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工薪階層的收入是被長期壓抑着的,近十多年被完全釋放出來了,十年前三四千元工資覺得收入不低,現在八九千元的收入也不覺薪水有多高。正因如此,中國的人口紅利時代已告中止,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都已經移至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廉價勞動力已不再是中國職工的代名詞。國內的貨幣購買力越來越不如過去,主要與我們的經濟增長方式有關。中國的經濟主要靠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來拉動,而房地產和基建投資都需要消耗掉大量的基礎貨幣,而大量基礎貨幣流向社會時,購買各種建材物資,國內物價沒有不漲的道理。

  貨幣的貶值是增加貨幣發行量發展經濟的結果,不增加貨幣發行經濟無法維持增長,就業問題無法解決,經濟的問題就更麻煩。因此,世界各國都會選擇增加貨幣發行量,當然是適量的增加貨幣發行量來維持經濟的增長,讓錢越來越不值錢,這就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長遠看,紙幣永遠會貶值。

  貨幣政策。現在中國經濟處於下行壓力,採取的是貨幣寬鬆政策,政府央行注入市場更多的資金,激發市場活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快企業創新發展。這是政府宏觀調控導致貨幣增加,對經濟的穩定發展有一定好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