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村上春树获奖的呼声最高,正巧他的新书出版,一阵「村上」风再度刮了起来。在我看来,村上春树大概好比文学界的王家卫,总有著特别的韵味,被人捧上神台,一有新作便人手一本,不管爱不爱看书的人都争著看。我好歹也会看看王大导的「花样年华」,更挺喜欢「东邪西毒」,可是对于人人称赞的《挪威的森林》,几度看到睡著,差点没能坚持把书看完;好像还看过《听风的歌》,可一点印象都没有。以前以为读的是译本,所以读起来才不自然不精彩。经过翻译,人人说好的小说都变得平淡古怪而无味,自此对翻译小说深恶痛绝,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不管再著名的作品,我都要看原著。结果,自此以后近十年的时间里,我没再看过日本小说,甚至韩国小说、法国小说等等等等,因为我只会中文和英文呀!结果好看的中文小说看了不少,而英文小说因为看得太慢便很少看,所以好长一段时间都处在想看书而无书可看的困境中,对从小爱看小说的我来说真是苦恼不已。对,我那「对原著的无谓执著」,就是由村上春树造成的。

直到在贝莉的博客认识了吉本芭娜娜,一开始还以为是外国作家,上网一查才发现是日本「疗愈系」名作家。本该就此没了兴趣,可那段时间贝莉几次提起吉本芭娜娜,又引她的文字又说她的书,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后来在博客来OKAPI网站,读著米果的专栏,每个星期他都会介绍一本日本小说,慢慢认识了吉田修一、岛田庄司、东野圭悟、大沼纪子等等的日本作家,让我开始想︰或者,可以再尝试看看日本翻译小说?然后我读了三浦紫苑。

三浦紫苑,一开始对她的小说有兴趣是看了米果介绍《启航吧!编舟计划》,紧接著看了由书改篇的电影「字里人间」,这才决定要找些日本小说看看。没多久,朋友找来了三浦紫苑的《多田便利屋》和吉本芭娜娜的《厨房》,两本书都让我看到半夜三更才睡。《厨房》不愧为吉本芭娜娜的代表作,一开始还不觉得有甚么,却愈看愈好看。小说的文字流畅自然,没有丝毫生涩,一改我对日本翻译小说固有的偏见。极度需要疗愈的我便连看了几本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像︰《橡子姐妹》、《哀愁的预感》、《蜜月旅行》等。小说好看是好看,可还是属于看完就完了的类别,没在心里留下太深印象。当我不断看著吉本芭娜娜的时候,《多田便利屋》的故事却始终在我脑海徘徊不去,沉默的多田、小时候便能冷静地拣起自己断指的行天、装成哥伦比亚人的可爱妓女露露……他们的形象异常鲜明。随后又找到了《哪啊哪啊神去村》——大概是三浦紫苑最有名的作品吧?那个让宫崎峻看了三遍,想将书改编为动画的小说。我仿佛在书里看到了一片片杉树林,风吹过哗哗地响,一年四季有著不同的变幻。我和刚加入林业工作的平野勇气一起,认识了以一把斧头闯天下的与喜、总是冷静沈著的东家清一、曾遭「神隐」的严叔、爱对勇气板著脸的直纪,还有神去村里那些朴实又爱聊八卦的人们,在神去的神明庇佑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当看到祭祀典礼时,载著几十人的百年大树冲下山那幕,不由得让人屏住呼吸,紧张起来,担心他们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我深深陷在三浦紫苑的小说世界里,不能自拔了。

就这样,这个由村上春树小说造成的对翻译小说的偏见,在三浦紫苑的妙笔生花下一点一点瓦解。我开始觉得日本小说好好看,开始想一本本看下去。这才发现原来并不是翻译的问题,只是凑巧我一开始接触的并非自己喜欢的小说类型,这才没了看下去的兴趣,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小说,即便是翻译小说,也觉得爱不释手,精彩不已。多笨呀,一开始也不看看书的世界有多大,便著急地为自己设限,把视野局限起来,固执地以为自己看到的便是真理。为一个偏见执著了那么久,隔了近十年才重新开启日本翻译小说的大门,也不知道错过了多少好小说,如今都要一一补回来才行。

对了,说到这无辜的村上春树,他有本书我还是满有兴趣的,就是《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作为跑步的爱好者,他对跑步的爱和坚持让我欣赏不已,更想知道他从跑步而得的感悟,只是现在刚开始看三浦紫苑的《我所说的他》,还在图书馆预约了《强风吹拂》,村上春树要再等等、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