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6年前的今天,1853年3月30日,印象畫派巨匠梵高誕生在荷蘭鄉村津德爾特的一個新教牧師家庭,早年的他做過職員和商行經紀人,還當過礦區的傳教士最後他投身於繪畫。他早期畫風寫實,受到荷蘭傳統繪畫及法國寫實主義畫派的影響。1886年,他來到巴黎,結識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畫家,並接觸到日本浮世繪的作品,視野的擴展使其畫風鉅變,他的畫,開始由早期的沉悶、昏暗,而變得簡潔、明亮和色彩強烈。

1888年,來到法國南部小鎮阿爾,已經擺脫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響,走到了與之背道而馳的境地。同年與高更交往,但由於二人性格的衝突和觀唸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敗。此後,梵高的瘋病(有人記載是“癲癇病”)時常發作,但神志清醒時他仍然堅持作畫,1890年7月,他在精神錯亂中開槍自殺,年僅37歲。

梵高的代表作有《喫土豆的人們》(1885)、《夜咖啡》(1888)、《向日葵》(1888)、《星夜》(1889)、《自畫像》(1889)、《加歇醫生》(1890)、《鳶尾花》(1890)等。

雖然英年早逝,但梵高被稱爲印象派巨匠、表現主義的先驅。認爲他對後來的野獸派和表現派都有極大影響,他的藝術成就比馬奈和塞尚對後繼者有更大的作用。這是後人的評價,在他去世百年之後,他的一幅畫作甚至拍出超5億人民幣的天價(1990年《加謝醫生的肖像》拍出8250萬美元),他成了畫壇王者,受到全世界懂畫和不懂畫的人崇拜。但他在生前可沒有那麼幸運,窮困、不解伴隨是常態,甚至感情生活也是很不順。他總共愛過四個女人,但愛得都不順利。最後一個女人,就因爲他一個月賺不了150法郎,而斷送了婚約。

一、一廂情願愛上了房東太太的女兒

1869年秋天,16歲的梵高經叔父介紹到一家美術行當小職員。他誠實可靠,聰穎勤奮,不久被晉升後派往倫敦。在倫敦,他對房東太太的女兒尤金妮亞一見鍾情。自己外表不好看的梵高認爲尤金妮亞是一位絕代佳人,爲之神魂顛倒。涉世未深的梵高馬上公開了自己對尤金妮亞的愛慕之情。然而,他不捨的追求並沒有得到任何回報,相反,尤金妮亞討厭他發出的猛烈追求攻勢,她堅決地拒絕了。

事實上,尤金妮亞從未表示過對梵高有任何的好感,只是他自己一直處於幻想之中。失戀後的梵高仍然忘不了尤金妮亞,他經常去尤金妮亞的家裏找她,併力圖表達自己的真摯愛情,期待尤金妮亞能迴心轉意。直到有一天,梵高親眼看到尤金妮亞緊緊依偎在一個瘦高個男人的懷裏,兩個人熱烈地接吻。他的心彷彿被人掏走了一樣,痛苦不堪的他離開了倫敦,去了巴黎。

二、愛上新寡的表姐被拒絕

1881年,梵高回家探親,見到了在他家裏做客的剛成爲寡婦的凱表姐。凱表姐熱情而大方,她的美麗幾乎使梵高沉醉。凱是一個典型的荷蘭女性,頭髮是深栗色的,藍色的眼睛裏閃動着迷人的光彩,豐滿的嘴脣像含苞待放的花兒一樣微微啓開。

梵高突然爲尤金妮亞的拒絕而感到高興,他覺得,自己過去的愛是那麼的膚淺,尤金妮亞只是一個無知的孩子。梵高深信不疑的一點是:和凱表姐相處,要比跟尤金妮亞待在一起有價值得多。凱使他重新認識了愛情,理解了愛的真諦。然而,在19世紀的荷蘭,和表親結婚是一個嚴重的社會禁忌。而且,讓梵高傷心的是,和他的初戀尤金妮亞一樣,凱對他幾乎也沒有任何興趣。

梵高發現凱表姐總是迴避愛情和婚姻的話題,從來不給他任何表白的機會。有一天,喫完午飯後,當梵高與凱在小溪旁的樹蔭下休息時,梵高終於忍不住向凱吐露了自己的心聲,但是,聽到梵高表白的凱很生氣地離開了。但他仍然勇敢地去她家找凱表姐,但是連門都不讓進。巨大的悲傷充斥着梵高的心,使他的身體和精神都備受摧殘。

三、與本村姑娘瑪戈特的愛戀

1884年梵高畫水彩和“織工”習作,那時他與父親關係緊張,但與本村姑娘瑪戈特戀愛上。雖然這段感情也是讓他痛苦地無疾而終,但瑪戈特被認爲是唯一真正愛過梵高的女人。

四、賺不了150法郎而斷送了婚約

經歷了幾次愛情的挫折後,梵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畫畫上。有一次,在畫素描時,梵高認識了克里斯蒂娜。克里斯蒂娜下班之後,就給梵高當模特兒,有時還爲他做菜、燒飯、洗衣服。這些舉動讓梵高體會到家的溫暖,讓他萌生了結婚的念頭。

不久以後,兩個需要安慰的人就同居了。對梵高而言,克里斯蒂娜有着令人崇敬的品質,和克里斯蒂娜在一起,使他增加了信心和力量。梵高不希望只是把克里斯蒂娜當作自己的情婦,他要和克里斯蒂娜結婚,共同生活、彼此愛護。能有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就算再辛苦梵高也覺得快樂。克里斯蒂娜也想盡量做一個賢妻良母。(下面這幅畫2017年拍出8130萬美元)

儘管因爲克里斯蒂娜曾經是失足女導致外人對他們指指點點,但兩個相愛的人義無反顧地決定:當梵高每月能賺到150法郎時就結婚。然而對繪畫近乎癡迷的梵高,收入不高,卻把大部分的錢花在了買顏料和僱模特上,這一切使得克里斯蒂娜心疼不已,兩人的矛盾日漸加深。最終,由於梵·高無法賺到150法郎的月薪,他與克里斯蒂娜徹底斷絕了關係。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