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吹笛,黃藥師御蕭,武俠作品中有很多大俠梟雄的形象,而他們身邊所佩吹管樂器大多為蕭笛(古琴不算),那麼同樣作為中國傳統吹管樂器,葫蘆絲為什麼不配擁有姓名?


1. 蕭的音色低沉幽怨,凄苦悲涼,符合古代大俠經常性的人物設定:背負家族血海深仇;為國為民犧牲個人情愛;獨孤求敗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有助於拗人設。

2. 蕭外型簡潔,色調深沉,具有美感,並且便於攜帶。即使是佩在腰間,也絲毫不覺冗餘。如果腰間佩個葫蘆絲,不仔細看還以為是鐵拐李,氣勢一下子弱了半截。

3. 蕭的長度和硬度,比較適合在緊急時刻作為兵器。

4. 自古俠客配美人,蕭比較適合大俠用來調情小姐姐。「小姐你會吹簫嗎?小姐你知道怎麼吹簫嗎?」一語雙關。

5. 蕭是傳統漢地樂器,有很高的知名度。葫蘆絲作為邊疆少數民族樂器,每次出場都要解釋一下——「來者何人?你手裡拿的是什麼?」

6. 蕭更注重氣息的運用,有助於內功的修鍊。

7. 蕭在中國文學中的意象已經被確定——就是文人感懷傷時的工具。儒家六藝也包括禮樂射御書數,同時俠客精神往往寄託了中國文人和文化最大的願望,所以大俠一定不能是粗人,要能文能武,要看起來更像知識分子,能三不五時吟詩作樂以表內心情緒,這才叫bigger。蕭可以吹奏更多的古曲,在文人中接受度更高,已經在漢文化中已經被賦予了豐富的精神內涵,所以大俠選擇帶蕭。

8. 我編不下去了……

最後,開個腦洞,如果大俠不吹簫,是吹嗩吶會怎樣?這就很好的解釋了「大俠行走江湖的收入來源是什麼」這個問題。


除了民族差異以外,一、葫蘆絲本身音色「媚」,與直男占多數的大俠氣質不符。或許東方不敗左手繡花針,右手葫蘆絲,這畫面想想也還不錯;二、葫蘆絲由葫蘆和竹管組合而成,結構比笛簫複雜,古代也沒啥化工類膠水,估計粘的結實不了,對於一言不合就動手的大俠來說這玩意兒太嬌氣了,當不了武器,即便是藝術追求個人喜好,隨身攜帶佔地兒,打起架來累贅;三、葫蘆絲改良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是近30年的事兒,包括其他的簧鳴類民族樂器,比如笙,都是現代冶金技術的產物,據說古代的葫蘆絲簧片是竹片銷薄了做的,音量小的可憐,再加上葫蘆絲特殊的發音原理,越是高音越輕吹才有聲,因此高手用樂器內力比拼的時候葫蘆絲分分鐘被秒是必然的。ps.我對葫蘆絲沒成為大俠裝逼利器沒啥惋惜,倒是嗩吶這種聲響量足又便於攜帶的神器沒成為大俠的大殺器甚是遺憾。嗩吶一出,誰與爭鋒?


畢竟是雲南部分少數民族的樂器,漢族人不會,那些武俠故事大部分是漢族的。少數民族有的話也北方民族多一點。


1.女王大人說,蝦之大者,一共七個,其本身已經是葫蘆,當然不能自吹。

2.請百度下「葫蘆頭」你就知道為何葫蘆絲沒有名字,記住:至人無已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葫蘆絲和葫蘆頭也是如此。有些人的名片上不需要頭銜,還有些人,不需要名片,更有些人,甚至不需要名字。


葫蘆都拿去裝酒了

哪有空給你做葫蘆絲


白衣翩翩,墨發如瀑,一管玉簫在側,你能想像他們吹葫蘆絲嗎?


舉凡大俠通音律的,樂器基本都等同於武器,像笛子、蕭這類樂器也可使得劍法,刀法也湊合這能用。像葫蘆絲這種長柄帶圓頭的樂器只能使大鎚錘法了……誰見過使大鎚的大俠嗎?那叫猛將。


葫蘆絲吹的音樂多都過於歡快俏皮,不夠正經。

不夠正經的音樂就會引起姑娘的懷疑,不信你看

https://b23.tv/av34432809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