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节纱简易计算公式的推导

众所周知,竹节纱有粗有细,参数包括基纱号数、竹节号数(倍率)、平均号数、竹节长度(节长)、竹节间距(节距)等,由于竹节纱的特殊结构,布面风格与其参数密切相关,通过竹节纱不同的竹节纱参数的变化,可开发出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竹节纱品种。根据竹节纱的结构特点,我们可以将竹节纱相关参数的相互关系简化如图1所示。

图1中的红线代表基纱号数,是竹节纱中较细的部分;蓝线代表竹节号数,是竹节纱中较粗的部分;绿线代表平均号数,是竹节纱的平均纱粗细。由此可知,图1中粉红色阴影部分的面积应与黄红色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而粉红色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简化为竹节号数和平均号数的差与平均节长的积,黄色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简化为平均号数和基纱号数的差与平均节距的积,于是可以推导出竹节纱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

2、竹节纱参数简易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

例如竹节纱平均号数为18.5tex,节长为12~26cm,节距30-46cm,竹节倍率2,求基纱号数。设基纱号数为T,则竹节号数为2T,平均节长为(12+26)/2=19cm,平均节距为(30+46)/2=38cm,故19/38=(18.5-T)/(2T-18.5),T=13.9tex。

同理,只要知道竹节纱的其它几个参数,使用这个公式也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平均节长、平均节距、倍率、竹节号数等参数。

3、竹节纱参数简易计算公式的拓展应用

利用竹节纱参数相互关系简化图得原理,不但可以推导出竹节纱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而且还可以拓展应用范围,推导出段彩纱的相关参数,比如根据客户提供的段彩纱比例等参数,就可以利用这个图推导出段彩纱的相关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

基纱比例/段彩比例=[基纱号数×(节长+节距)]/[ 基纱号数×(倍率-1)×节长]

例如:客户要求生产两种原料(基纱/辅纱)比例为80/20的20tex段彩纱,平均节长要求为10cm,平均节距要求为30cm,那么怎么设计基纱和辅纱才能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段彩纱?

我们可以利用公式(2)来进行计算出倍率

因为40/20=(10+30)/[(倍率-1)×10]

所以倍率=2

在利用公式(2)来进行计算出基纱号数

因为20%=[(2-1)×基纱号数×10]/ [20×(10+30)]

所以基纱号数=16tex 。

4 结语

竹节纱、段彩纱等新型纱线需要设计的参数较多,有些工艺人员在初次进行工艺设计时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但只要认真分析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够根据客户给定的条件,自己推导出相关工艺参数的简易计算公式,从而提高工艺设计的一次成功率。

来源:锦坤盈纺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