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多個地方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高薪不喜歡的工作底薪喜歡的工作你會選擇哪一個?

大多數選擇高薪不喜歡的工作的原因是,生存都有問題了哪顧忌的喜不喜歡?房租那麼貴,房價那麼高,工資那麼少怎麼活?

有人說喜歡才有動力做的很好,做好才可能高薪,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工種不同,有的工作就是不可能高薪

現實生活中往往沒那麼簡單,不是非此即彼這麼絕對。比如,你可以選擇一個上升的行業,在其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這個工作比較其他工作不一定是最高薪,但因為行業是上升趨勢,你的工資也會有所增長。

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但大家發現沒有,就算如此你也是無奈的,你是在一個有限範圍中選擇一個相對喜歡的工作,而不是那個你最喜歡的工作。最後的回報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選擇,萬一選錯怎麼辦?這樣壓力是不是很大?

相信很多人都幻想過,哪天自己突然中大獎,一夜暴富多好,或者是自己是一個富二代多好。這樣自己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甚至不工作,對不對?

嗯,可惜,這太難成真。

即使你擁有能夠實現財務自由的財商思維也不可能。

那麼能不能毫無顧忌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不管它高薪還是底薪?

一夜暴富是可以的,但是概率很小,很難實現。

而實現財務自由,難度卻比一夜暴富小很多,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機會。

要實現財務自由,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財務自由

其實很簡單,財務自由就是(劃重點)

你的被動收入>你的支出

所謂被動收入,就是除工資以外的收入。

可能有哪些呢—

利息:你存在銀行的存款帶來的利息,包括其他投資帶來的利息。

股息:股票投資帶來的股息。

房地產:房屋租金帶來的收入。

公司:投資公司帶來的股東分紅收入。

等等等等.......

這時候大家可能會想,那自己可能沒法實現財務自由了,利息那麼少,股市風險那麼大,房地產買不起,投資公司?根本不要想。

大家先別急著考慮這些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財務自由公式中的另外一個重要要素:你的支出。

每個人的支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幾百塊就能過一個月,有的人需要花幾萬。

所以不同的人實現財務自由所需要的被動收入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被動收入幾百元就能財務自由,有的人卻需要上萬元。

這樣算來,大家是不是覺得實現財務自由並不是那麼困難了呢?

接下來舉一個例子:

假設一個人月支出4000-5000元

那麼他實現財務自由所需要的月被動收入是5000元及以上

如果購買貨幣基金(餘額寶之類的)年化利率是3.0%左右,月利率是0.25%

此時他需要存入200萬能夠實現財務自由。

如果他投資年化利率8%左右的理財產品,月利率大約是0.67%

此時他只需要有75萬元存款,每月被動收入就有5000元。

如果他的月支出是2000元呢?

那麼他實現財務自由所需要的月被動收入是2000元及以上

年化利率3%,被動收入2000元,只需要80萬存款。

年化利率8%,被動收入2000元,只需要不到30萬的存款。

如果月支出是1000元呢?

大家可以自己算一算。

這麼算下來實現財務自由或許並不是那麼難。

總結一下,實現財務自由並不像想像中那麼難,想辦法讓你的被動收入大於你的支出就可以了。注意被動收入是不包括工資的收入

大家不妨先考慮實現財務自由再去挑選工作。不管你是剛畢業,還是在職想轉行,或是厭倦工作,實現財務自由以後就不會被擇業所困擾。

關注微信公眾號:職著

財務自由實操,通過科學的計算實現財務自由,一起來行動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