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皮书》测量《流浪地球》和“奥斯卡”的距离

今年初先后上映的《流浪地球》和《绿皮书》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绿皮书》几无争议地捧起奥斯卡金像奖,《流浪地球》则开创了中国科创片的里程碑。《流浪地球》商业上的成功是无疑的,但作为中国电影的一名攀登者,它离顶峰还有多远呢?

先说故事框架,导演郭帆和彼得·法雷里都没有带着“大名鼎鼎”的光环。刘慈欣的原著给了郭帆一副难得的好牌,彼得·法雷里的牌面就要比郭帆的差一些,种族矛盾的大背景,贫富对比的大“桥段”在好莱坞是司空见惯的题材,好在这次是白人是穷人,黑人“贵族”,这一独特的对立面为整剧的戏剧冲突发展埋下了坚实的发展主线。郭帆导演最大的功劳不是仅仅是发现了小说原著的能量,而是把小说的文字想象力成功地为我们转换为了视觉想象力,这可不是任谁都能做到的!给你采购一卡箩筐山珍海味的原料,你就一定能做出一桌“满汉全席”吗?

到了故事的演绎和人物的塑造方面,差距就显露出来了,绿皮书的讲故事能力自不用多说,这是好莱坞导演的基本门槛——情节推进丝丝入扣。最服气的是其利用无数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塑造人物的能力。这当然首先是编剧的功劳——笔者认为这也是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最大差距所在,就像中国制造与西方制造的最大区别一样,是在科技这一软实力上,它往往体现在比如一块小小的芯片上。《流浪地球》的差距也首先体现在编剧能力上,如果说这一副好牌没有玩得很漂亮,编剧的责任比导演的责任并不小。离开好剧本空谈电影镜头语言之类不太现实。想想那些我们曾经“谋面”的经典,《廊桥遗梦》里那“蠢蠢欲动”的村妇、《阿甘正传》里眼光直勾勾的阿甘、《肖申克的救赎》里斯文但睿智而坚定的安迪,岁月风蚀不了这些眼面孔和眼神。不要说电影不一定需要讲故事,那个论断本身就是一个大坑。是的,电影史上有这样的表现方式,比如主要以大量的镜头语言信息的铺陈为表达主题的方式,但是,打个不一定贴切的比方,让一个画家画一匹马一头牛,他是写实容易呢还是像毕加索那样用碎片化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更容易呢?近些年电影科技的发展太快了,即便是好莱坞的大导演们也面临着科技感带来的炫酷场景与讲故事塑造人物之间的比例冲突,谁不爱吃沙瓤的西瓜呢?但问题在于,即便在短短的十年后,这些今天令我们惊叹的特技也会成为初级和过时的体验,永恒的只能是故事和人物。不得不说的是,流浪地球我没有分清谁是主角,是吴京演的刘蓓强?还是小男生刘启,或是突击队长?吴京的表演当然是有张力的,但是这仅对商业票房而言,以这个角色的戏份来说,他不幸地“喧宾夺主”了;让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担当重任?逻辑上的欠缺愈发显得他肩膀的稚嫩;突击队长努力打好自己的酱油,无奈“主家”给的“银子”太少。总之一句话,不能怪这些演员。

说到表演,绿皮书的演员的表演是“征服性”的,我特忌讳用“演技爆棚”“飙戏”来形容他们,他们的表演就像你身边的一位真实的朋友存在着,他那么有意思,那么生动,如果此时有一个人来模仿他们,你会觉得怎样呢?最好的表演就是你已经忘记了他是在表演。

几个月后,也许我很快就想再次看看这两部电影,可以想象,再次看《绿皮书》时,我是抱着憧憬去的,我预知自己会得到更多的细节体验,就像红楼梦,看一次就有一次的新感悟。《流浪地球》,我再次看时也许会发现更多的疵点,当然,我相信也一定会发现第一次观影时由于场面震撼而错过的更多导演和演员奉献的亮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