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以下案例为真实操盘案例,系作者当年投资真实经历之参考依据。此外不熟悉可转债的读者请参考《可转债投资魔法书》—安道全著。

一、 现象

1. 2014年11月10日沪港通消息落实,银行股行情启动。

2. 2014年11月11日银行股继续炒作,601988中国银行在2014年11月11日「双十一节」罕见巨量封涨停,成交量达历史天量986万手,30亿元。

3. 113001中行转债在2014年11月10日和2014年11月11日连续走出大阳线,一举从109元冲到119元,成交量更是创造出惊人的531万手,62亿元。

4. 2014年11月12日,大盘低开高走,但银行股行情结束,601988中国银行低开-5%后一直被压在-3%左右的水平。

二、 分析

1. 主力资金约有20-30亿规模,在2014年4月以来一直加仓113001中行转债,中行转债还有2年到期,倒数第二年比较容易为可转债的炒作年。由于可转债的保底性,该主力资金一直期待20%以上的无风险年化收益。

2. 主力资金在买入113001中行转债期间,通过正回购,将资金杠杆放大到2倍。

3. 2014年11月10日沪港通消息落实,113001中行转债已经上涨到112元,主力资金已经获得12%X2=24%的收益,已经有5-7亿的盈利,此时主力考虑准备出货。

4. 由于主力资金比较大,若要比较小成本出场,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主力则通过另一手段赚取更高盈利并且出场。

5. 601988中国银行的总流通股本有1959多亿股,根据汇金公司2013年底披露,汇金公司大概持有中国银行1891多亿股,因此601988中国银行实际流通股本为68亿股,约合200亿元。

6. 主力谋求通过拉升601988中国银行并封涨停板,从而使113001中行转债跟随上升,从而使自己可以一天出货成功。

7. 2014年11月11日601988中国银行创出30亿元的成交量,主力大约使用了几亿元(可能到10亿)将601988中国银行封死涨停,平均买入价大概在3元左右,与此同时在113001中行转债的收益基本达到20%X2=40%约10-15亿元的水平。

8. 2014年11月11日,由于主力出货113001中行转债,并且封死601988中国银行的涨停,113001中行转债从此前的溢价(主力入货)变成2014年11月11的折价2%左右,这更吸引了套利资金买入113001中行转债来转股套利(T+1转股),为主力提供了出货的机会。

9. 2014年11月11日113001中行转债创出62亿元的天量成交,主力全部出货成功。

10. 2014年11月12日主力出货之前用来拉升以及封涨停的601988中国银行股票,由于大盘的配合,以及涨停惯性,主力基本在12日上午出货成功,平均出货价大概在3元左右,12日下午开始成交量萎缩,而昨天买入可转债转股套利的资金也有部分跟著主力亏损平仓。

11. 整个过程主力在113001中行转债的收益基本达到约10-15亿元的水平,而在601988中国银行盈亏持平。总共投入的资金约30亿规模,半年盈利水平达30-50%,年化为60-100%。

三、 总结

1. 100元附近以及以下的可转债极具投资价值,保底性、正回购杠杆,但是等待炒作需要很大的耐心(终会有一炒作),或者较强的板块轮动预测能力。

2. 附有可转债的正股封涨停板,买入转债转股套利以及正股追涨的风险都很大。

3. 可转债做波段要跟随主力的意图以及板块轮动,跟随炒作主力一起出货。

4. 成交量的观察是辨别主力炒作意图的重要依据。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