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是唐朝文學家、哲學家,也被世人稱為詩豪,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別稱有劉賓客、詩豪。

劉禹錫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主要是詩歌、辭賦、論說文,而他所有文章中論說文成就為最大。其論說文又分為專題性的論文和雜文。專題性論文如《天論》三篇;雜文的包括《因論》七篇等。

他的哲學成就則體現在唯物主義傾向,著作有《天論》三篇。在宇宙論方面,他的唯物主義思想比柳宗元更進步。關於自然與人的關係,劉禹錫提出了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的觀點。他用社會實踐解釋天命論產生的根源,是在認識論方面的一個重大貢獻。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著名文學家。曾任監察御史,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被貶至朗州,十年後才被召回長安。因作詩諷刺權貴,一個月後貶至連州。穆宗登位,官至檢校禮部尚書。與柳宗元,白居易交往甚深,並稱「劉柳」,「劉白」。詩風受民歌影響,平易活潑,自然質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