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才」,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做」的人;「專才」則相反,基本上是指那些「只會做一件事」「一招鮮喫遍天」的人。

由此,人們也把前者稱為「複合型人才」,後者稱為「單一型人才」。

現在問題來了:這兩種人才,哪一種對企業更為有利?

有人可能會說:你這不是廢話嗎?!企業當然喜歡「複合型人才」!你想啊,用一個人就能幹兩三個人甚至更多人的活兒,老闆能省多少錢啊!還不止如此,用「全才」效率多高啊!一個人就可以搞定所有事,不用別人幫忙、配合。沒有其他人插手,也便少了許多麻煩,避開了不少人際關係的摩擦,極大地節省了溝通成本。成本下來了,效率就上去了。所以說複合型人才越多越好,最好企業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全才」,都能「一個頂仨」。誰能做到這一點,誰便可以無敵於天下了!

必須承認,從表面上看,這套邏輯似乎有一點道理,可是往深裏想一想,卻會發現有些地方不太對勁。

不錯,複合型人才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是極為寶貴的資源,問題是:這樣的人才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未必。

理由很簡單:人的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儘管在一定的閾值(臨界值)範圍內,效率可以做到最大化;但是一旦超過閾值,效率則會急速下降。

舉個例子。如果說一個「全才」一天做十件事,每件事可以做到滿分十分;那麼如果他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達到十五件,每件事的得分很有可能會降到八分,假設他每天需要做的事情達到二十件的話,則每件事的得分很有可能會降到五分以下。

這就是「效率遞減」乃至「加速遞減」的邏輯。

在這裡,「十件事」是這個「全才」做事的閾值(臨界值)。在這個範圍內,他的效率可以達到最大化;超過了這個範圍,他的效率則會急速降低。這還是以此人為貨真價實的「全才」為前提做出的判斷,如果這位爺是個「銀樣鑞槍頭」,是「注了水」的「全才」的話,那結果便更不用說了。

可見,「全才」並非萬能,讓「全才」發光發熱,一定要講求分寸,懂得技巧。

其中的一個分寸與技巧,就是確保企業中的「全才」與「專才」始終能保持一個恰當的比例。

理由很簡單:「專才」能夠傾注全部精力於一件事之中,至少在理論上,有把這件事做到「極致」的可能。最低限度,專才把事情做到極致的概率要遠比全才大得多。如果每一件事都能做到或接近做到極致,其最後的效率與質量將是極為驚人的。這是一種乘法效應:局部一點點的變化,就能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專才」在企業中的價值就體現在這裡:表面上看,他們所提供的局部價值似乎並不明顯,但是一旦匯聚出乘法效應,其最後的結果將是天壤之別。

對於老闆而言,這也是一筆明白賬:僱傭「專才」雖說多花了兩個錢,可最後掙到的錢更多,反之亦然。僱傭「全才」看似省下了兩個錢,可是最後算算總賬,其實並不能佔到什麼便宜。

當然,無論是「專才」還是「全才」,都有一個工作負荷度的問題。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在一定的負荷範圍內(亦即一定的閾值內),「全才」即便時間和精力有限,也可以同時把幾件不同的事情做得很好,很有效率;反之,即便是「專才」,如果工作負荷度太低,閑暇時間一大把,也很有可能怠惰起來,給你磨洋工,反而傷害了效率。所以說,尋找到一個最佳負荷度極為重要。否則,你的「專才」也好,「全才」也罷,全會被瞬間廢掉,沒有了任何意義。

那位又說了:我承認你說的有些道理,可是這個最佳負荷度,要如何尋找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

因為「負荷度」這個東西,有如下幾個特點:

第一,彈性太大。

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負荷度是不一樣的;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狀態下,負荷度也不一樣。

比如說,某位員工下午做事效率會很高,上午則不行;某位員工心情好時做事效率會很高,心情差時則不行等等。

第二,因人而異。

不同的人,在「工作最佳負荷度」的表現上,往往有著極大的差異。

比如說,有些員工同時做五件事都可以做得很好,有些員工即便只做一件事也會疲於奔命。

第三,成長速度不同。

「工作最佳負荷度」是一個可變指標。隨著職場生涯的延伸,職場經驗的積累,「負荷度」本身也會不停地改變。只不過,這一過程在不同的人身上有完全不同的體現方式。有些人極快,極明顯,有些人不快,不明顯。

那麼,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如何才能判斷、把握每一個員工不同的負荷度呢?

我以為,搞定這件事沒有什麼妙招,只有一個笨辦法,那就是不停地試錯,尋找出具有某種規律性的東西。

管理者與每個員工相處的時間長了,總會悟出點什麼,總結出點什麼:哪些人可以同時掌握好幾種技能,而哪些人只能專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哪些人做事容易受情緒影響,不容易從壞情緒中走出來,而哪些人做事容易投入進去,瞬間忘掉一切煩心事;甚至於哪些人上午情緒飽滿,而下午容易抑鬱,哪些人則完全相反……所有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細節,都是我們管理者必須關注的事情,而且還是那種需要拿出巨大精力重點關注的事情。只有這樣做,管理者才能為自己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在安排下屬工作負荷的時候做到成竹在胸,遊刃有餘。

說到這裡,想起了一部很久以前看過的美國電視劇集。

那是一部很「神」的職場劇,裡面有一位很「神」的老闆。

這位老闆有一個本事:每天上午來到公司後,他會與所有員工一一見面,然後憑憑藉敏銳的觀察力,決定哪些員工可以在公司上班,而哪些員工可以回家休息(享受帶薪假)。他的理由是:公司只允許狀態好、效率高的員工留下工作,其餘員工可以回家休息或者出去逛街,等把狀態調整好了再來上班。這樣做表面上看好像有不小的損失,其實綜合效率的提升給公司和老闆帶來的額外收益則更為突出。

不止如此,這位老闆還有一個很「神」的地方:他可以一眼就看出某位員工需要一杯檸檬汁,而另一位員工則需要一塊巧克力。而他會親自把這兩樣東西送到員工手裡,並立馬看到他想要看到的畫面:喝下檸檬汁,喫了巧克力的員工果然迅即「雄赳赳,氣昂昂」起來,幹勁百倍地投入到手頭的工作中去。

當然,藝術允許虛構,這部劇集裏的情節未必都那麼真實。不過,其基本邏輯卻完全正確:第一,人既有共性,也有個性。做管理的人,必須同時掌握並靈活應對這樣的共性和個性。第二,管理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許多東西不可能也不應該一刀切,必須做到隨機應變。

當然,這不是說靜態的負荷判斷和負荷安排絕對不可以,畢竟管理需要一些靜態的規則,否則一切便沒了章法。我在這裡只是想說,靜態的東西作為一個參考、一個基礎存在即可,切不可過於拘泥於靜態,否則便會過於僵化。

就拿那部美劇裏的公司來說,我相信他們也會有自己的規章制度,也會有所謂「標準化」的工作負荷度安排模式,只是老闆沒有拘泥於此,而是在這方面做了極為靈活的處理,所以才會收到奇效。

總之,「制度化管理」固然重要,卻萬萬不可教條化、八股化。畢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完全用死的制度去管理活的人顯然遠遠不夠。在這方面原則性與靈活性並重是一個無比重要的基本原則。

所謂「活人不能讓尿憋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謂「話糙理不糙」。

再說幾句題外話。那部美劇裏的橋段,讓我想起許多中國公司的做法,不禁頗為感慨。

恐怕大家都見過這樣的公司領導,當他們遇見情緒低落,工作狀態不佳的員工時,一定會把這句口頭禪搬出來:不要把家事和壞情緒帶到公司裏,這是一種職業素養,也是一種職業道德!

真是有趣。這句話的邏輯似乎是這樣的:人的情緒似乎可以被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所左右!

好吧。即便這樣「高素養」的人真實存在,他們在職場中的佔比又能達到多少呢?再者說,即便是這樣「高素養」的人才,又是否真正能夠每一次都維持得住這樣的「高素養」呢?

又或者,公司領導想強調的並不是「現實」,而是某種「理想」,某種「境界」。可是,即便如此,這樣的「理想」與「境界」真的值得去追求嗎?

未必。

每個人都會有家事,都會有情緒,此乃人之常情。對待這樣的事情,顯然「壓制」或「無視」是自欺欺人,甚至適得其反,只有「理解」「疏導」「順勢而為」纔是解決問題的正道乃至捷徑。我們中國人向來講究「四兩撥千斤」,向來喜歡「最佳性價比」。什麼辦法阻力最小、成本最低,就用什麼辦法。這一條在管理學當中同樣適用。最低限度,我們沒有理由在中國人更擅長的領域裡輸給美國人。

猛戳此處 Get更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