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亲子共读、英文绘本、透过共读培养英文力等话题,大抵不能不提吴敏兰、廖彩杏、汪培珽;后起之秀包括小熊妈、李贞慧等,都各有各专长的领域。
约略看完廖彩杏的《用有声书轻松听出英语力》、吴敏兰《绘本123,用五感玩出宝宝的英语好感度》跟汪培珽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心里有所感。


这三位作者都是实力坚强的母亲。要不曾出国留学,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吴敏兰、汪培珽);要不就是有教育背景(吴敏兰、廖彩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同时都强调了『持续接触英文』、『让孩子爱上阅读』、『英文耳朵』的重要性。

汪培珽整本书,都接续著上一本著作《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里的理念,便是不间断地与孩子共读。对她来说,英文绘本也好、中文故事书也罢,重点是故事内容是否吸引人。所以她的书单,不似廖彩杏或吴敏兰般看似精采或多元或种类繁多;她的书也没有一本本介绍书单的内容,或者告诉爸妈该如何玩游戏、带共读。简而言之,她强调的重点是:
1. 爸妈不要害怕英文,要持续共读英文绘本给孩子听

2. 一开始读英文绘本时,可以先一句中文一句英文,同一本书读过几次后,就默默以英文共读,不要再加入中文部份。
3. 一旦成功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与热爱阅读的习惯后,妈妈可以导入原版音档,让孩子用耳朵听英文故事。

廖彩杏则是一开始便强调『有声书』的重要性。从五岁起,便利用各式各样的有声书、搭配绘本,一天三次、一次30分钟,定时定量地播放给孩子听。有声书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而且是由出版社邀请母语人士录制的专业音档,声音表情丰富、节奏掌握得宜、精准传达语言内涵
但她同时也强调了『四不一没有』的重要性。
1. 不必先认单字
2. 不必先学音标
3. 不必先学文法
4. 不必中文翻译
5. 没有抽问考试

因为这一切,都是为了透过有声书的精采,让孩子真心接纳英文这个语言,与透过阅读能展开的广大世界
不过她没有提到的是,五岁前她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我相信,在廖彩杏导入有声书的培养之前,她一定也花了很多精神与心力,与孩子共读,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能带来的乐趣。

吴敏兰跟汪培珽的理念很像,非常强调亲子共读。建议家长每天花个20分钟读绘本给孩子听,让孩子爱上书本,想要探索世界,并同时开始思考、学会拥有梦想。也许跟吴敏兰的教育背景有关,她书中提出的书单及共读方式,真的很适合给初入共读世界的父母。她的书单多元且极具趣味性。
1. 依分龄需求及主题提出书单(0-2岁、2-3岁、3-6岁/颜色、数字、认识身体 等…)
2. 详述绘本内容、介绍共读玩法、朗读技巧,帮助父母陪孩子玩绘本、读绘本
3. 有QR Code,手机一扫便可看绘本影片

吴敏兰与廖彩杏的书单,都建议孩子可先从具有重复字句的韵文类绘本著手。因为韵文令人琅琅上口,且透过字句的重复可预测性孩子的参与度更高,也会更有成就感

总的来说,所谓的英文耳朵,其实是大量且重复地输入后,对一个语言的熟悉与记忆。而透过图像式的学习,孩子们自然会合并图文资讯,在脑中建构起属于英文的语言逻辑与对应字汇。
这三位专家全都不建议硬背单字,也不该给孩子任何关于英文学习的压力,而是在不知不觉中,透过绘本与阅读洗礼,让孩子记住单字与字义,以更全面的方式习得(acquiring)英文这个语言。

以我自己亲身经历来说,嘟嘟在两岁前,周一~五都是住在外公外婆家,我们也只有周末才会进行共读,以频率跟强度来说,都不及三位专家来得多,也比很多全职妈妈要来得更少。但,语文的呈现靠的是累积。也许因为我的懒散,所以妈妈共读时很随性,也没有想在共读时『教育』或『培养』嘟嘟什么知识,所以我们的共读没有压力。也许是这样的自在,所以嘟嘟爱上了阅读、也爱上了书本。而他也逐渐以他的方式,展现他对英文的熟悉与回馈。
至于共读的书单,每个孩子的喜好都不同,没有谁的书单是完全适合谁的,这样的尝试过程更能帮助亲子间的互相理解,找出最适合自己与孩子的书单,才能一起爱上阅读与英文。


我相信,坚持,是语言学习路上最有用的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