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人角度去看百年前青年,心聲是否更易理解?

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的2019名家講座系列—「青年論五四」於十月十二日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校監丁新豹教授及浸會大學范永聰博士與一眾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的得獎同學,一同在五四運動發生百年後聚首詳談、思考這場運動的意義。

丁新豹教授(左三)及浸會大學范永聰博士(左四)與一眾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的得獎同學,一同詳談五四運動的意義。

「東方與西方的思想並不是對立,兩者能共存。」范博士先說陳獨秀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提倡者,創下了眾所周知的《新青年》雜誌,發出專屬於時代的聲音。范博士帶領聽眾從保守的陣營去看陳獨秀的西化主張,思考當時新知識青年的取捨、如何由舊入新,從科舉到新文學的漸變,並指這是浪漫且值得回味。范博士更認為,五四運動實難以一句話總結,五四運動乃多元、多變,是為近代文化最難抒寫的一章。范博士更指出五四運動的崇洋貶中的文化,就是受東、西方思想是必然對立的思維所限制。

陳獨秀 (網上圖片)

在香港大學法律系的林俊朗同學就主講胡適。林同學解釋,胡適認為白話文的推行,求的是中西文化的平衡,而非對傳統全然廢棄;中華文化底蘊深厚,西方文化永不能摧毀人民的思想。但中國的求學之路一成不變,由眀經進士的科舉制,到現在的香港中學文憑試,都是以課本為根本。「照書背的風氣,讓莘莘學子走回舊路?又如何應用於現代?」這是林同學留下的疑問,也值得一眾同學深思。

陳獨秀(左) 與胡適。 (網上圖片)

北大校長蔡元培,年二十六便就讀於翰林院。由甲午戰爭到百日維新,深深地啟發了他的思想。蔡認為社會需中西貫通的改變,才能真正富強。他由翻譯書籍開始瞭解外國思想,後偶從教育入手,一心將國家轉危為安。蔡是一個沒有架子的校長,來自香港大學法律系的周正賢同學如此形容他。

1909年在日本東京的魯迅 (網上圖片)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李謙諾同學說的是魯迅。李同學以為魯迅不單是小說家,也不單是革命家,更是一個喜好奇怪事物的人。這個喜好奇怪的人,在掙扎中棄醫從文,又在掙扎中寫出「吶喊」,更在掙扎中問一問這個世界,國粹運動—什麼叫「粹」?

顧維鈞 (網上圖片)

最後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梁文輝同學訴說外交家顧維鈞的一生。梁同學說顧維鈞特別之處在於外交,普遍之處在於求學背景。像是一個個刻板的模子中生出的一顆明珠,這個人是否時代的精英?這淡泊的人,只在香港高中的歷史書上默默地留下一句,等待著有心人去一探他的故事。梁同學還解釋了歷史角度問題,為在座同學上了一課歷史哲學課。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集會於北京天安門。 (網上圖片)

青年人所見的角度,去看百年前青年的心聲是否更易理解?打開書與合上書的一刻,又能否感受到中國文化中那珍而重之的精神?100年前五四青年所考慮、糾結的難題,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也應以前事為後世之師,思考中國悠久的文化該何去何從。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何漢權校長最後借哲學家黑格爾名句「歷史給我們唯一的教訓,就是我們無法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作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