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對投資一無所知,也一定聽過「鬱金香狂潮」,今天,我們來揭露這場鬧劇中,不為人知的真相。

環球財經趣聞,帶你開心看世界,輕鬆學財經。

https://www.zhihu.com/video/986993391623757824

先聽故事。

1593年,一位植物學家,把一顆神奇花朵的球莖從土耳其帶到了荷蘭。人們對新品種充滿好奇,一天晚上,一個小偷偷走了球莖,接下來的十年,這種名叫鬱金香的花朵風靡荷蘭,成為花園中的常客。

某天,一種植物病毒引發了一場金融危機,「馬賽克」病毒讓鬱金香變異出鮮艷的花紋,被感染的球莖價格直線上漲。球莖商開始預測鬱金香花色流行趨勢,再大量儲存球莖,待價而沽。

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鬱金香球莖變身金融產品,成為了黃金一般的「硬通貨」,第一批發家致富的人勾起了所有人的貪慾,全球投資者奔赴荷蘭,不惜用全部家當交換小小的球莖,一顆最稀有的球莖甚至能賣到5500荷蘭盾,相當於現在的14萬美元。

泡沫持續了3年,直到一位水手在富商的宴席上,把一顆珍貴的鬱金香的球莖,當成配菜洋蔥喫下了肚。這件事敲醒了不少人,洋蔥一般的球莖,真的有價值麼?少數人的懷疑迅速擴散成大恐慌,政府也無力控制,最後鬱金香球莖,真的跌成了洋蔥價。

美麗的花兒捲走了社會財富,荷蘭陷入漫長的蕭條。

這就完了,NONONO。

這個廣為流傳的故事中,聳人聽聞的成分可不少。

目前所有對鬱金香事件添油加醋的演繹,源頭都只是一本荷蘭當局規勸民眾遠離投機的小冊子,泡沫是否真的發生過,都是個未知數。

相反,球莖的價值卻有史實證明。

鬱金香的球莖每年都能開花,把能持續帶來穩定收益的球莖,看作可交易的資產,也沒什麼不對。

17世紀初,法國名媛喜歡在衣服上,裝點名貴的新鮮鬱金香,史料記載,最別緻的花朵能賣1000荷蘭盾,這類名貴花朵的球莖售價5000,也合情合理。

事實上,泡沫破裂之時,稀有球莖的價格並沒有斷崖式下跌。

所以以後再有人給你講鬱金香的故事,記得告訴他真相哦。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