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篇幅有限,我隱藏了第3年到第9年的數據。

這張表就是用來計算項目的現金流,據此可以計算項目的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和凈現值。

首先A列的各文本內容都是可研報告的標準模板,每種項目可能會有略微的差別,但也無非是現金的流入和流出。

這裡其實沒有新的計算,只是把前面幾張表裡的相關數據引用過來。

一、現金流入

  1. 第8行 營業收入:等於 「利潤和利潤分配表」的收入,注意,這裡沒有跟「現金流量表」一樣來調整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調整都在現金流出裡面調整
  2. 第9行增值稅銷項稅:等於「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里的銷項稅
  3. 第10行產品消費稅:等於「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里的消費稅
  4. 第11行回收固定資產余值,這裡假設項目期末,固定資產無法回收,所以沒有金額。如果期末的時候,固定資產還有可能有市場價值,則在期末(這裡是第10年)加入可能收到的金額。
  5. 第12行回收流動資金,這個只有在項目期末才回收。因為項目結束了,應收賬款也收回來,應付也都付出去了,相當於對把整個項目期間內流動資金增加額全部收回來。

二、現金流出

  1. 第16行 建設投資: 等於「現金流量表」的建設投資+無形資產投資
  2. 第17行可抵扣增值稅,等於「現金流量表」的可抵扣增值稅
  3. 第18行流動資金當期增加額: 等於「流動資金估算表」流動資金當期增加額
  4. 第19行經營成本: 等於「總成本費用估算表」的經營成本
  5. 第20行營業稅金及附加:等於 「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中的營業附加
  6. 第21行產品消費稅:「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中的消費稅
  7. 第22行增值稅進項稅額和第23行增值稅:分別等「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的對應金額

三、凈現金流

  1. 第25行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等於現金流入減現金流出
  2. 第26行,累計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取第25行的累積數。注意公式第一個引用數字採用絕對引用,這樣在B列往M列批量填充的時候就是累積數了。
  3. 第27行所得稅: 「利潤和利潤分配表」里的所得稅
  4. 第28行所得稅後凈現金流量:等於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減所得

四、投資回報指標

  • 第32行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和第33行項目投資財務凈現值: 分別用IRR和NPV的公式計算內部收益率和凈現值,稅前的使用25行的數據,稅後的使用28行的數據
  • 第34行項目投資回收期, 稅前的公式:「=SUM(E32:M32)」,稅後的公式:「=SUM(E33:M33)」。這裡的兩個計算其實只是起到了統計匯總的功能,真正的投資回收期的計算是在32行和33行。在32行和33行中,計算投資回收期其實就是數第一個不為0的累積現金流所在的年份。先使用IF公式判斷累積現金流是否正的,如果是正的,則按照投資投資回收期的公式計算投資回收期

我們這裡的投資回收期是靜態回收期。動態回收期在下一節講。

注意:

1. 這裡的計算結論沒有任何意義,項目的基礎數據都是我隨便填進去的。

2. 對於項目自由現金流(free cashflow to project),通常用WACC來做貼現率計算凈現值。


附單元格公式

D8:「=利潤表!D8」

D9:「=收入!D21」

D10:「=收入!D31」

M12:「=SUM(流動資金!D22:M22)」

D13:「=SUM(D7:D12)」

B16「=SUM(現金流量表!B27,現金流量表!B29)」

B17:「=現金流量表!B28」

D18:「=流動資金!D22」

D19:「=總成本!D36」

D20:「=收入!D18」

D21「=收入!D31」

D22:「=收入!D26」

D23:「=收入!D28」

B24:「=SUM(B16:B23)」

B25:「=B13-B24」

B26:「=SUM($B$25:B25)」

B27:「=利潤表!B14」

B28:「=B25-B27」

B29:「=SUM($B$28:B28)」

B32:「=IRR(B25:M25)

C32:「=IRR(B28:M28)

B33:「=NPV(基礎數據!C104,項目現金流!B25:M25)」

C33:「=NPV(基礎數據!C104,項目現金流!B28:M28)」

E32:「=IF(AND(D26<0,E26>=0),E6-1+ABS(D26)/E25,0)」

E33的公式:「=IF(AND(D29<0,E29>=0),E6-1+ABS(D29)/E28,0)」


EXCEL公式和雜貨鋪

1.增量現金流或自由現金流

如果有讀過MBA或者財務管理的,你會覺得這裡的現金流跟你學過的增量現金流或者自由現金流完全對不起來,怎麼能用來算內部收益率或者凈現值呢。

自由現金流量=(稅後凈營業利潤+折舊及攤銷+財務費用)-(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

有段時間,我自己也很迷惑這個問題。可研報告中使用的方法,我是從來沒有在任何一本財務分析的教科書中看到過(還是我看書少啊)。然後我就拿可研報告的財務報表,按照財務管理中教的的方法自己重新做了一遍現金流,計算的結果跟可研報告格式的結果基本一致,會有些差別,但是可以忽略不計。

後來我研究過現金流量表,我自己總結的結論是可研報告的項目現金流是採用的現金流量表的做法用直接法來做的,而我們看到的教科書是用的間接法。前者是正著算,後者是倒推的。

2. ABS絕對值公式

ABS(數字),這就是取數字的絕對值的公式。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