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9月初,東京遠徵軍司令官米拉特中將因擅自派部隊接受諒山,引發觀音山之戰,導致中法戰爭爆發,因而遭到法國國會議員彈劾,米拉特將軍因此「患瘧疾症」而辭職,由第1旅旅長布里埃爾·萊恩准將升任東京遠徵軍司令官;勞倫特·喬凡尼內利上校接任第1旅旅長;

此時東京遠徵軍有法軍1.2萬人、以黃旗軍為主的殖民地輕步兵團兩個團6千人;

自10月初起,法軍與岑毓英、潘鼎新所部清軍8萬餘人在北越各地混戰,互有攻守;清軍傷亡重大,但始終無法攻克法軍任何一個據點;法軍也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

混戰至年底,法國國會認為費裏總理及戰爭部長讓·坎普農將軍(即現在的國防部長)之對華政策過於軟弱,竟然不敢對清軍發動殲滅戰;1885年1月3日,坎普農將軍因堅持不應將對華戰爭擴大,而被國會彈劾免職;鷹派的朱爾斯·劉爾將軍接任;當日,劉爾將軍晉陞萊恩為陸軍少將;

1月5日,劉爾將軍命令萊恩向清軍發起全面反擊,務求將清軍全部驅逐出北越;同時,劉爾將軍同意向北越增派兩個團6千人之援軍;

萊恩制定了西守東攻的策略,由馬克·埃德蒙多少校指揮700人駐守宣光,牽制由岑毓英指揮的劉永福、唐景崧、丁槐、何秀林、吳永安、楊國發等部共2.5萬人;

(註:由於法軍主攻東線,岑毓英麾下精銳雲南提督楊玉科、貴州提督蔣宗漢部均調往東線增援。)

除以少數兵力留守河內、北寧、太原、興化等地外,萊恩將軍集結了法軍8千人、偽軍5千人,於2月2日對東線清軍展開全面反擊;

東線清軍主帥為李鴻章愛將廣西巡撫潘鼎新,其直轄有廣西提督王德榜(左宗棠嫡系)、廣西關外軍務幫辦蘇元春兩大部;及雲貴增援的雲南提督楊玉科、貴州提督蔣宗漢部,廣東記名提督方友升部、湖北道魏綱部;以上共6萬餘人;另在桂越邊境後方尚有馮子材、王孝祺所部萃軍、淮軍1.3萬人;

戰事發起後,由於潘鼎新所部派系林立,淮軍、楚軍、湘軍、桂軍、滇軍、粵軍,大家各自為戰,令法軍勢如破竹;2月13日,法軍攻克北越重鎮諒山;2月17日,清廷下令將署理廣西提督王德榜革職、回任廣西布政使戴罪立功;以蘇元春署理廣西提督;以萃軍統領馮子材接任廣西關外軍務幫辦;廣西巡撫潘鼎新革職留任;

2月23日,法軍攻克文淵,雲南提督楊玉科陣亡;

2月25日,法軍攻克鎮南關;在縱火將關隘付諸一炬後,法軍撤離;在撤離之前,法軍第2旅旅長德·尼格爾準將在鎮南關前立碑:「欲捍邊境無用石城,須行條約。」

自太平軍起後,清廷形成一個惡瘤,中央政府只負責滿蒙八旗軍隊之軍餉,漢軍軍餉由部隊長官和各省督撫自籌,除非有重大戰事,欽命中央財政撥款;即使如此,中央財政只補貼購買軍火、糧食的開支,各部隊軍餉仍各自籌;因此各軍將領只對給自己發餉的人負責,甚至只效忠於該個人;

這一惡瘤的形成,系因太平軍、捻軍幾乎將八旗軍隊消滅殆盡;剿滅髮匪、捻匪,完全靠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李鴻章等人自己招募湘勇、楚勇、淮勇,克成大功;由於清朝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江浙,而江浙掌握在太平軍手中,或已成主要戰場,北京無力應付軍隊開支,因此鼓勵地方自行建軍剿匪,餉源自籌;這也是清廷為什麼對湘軍每克一城必將該城洗劫一空,惡跡昭彰,民怨沸騰,而清廷始終不敢、不能、不願制裁湘軍的原因;

潘鼎新所面臨的局面,是他當時無法應對的;慈禧也顧忌於此,起始令兩廣總督張之洞欽差總領越南戰事,但張之洞表示自己一介書生,剛剛上任兩廣,情況未明,予以婉拒;慈禧再令雲貴總督岑毓英總領,岑則根本不想趟這攤渾水,堅決拒絕擔任統帥;由此,北越清軍形成潘鼎新總領的派系複雜的東線,岑毓英總領的較為單純的西線兩條戰線;而這二者之間,岑毓英不願指揮潘鼎新,潘鼎新亦不屑服膺岑毓英,因此東西兩線各自為戰,情報、戰況彼此都沒有任何交流;而東線清軍內部,彼此雖然不至於見死不救,但大敵當前,各自為戰,已足以致命了;

此次北越反擊戰役,法軍共傷亡約500人,清軍傷亡為法軍十倍;

在戰役期間,萊恩向劉爾部長請求將東京遠徵軍編製由200人/連增至250人/連;

劉爾部長批准了萊恩的請求;增兵的方法是在1881、1882年服役已轉入常備役的老兵中徵召8000人;這些士兵於4月中旬抵達北越;

在攻克文淵後,萊恩將軍令尼格爾旅長率領2600人留守諒山、同登、文淵,監視桂越邊境之清軍,他率領喬凡尼內利第1旅全部及第2旅一部向西增援宣光;(河內西北140公里)

馬克·埃德蒙多少校指揮700法軍以及1個連殖民地團已經在宣光被岑毓英、劉永福、唐景崧等部2.5萬餘人圍攻3個多月了,此時已只剩300餘人,危在旦夕;

法軍援軍2月24日自河內及諒山西進,於3月2日凌晨對圍城主力劉永福黑旗軍、唐景崧景字軍展開猛攻,劉、唐兩部各有6千餘人;

萊恩將軍在用炮火將清軍陣地夷為平地後,命令殖民地團先行衝鋒,結果發現劉永福所部並未受到炮火重創,殖民地團丟棄了30多具屍體後逃回;

法軍隨後兵分兩路,喬凡尼內利率部側襲劉永福左翼,萊恩自己繼續實施中央突破,但衝擊的結果,發現狡詐的劉永福在許多地方埋設了地雷,法軍防不勝防;

此後,中法雙方都對自己的部隊下達了不得後退半步的命令,劉永福尋求攻克法軍陣地,萊恩尋求全殲黑旗軍,雙方白刃戰、肉搏戰,宣光戰役之慘烈,令萊恩將軍、喬凡尼內利旅長都認為法軍也許會失敗;

然而,3月3日中午,黑旗軍撤退了,法軍解了宣光之圍,這僅僅一天多的血戰,萊恩將軍發現自己的官兵減員484人,少尉以上軍官陣亡16人,重傷18人;(大部分送往河內醫院後傷重不治身亡。)

3月3日傍晚,當萊恩將軍進入宣光城後,馬克·埃德蒙多少校及300餘名守軍淚流滿面;萊恩將軍表示:「你們是法國軍人的驕傲,你們700人阻擊了25000名中國軍人長達3個月的猛攻,正是你們的頑強作戰,令劉永福匪幫寸步難以向前,你們的犧牲為法國贏得了東線的大捷,當你們歸家之時,全體法國人民都將為你們歡呼!」

需要說明的是,在法國史中,他們不僅給予了埃德蒙多少校及守軍極高的讚譽,同時也並未輕視圍城的清軍,法國人極大的讚揚了清軍捨死忘生、前赴後繼的進攻,認為只是宣光防禦堅固、堡壘林立,而西線清軍裝備遠遜於東線清軍,中國人沒有大炮,無法解決問題,最後只有依靠挖地道,當地道被炸陷後,勇敢的清軍士兵背著炸藥包沖向法軍堡壘,雖然屍積如山,但令法軍官兵亦欽佩不已;

埃德蒙多坦承,他最多隻能在堅持一週,若援軍不至,宣光必將失守;而外國記者採訪報道為,因當時清軍捕獲法軍戰俘一律斬首,因此法軍無人投降,皆奮戰不已,若清軍似西方國家一般,能給予戰俘人道待遇,則宣光法軍早已棄械投降。

我想,岑毓英、劉永福、唐景崧以及於宣光之役犧牲的清軍將士,在百年之後,若能知道敵人對他們的讚譽,也可瞑目了;

何時中國歷史也能對我們的敵人有正面、客觀的表述呢?如日本鬼子、美國鬼子、東西方各種反華勢力;

3月4日,萊恩司令官提請陸軍部晉陞第1旅旅長喬凡尼內利上校為準將;馬克·埃德蒙多少校晉陞中校,並升任152步兵團團長;

宣光阻擊戰,從唐景崧著作《請纓日記》及岑毓英上報的戰報來看,在萊恩將軍認為法軍可能會失敗的同時,岑毓英、劉永福、唐景崧也認為清軍可能會失敗,他們在反覆討論後,認為東線清軍6萬餘人尚且不敵,自己只有2萬餘人,難以決勝,不如保存有生力量,因此岑毓英下令撤退;這一天多的血戰,黑旗軍、景字軍傷亡2千餘人;

中國史凡提起中法戰爭,必提馮子材、必提鎮南關大捷,幾乎無人提宣光戰役;然而,導致萊恩將軍做出錯誤決策的原因有五個,缺一不可,第一個就是宣光阻擊戰之慘烈;這也是萊恩本人親身經歷的唯一一戰。

僅僅從宣光阻擊戰本身而言,德國陸軍當時能夠天下無敵,一是靠鐵血般的紀律,一是靠德軍堅信決戰勝負取決於最後5分鐘;宣光阻擊戰,雙方統帥都認為自己可能是失敗的一方,很可惜,岑毓英、劉永福等受東線潰敗的影響,未能在這最後5分鐘的較量成為勝利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