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廣州富力在融創與萬達的買賣中像綠林豪俠一樣斜刺裏殺出,乾淨利落的199億捲走了74家酒店,成爲那場世紀買賣中最爲搶戲的角色。

  買賣完成後,富力當之無愧成爲了全球最大的高端酒店業主。這個頭銜聽起來讓人羨慕,但實踐上,富力的酒店業務曾經連續虧損六年,形成嚴重內傷。

  十年前富力曾經是中國地產業的BIG4,僅次於當時的萬科、綠地和中海,但爾後富力把業務重心轉向了酒店等自持物業,在地產黃金十年裏被以高週轉方式專注住宅市場的恆大、碧桂園等後來者超車,到2017年排名曾經下滑到第19位。

  2018年富力年報顯現,公司全年完成停業額768.6億元,同比增長30%,利潤83.71億元,下滑60.4%,這與去年的收買有直接關係。

  比起利潤下滑,富力的債務問題更嚴重。年報顯現2018年公司負債同比增加631億元,總額到達2963億元。

  與此同時,公司支出收買土地儲藏資金從2017年的584億元降至2018年的371億元。

  截至2018年期末,富力賬面現金347.1億,倒是能對付得了短期借款137.88億,但關於很多行將到期的長期負債無法完整掩蓋。

  而且隨着去年央行收緊信貸資金,富力的融資本錢快速升高。年報顯現2018年公司融資本錢52.12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212%。這意味着富力集團均勻每天僅歸還利息就超越1400萬元,更不要說本金了。

  債務壓力重壓之下,富力董事長李思廉在2018年度業績會上曾經表示,正在思索將酒店資產做成資產包成爲融資工具。

  而即使是可以勝利打包融資,這些酒店經過營收發明的利潤必需可以掩蓋掉融資本錢,才幹起到緩解債務壓力的作用。但前面曾經說了,富力的酒店業務曾經連虧六年,用這樣的負資產停止融資,債務雪球會越滾越大。

  當然,假如富力可以用酒店羣抵押融來的錢投資到能發明更多利潤的範疇,比方前些年的住宅市場上,就能逐漸減輕債務壓力,但從過去一年的房地產市場來看,完成這一點並不容易。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文章就要告一段落了,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後有什麼想法?可以在評論區裏面留言,我會和大家一起探討,喜歡的話也可以分享給你的朋友以及家人,最後我們就要說拜拜了,喜歡我的話記得點點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