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保護嫂嫂,找不到劉備,被迫暫時投降曹操。曹操知道關羽威武,三日小宴,五日大宴,封官許願,賞賜豪宅,美女,百般感化。關羽心隨劉備,雖然離開曹操,卻感激不盡,恨無機緣,無從報答。

華容道上,曹操精疲力盡,姍姍來遲,狼狽不堪,低眉順眼,哀告求饒。關羽久已不見,今日如此落魄,於心不忍,故意撥轉馬頭,曹操會意,一溜煙跑過去了。

關羽奉令把守要道,立下軍令狀的,居然放棄職責,私當敵酋,罪在不赦。

赤壁之戰,曹操敗逃,華容道是必經之地,讓關羽把守最後一關,曹操必定被擒。

然而,諸葛亮南陽隆中對,講的明明白白。曹操據守北方,雄兵百萬猛將千員,謀士如雲,固若金湯,牢不可破,完全不能相爭。事實上,蜀國在西線,東吳在東線,連續多次北伐,從無勝績,全都敗退而歸。

所以,曹操經營北方,是華夏之幸,也是蜀國之幸,東吳之幸。曹操是殺不得的。誠如曹操所言-

設若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顯然,那將是軍閥混戰,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的慘狀。

諸葛亮牢牢把握三國鼎立的局面,絕不會心血來潮,滅掉曹操的。故意派關羽把守華容道,就是看穿了關羽的內心深處,必然心軟柔情,讓他放走曹操吧,給曹操送個人情,關羽失職,無可辯駁,抓住其把柄,以後調遣使用,關羽不敢反抗,好用很多。④

後人看《三國》,總是意氣用事,無法理喻關羽英雄蓋世,卻兒女情長,巴不得一刀斬了曹操,這樣的認識,眼光短淺,意氣用事,完全沒有戰略眼光。

試看現代《西安事變》,個中情節,比華容道更急迫。但是,蔣介石,也是殺不得的。當時的中國,一盤散沙,軍閥割據,蔣介石鶴立雞羣,雖然沒有完全把控各省,各地還是尊服其為首領的。一旦殺掉,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局勢更亂得不可收拾。高興的只有親日派何應欽,渾水摸魚,高興的只有日本鬼子,趁虛而入。所以,共產黨人以民族大義為重,放下國內戰爭的恩怨,周恩來親赴西安,勸說東北軍,西北軍,逼蔣抗日,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促成統一戰線的形成,全國抗戰,迎來全新局面。

這樣類比,就容易理解父母了。華容道放曹操,關羽失職,只有諸葛亮,擒縱自如,權謀藝術,不露絲毫痕跡,死死的把控住關羽,確實是管理學的絕唱啊。


北斗星3557

41分鐘前

赤壁之戰,曹操兵敗,走華容道,被關羽擋住,關羽為什麼放走,曹操,因為關羽,在曹營,呆了13年,對,關羽不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所以,關羽講義氣,曹操,如果說狠話,關羽一定抓住他,可是曹操,聲淚俱下,把當年往事說明,關羽才,放了曹操,也就是報答當年之情吧


歷史上根本沒有關羽華容道放曹操一事,就更不在殺不殺的假設了,你說歷史會如何改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