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有漲有跌,這也不算太過讓人意外的事情。但是河北省今年的GDP數據,卻讓很多人會有比較意外的感覺。因爲河北地理位置還算優越,但是全省有超過半數的城市都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這也直接導致河北省整體的GDP總量出現了負增長。而在這樣一種“一片唱衰”中卻有2個城市“出淤泥而不染”,實現了強勢增長。

  第1個是廊坊。廊坊在18年GDP總量是3100多億,名義增速非常接近8%,可以說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成績了。而廊坊的增速主要還是第三產業的強勢崛起而帶來的總體高增速。從產業數據上可以看出,近兩年的廊坊雖然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有漲有跌,但第三產業的增長率則屢屢超過了10%。雖然目前總量排名僅在第6位次,但是距離排名在前面的邯鄲和保定只差了400億左右,如果繼續按照這樣此消彼長的城市發展情況,很快就會成爲前5。

  廊坊是河北省面積最小以及最年輕的地級市,有着如今這樣一個成績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而隨着京津冀一體化的策略更加完善,廊坊在戰略位置上顯的非常重要,因此廊坊的發展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和扶持。雖然從目前來看,地理優勢還沒有那麼大,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這樣的地位優勢相信也會越來越顯現出來的。

  第2個城市就是秦皇島了。秦皇島總體來看與廊坊的情況差不多。都是體量偏低,但是增速卻非常明顯。18年的秦皇島GDP總量1635億元左右,名義增速達到了8.6%,雖然看起來也不算很多,但是如果放到河北省目前的大環境中去,就顯得彌足珍貴了。秦皇島之所以沒有受到河北整體經濟形勢的影響主要還是秦皇島旅遊業的支撐。

  河北18年整體經濟不景氣,甚至出現了GDP總量降低的情況。相信有一些瞭解的朋友都比較清楚,主要還是因爲18年河北在治理環境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這樣就導致了之前的一些鋼鐵廠或者其它相似企業都因爲污染問題而倒閉或者轉型而導致產量大大縮減,這也導致了很多城市出現負增長。而秦皇島因爲有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因此對於環境的保護一直很好,再加上秦皇島內的工業更傾向於高新科技和創新型,所以相對受到的影響就比較小。

  你看好秦皇島和廊坊的發展嗎?歡迎留言討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