接的證據,而使用粗糙研究做依據,靠講故事,煽情,秀術語來形成說服力。——我只能說,他在忽悠

  此類說法花樣繁多,典型的例子集中在「碳水」,「胰島素」,「升糖指數(GI)」「基礎代謝」,「HIIT」這幾個關鍵詞上(順便一提,出現這幾個關鍵詞的說法,也大多數都是謠言)。

  來自職業健美圈的說法

  作爲一個行業(或者一門生意),職業健美圈裏可能有正能量存在,但如果只看這個圈子對普通人健身的影響,黑暗,是他的主旋律。增肌健身圈子裏的錯誤說法,90%以上都來源於職業健美圈,一名職業健美者如果講一句真話,都有背叛圈子的嫌疑。

  五十多年來,職業健美圈不斷的向普通人健身者輸出錯誤的訓練和飲食方法,不斷製造謠言,利用職業健美者讓人震撼的身材,在普通人健身者當中樹立權威地位,從來不敢公開承認:職業健美者是一羣有着基因優勢的藥物專家,在訓練和飲食知識方面並不比你的小學體育老師高超。

  如果你得知一個說法的來源是職業健美圈,或者是由職業健美選手提出的,請先默認他是胡說八道。

  誤傷當然會有,職業健美者當然也有理性的,或者真正關心普通人健身者的,但是大體上,不要對這個圈子傳出來的知識報任何指望,除非你也想成爲一名藥物專家。

  最近突然火起來的說法

  最近很火的,都在傳的說法,大多都是媒體炒作的現象,也大多都是錯的。

  七十年代的脂肪致胖論,最近幾年的碳水致胖論(當然也會有部分比較嚴謹的表述,這裏不做深究),無麩質飲食,HIIT運動,與這些潮流diet和訓練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概率極低,本質原因仍然是媒體對低質量研究的錯誤或誇大性質解讀

  2.偏方判錯法的補充說明

  以上5個「偏方」式的判斷謠言的說法,有些讀者或許會認爲,其中包含了濃厚的作者主觀好惡,缺乏客觀性。

  我想說,就像歐美人仇恨納粹一樣,而亞洲人更仇恨軍國日本一樣,這種偏見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但如果你也被錯誤的健身和減脂說法騙過幾十輪,爲別人的愚蠢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代價,因爲反彈和健身失敗而不斷承受痛苦,你就會知道,以上描述並不誇張,判錯方法也完全可以在實踐中使用。

  當然,如果你對以上偏方方法表示懷疑,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那麼既然信息都是公開的,你可以自由的使用下段介紹的嚴謹方法,去判斷一個說法是否錯誤。

  3.嚴謹的判錯方法

  只有在一個說法被「證實」是錯了的情況下,我們才能說他是錯的。嚴謹的判錯方法,其實就是嚴謹的「證實」方式,其中的關鍵,就是證僞這個說法的證據。

  一個說法的證僞證據,可以是個例,比如你想證僞『喫螃蟹一定會死』這個說法,你只要喫一口螃蟹,然後活下去就行了。但一般情況下,謠言說法並沒有這麼容易被個例證僞,比如『喫螃蟹會提高X癌發病率』這個說法,你就沒辦法通過個例證僞,這種情況下,你就要找到研究證據

  如果你能搜到一些研究,用確鑿的證據證明瞭一個說法是錯的,那就極有可能說明這個說法確實是錯的(具體也要看那個證僞研究的質量)。

  以「同樣熱量的糖,比其他營養更容易導致肥胖」這說法爲例,我們使用最簡單的pubmed,或者查找持反面觀點的文章引用的研究,最終能找到以下幾個證僞研究:

  1.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subjects following low-sucrose or sucrose-containing diets.低糖組8周減掉2.2公斤體重,高糖組減掉3公斤體重;

  2.Metabolic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a high-sucrose diet during weight loss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 Oxford Academic低糖組6周減掉7.4公斤體重,高糖組減掉7公斤體重;

  3.Calorie for calorie, dietary fat restriction results in more body fat loss than carbohydrate restriction in people with obesity低脂肪高糖組6天減掉0.59kg體脂肪,低碳水組減掉0.53kg體脂肪,低脂肪組的熱量差略大(765大卡vs707大卡)

  然後檢查下這些研究是不是有硬傷(樣本太少,動物實驗,相關性研究),如果證僞研究沒有硬傷,遊戲結束,「同樣熱量的糖,比其他營養更容易導致肥胖」這個說法,就是不可靠的

  當然,這裏並不是說,低碳飲食不能減肥,也沒在討論高糖飲食是否引起其他健康問題,而是單純地取證「同樣熱量的糖,比其他營養更容易導致肥胖」是不可靠的。

  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正面和反面都存在多個高質量研究的情況(典型的例子是肌酸對力量表現的影響),這種情況需要單獨討論,涉及到說法的生效場合,這裏不多說。

  用這種方法檢查一個說法是否錯誤,看起來複雜,思路其實很簡單,就是檢查這個說法是否被「證實」是錯誤的,「證實」這兩個字,是關鍵詞

  4.判斷「忽悠」的方法

  如果我告訴你『火星上有一種長得像章魚的生物』,你會立刻認爲我錯了嗎?一般來說並不會,你很可能會問我這麼說的理由是什麼,這個時候如果我告訴你,『前天晚上我夜觀星空,用眼睛看到的』,你纔會斷定我在胡說八道。

  但是請注意,這個時候,你無法證明我說的一定是錯的,事實上我說的完全有可能是正確的。不過,這改變不了我在胡說八道的事實

  有些時候,因爲缺乏嚴謹的研究證據,你無法證實一個說法一定是錯的,但是你可以判斷這個說法是胡說八道,或者是不懷好意的忽悠。

  如何判斷一個說法是忽悠:

  1. 看這個說法的表述語氣;

  2. 看這個說法背後是否有證據。

  如果一個說法背後沒有嚴謹的研究證據支持,只有軼事證據,權威言論,理論猜測,低質量研究之類的玩意支持,同時又使用了肯定的語氣,那這個說法就是不負責任的,有忽悠甚至欺詐的嫌疑。

  相關的例子,參考「偏方判錯法」段落中出現的具體說法例子。

  二、怎樣的說法是正確

  首先請自行思考這個問題:『在健康,營養和健身領域,怎樣的說法纔算是正確的說法?』

  也許你腦子裏會閃過一大堆複雜的念頭,但最後還是會放棄,心裏想:『我不當營養師也不當健身教練,較這個真幹嘛?管他對錯,能讓我健康,讓我身材好就行了!

  恭喜你答對了!

  對那些描述客觀規律的說法而言,較真確實沒什麼意義,因爲絕對正確的說法,是不存在的(有學術背景的讀者可能會秒get,科學的說法是可以被證僞的)。我們更關心的,是這個說法是否在實踐中能發揮作用,如果在實踐中給力,恰當利用就能獲得健康或者身材管理方便的好處,我們就承認這個說法的正確性。

  具體來說,只要一個說法符合全部下面的條件,我們就可以認爲這個說法足夠的可靠:

  1. 強證據:有足夠強度的研究證據做支持;

  2. 無反面證據:不存在足夠強度的證據證實其錯誤性;

  3. 現實不玄幻:說法生效的條件不極端,在實際生活中容易達成。

  翻譯成人話:你可以認爲,只要一個說法有大量牛逼研究的支持,目前還沒有被有力的打臉,並且這個說法,不是隻在人發神經的時候才生效,那麼這個說法就是可靠的,也可以說是正確的。

  比如我們說『熱量平衡對體重變化有決定性影響』這個說法是對的,因爲:

  1. 在所有熱量受控制的研究中,受試者的體重變化都被熱量平衡的狀態決定,而不顯著受其他變量影響;

  2. 目前還沒有出現高精度的研究,發現熱量平衡之外的因素能對體重變化產生顯著影響(截肢研究不算);

  3. 熱量平衡對體重變化的影響,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發生的,而不是在極端條件下才會發生。

  1.正確概率,取決於證據強度

  一個說法正確的概率,取決於「證據強度」。換而言之,支持一個說法的牛逼研究越多,這個說法的出錯的概率就越小。

  根據證據強度的等級,我們大概可以把說法按照正確的概率,再細分爲三個等級:

  A:極可能正確,幾乎不可能被推翻的說法;

  B:很可能正確,但說不定會在幾十年後被推翻的說法;

  C:可能正確,但因爲背後的研究質量一般,就算明天被推翻也正常。

  區別的關鍵,就是這個說法背後研究的質量和數量

  如果一個說法背後有大量優質研究支持,同時沒有優質研究反對,那麼這個說法會達到A標準。即使只想達到C標準,也需要若干質量合格的研究支持。

  2.正確的說法,不能脫離現實

  如果不使用少喫多餐的飲食模式,你的身體就會進入飢餓模式,代謝下降,容易長胖。

  在我看來,少喫多餐提高代謝,多喫少餐降低代謝這個說法,只有外行纔會沒完沒了的嘮叨。但如果你說他是絕對錯的,也不那麼公平,因爲這個說法背後還真有一個研究支持,這個研究也確實發現多喫少餐組的代謝下降了,然而,這個多喫少餐組到底是怎樣的多喫少餐呢?

  ——他們在五天裏,只喫了一頓飯。

  神經病。

  類似的例子,在這個圈子裏並不少見:果糖危害言論引用的研究中,受試者喫了相當於20個蘋果中含有額果糖;阿巴斯甜危害言論引用的研究中,受試者攝入的阿巴斯甜相當於15罐零度可樂;還有一個認爲力量運動有某種危害(我記不清了)的言論,引用的研究使用了蠢到家的巨大容量訓練方式。

  即使一個說法有有力的證據支持,他發生的條件也必須現實不玄幻,這個說法纔可能有實踐意義的。

  3.偏方:用特徵來判斷說法的可靠性

  顯然的,如果遇到一個說法,就去謹慎的分析他引用的研究,判斷研究的質量,實在是夠浪費時間。這裏列出一些我個人總結的,可靠說法的常見特徵:

  作者提到,這個觀點背後有多個研究支持時:這是一種嚴謹的表現,至少作者沒有試圖只用一句「研究發現」糊弄過去。注意,很多時候,作者不會刻意強調研究的質量,一般是因爲這個說法沒有對立的研究,或者這個說法並不顛覆之前的認知,以至於沒有很多懷疑的理由。

  作者提到,這個觀點背後有研究支持,也有研究反對:這也是嚴謹的表現。在我的印象中,如果作者有膽量向讀者說明對立研究的存在,那他在態度上,至少是足夠嚴謹和負責任的,一般不會使用不恰當的表述。

  在某個說法普遍被以肯定的語氣表述時,作者雖然支持這個說法,但仍使用猜測的語氣:十多年前,人們首次在研究中發現少喫多餐模式能帶來更多次的消耗提升,很多人因此聲稱少喫多餐更有利於脂肪燃燒,而真正具有嚴謹態度的學者,都使用猜測的語氣來表達這個觀點,少喫多餐「可能」會對減脂有好處,因爲他們並沒有看到最終的結果。在沒有確鑿證據時,即使有大量肯定的聲音,也堅持使用猜測語氣表達觀點的作者,往往都是可靠的。

  如何上述特徵的說法,雖然未必是絕對嚴謹的,但就我個人的觀察來看,大體上都是可靠的,出錯只是偶然事件。

  關於正確的說法,最後的溫馨提示:一個說法正確,只能說明這個說法是尊重客觀規律的,至於是否要遵從這個說法改變自己的飲食或訓練方式,顯然還要做更多的考慮才能決定,不是說一個說法正確,就一定要受其影響改變實踐。

  最後的話

  作爲普通人,我接觸健身和減脂減肥已有十餘年年,接觸並相信過無數種五花八門的說法,很多還付諸實踐。後來,我相信過的這些說法,一個接一個的被證僞。剛開始,淳樸老實的我沒有想很多,直到這種事情不斷不斷不斷的重演,我才意識到事情有點不對勁

  再後來,我開始系統的瞭解減脂和增肌的全貌,見識到了真正科學和嚴謹的理論,才知道之前自己接觸的那些說法,不過是利用人們認知漏洞製造出的謠言,也大概猜到了爲什麼謠言的數量遠勝於真相。

  從事健身減脂這幾年來,我把一半以上的時間都用在闢謠上,逐個分析每一個危害大流傳廣的謠言,分析他們是怎麼產生的,爲什麼是錯的,有什麼實踐上的危害。

  現在,希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你獲得對抗謠言的終極思維武器,有能力獨立的判斷一個說法的可靠性,不需要等待針對的闢謠文章,就能大致識別出一個謠言。有了這個能力,你就能不受誤導和幹擾,持續走在飲食和訓練正軌上,用最短的路徑,實現減脂或健身成功。

  謠言止於智者,現在開始,你便是其中一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