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阿來,省作協主席,我省首位同時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當代作家。出版有詩集《棱磨河》、小說集《月光下的銀匠》、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散文《大地的階梯》等作品。2018年,《塵埃落定》入選改革開放四十年最具影響力小說。

3月28日,成都大成賓館,阿來走走停停,用手機拍下園子裏的花草。每一種花草,他都知曉名字,明晰來去。關愛花草,敬畏自然,這樣的情感,賦予筆下,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贊其創造了一個充滿着自然情志的文學世界。

作爲全國人大代表,阿來已連續幾年在全國兩會上提交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等建議。今年全國兩會結束後,阿來回川后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除省作協的日常工作外,他還爲剛成立的成都時代職工文學創作院開了名爲“現實題材的文學書寫”的講座。同時,由他擔任編劇、吳京主演的電影《攀登者》正在拍攝中。而這些工作,絲毫不影響他記錄自然界的春暖花開。

從《塵埃落定》到非虛構文學《瞻對》《大地的階梯》,到近年來的《三隻蟲草》《蘑菇圈》《河上柏影》“山珍三部曲”,阿來始終關注人與自然的關係。其中,《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蘑菇圈》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由此,阿來成爲我省首位同時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當代作家。

1977年恢復高考後,在家裏放羊、放牛的阿來通過考試,進入馬爾康師範學校學習。1979年,中師畢業後,阿來到一個偏遠的山區任教,一邊教學一邊閱讀,“當時剛剛改革開放,大量的中國古典文學、外國文學等書籍進入學校。我的面前像打開了一座座寶庫,世界向我撲面而來。”阿來沉浸於書海中。這也爲他後來的創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1982年,阿來開始寫詩。第一首詩《振響你心靈的翅膀》在《西藏文學》上發表。從此,他筆耕不輟。1989年,阿來回到故鄉阿壩,在大草原上漫遊,在大山中攀登,風餐露宿,親近自然,研究地理、地質。曾經,這片土地孕育了阿來,而今又給予他文學的養分。

1994年初夏,書屋窗前的白樺樹初出新芽,阿來在電腦前敲下第一行字:“那是個下雪的早晨,我躺在牀上,聽見一羣野畫眉在窗子外邊聲聲叫喚。”這是《塵埃落定》中的片斷。這部取材於藏民族嘉絨部落歷史的書,不僅描繪了一幅生動的藏地民俗生活畫卷,更對藏族文化進行了深刻的詮釋。

紮根藏區,書寫藏區文化;關注自然,珍惜生態環境。阿來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希望讓更多的人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在“山珍三部曲”中,他寫環境遭受無情毀壞的痛苦,也寫經歷這一切後人性的溫暖;在電影《攀登者》中,既體現中國人的不屈意志和國家精神,也表達對自然的敬畏之心。

“大涼山的深山杜鵑要開了,我要去看一看。”採訪結束時,阿來說。

【心語心願】

自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對於中國文學來說,自然不能缺失。我將不斷書寫和表達自然,講述中國故事。

記者 肖姍姍/文 肖雨楊/圖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